每一次遇见都是痛苦的。。记一个磁悬浮光头鸡鸡的复活历程。
最近没有什么合适的飞机马鸡。。只好随处转转,看到下面这个鸡鸡很长时间了。资料也看了很多。
总觉得有些背叛的感觉,严重的说是违背了自己的一直的信仰。。
吸引我的不是PCM56P-K,也不是很多个5532,嗯。
还有30多斤的重量也不代表什么。
只是因为看到下面的这个圆圆的切换开关。
110-220-240V可以自己选择。这个是极少见的。这个给我的背叛一个理由。
可以销去欧洲的鸡鸡,肯定有它的道理。
BS啊,使用佳能的A630居然拍出shit一样的片片。。
本帖最后由 wangjianku 于 2013-11-28 00:38 编辑
使用KSS-123A的光头,我以为很容易找到。可惜这只是我以为。
时间不是10年前,软民币也不是10年前的。。
主板我觉得还可以,起码没有动过,每个元件都老实的待在应该的位置。
下面有一块板子看不到什么端倪。
小日本的产品很多都不能找到技术说明,这个机器也同样,我只能找到一个德文的。
看的我不知所措。
其实日本出的机器很多不是本身有多好的用料,主要是下面的底板是加厚的。
除去了底板。其实机器也没多重。为了这个铁板花多了好多米。
机器到手之后,简单清理了物镜之后,通电试机,发现光盘转动了一下就停止了。
看看光头有上下三次的动作,光头放在外圈的位置。开机光头会自动移动到内圈。
嗯。都挺正常的。感觉好像是支架位置不对的样子,感觉。。这个该死的感觉。。
于是就拆掉机架,反转了机芯。支架部分有三个螺丝加弹簧,嗯,感觉应该是
弹簧老化了。时间久了的老机,弹簧应该是变形了,拉长恢复一下,对吧,感觉不错。
拉长了弹簧之后,安装回去,什么?托盘不能进去? 史特。。
再把弹簧压回去一些。折腾啊,人生就是一场折腾。
终于可以进去了。盘也可以转了。感觉挺美好的。
可惜不能读出目录,盘一直转啊转。而且光头部分有比较大的震动,不能读出来曲目和时间你转啥啊。。
随手按了一下直选后面的歌曲,居然可以正常播放,使用耳机也可以听到音乐。
世界真美好。感觉也好像不错。。是吧?
不过总是不能读出曲目和时间也不是个事。
换了几张光盘都是同样的结果。
而且读盘也不算很好,有时会有跳音的情况。
试试调了一下板上的可调电阻也没有什么改善,只好恢复原来位置。
也怀疑过物镜下陷,打开物镜的黑色护盖一看。不存在这个可能性。
我没有办法解释,玩过BU-1. KSS123,121系列光头的都知道。
光头老化了。对吧?找光头换,结果搜了一圈,发现麻烦了。
KSS123A的光头不是以前的白菜了,没有新的也没有国产的。
拆机的比飞机M4的还贵。开始感觉被坑了。:curse:
在坛子上转了一圈,说清洗光头的都是清洗210、213这些的。
好像这些走磁轨的没有什么光头下水的经验。
到了这一步感觉很差。。是不是到了困境?
困了。明天再写吧。大家感觉一下可能是啥问题呢?:sleepy: 看得清楚写得精彩坐等后续 光头不行了吧,求鸡鸡型号。 估计是天龙DCD-3500 leo4090 发表于 2013-11-28 07: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估计是天龙DCD-3500
没有这个这么高班,好像3500很少见到。是DCD3300啦。。
葱头 发表于 2013-11-28 05: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光头不行了吧,求鸡鸡型号。
我确实也以为是光头不行了。还专门咨询过坛子上的彭老板。
在等他找光头的时间,我开始新的思路鸟。。。
磁悬浮的我洗过松下的,洗完很好。这机器没我用的1630方便,那个是210的头,还算好弄到。机器的重量都是双层铁板闹的;P 这个鸡鸡如果是使用直接选曲正常播放的话,虽然也会有跳音的情况,但是不是经常性的。
所以我开始从不能读出曲目开始着手想。
读曲目是在内圈的位置,但是在这个位置的话光头会发出较大的震动和因为震动引起的杂音。
不如不放盘的话,就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用手拨动光头到最内圈的位置,就开始听到有这样的声音了。
如果是放开手光头会弹开,震动和声音也会消失了。
关于这个情况我开始以为是机芯或是托盘在放了CD盘之后的位置变化引起的,但是在正常播放的时候
没有杂音和震动,而且读盘基本正常,我逐渐开始否定了这个想法。
呵呵 发表于 2013-11-28 0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磁悬浮的我洗过松下的,洗完很好。这机器没我用的1630方便,那个是210的头,还算好弄到。机器的重量都是双层 ...
是啊。。以后都是要找容易找到的光头去下手了。
遇到难找的光头真的是一头烟。。
一个偶然的想法改变了一切!!
我开始想光头是不是在加载了光盘后有内撞车的情况。这个是因为在放了盘片后不能看到
光头的情况,但是听震动和杂音是和使用手拨动光头在最内侧的的情况一样。
如果是内撞车的话应该是和光头的位置检测有关系。
行磁光头CD机芯的位置检测是靠机芯支架磁线圈底部的一个类似滑行电位器的部件去实现。
这方面的资料可以找到的很少,其实是使用磁悬浮的机芯最多的不是sony而是松下。
索尼在磁悬浮光头设计使用不久之后就开始使用齿轮驱动的方式,所以现在sony的磁悬浮的
循迹驱动的机器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210,213这些使用齿轮驱动循迹的设计。反而松下的机器
好像是一直坚持使用磁悬浮驱动的方式。这个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循迹快,包括使用齿轮或是飞机
的摇头方式都比不上磁悬浮方式。所以网上可以见到说选曲手停曲到的机器一般是索尼和松下的机器。
由于有怀疑,所以就拆下机芯部分,仔细的检查背面的行磁位置检测的电位器,这个的表面很光滑.
和一般的直滑式的电位器的碳膜不太一样,这个部分没有磨损的情况。接着检查触点,这个位置有两个
触点,发现其中一个触点有点歪,触点的位置靠近了滑轨的碳膜的边缘,于是将触点矫正到正常位置。
然后把机芯恢复到正常安装位置。放上盘片,在进入盘仓后5秒内曲目和总时间显示了出来!!
然后测试播放,读盘效果确实不俗,基本上能达到直选曲手停曲到的速度。看来光头还很青春呢。。
这段是为了纪念那个该死的感觉。。。
在可以正常播放之后,其实并没有完美的收局。
放了几次之后,偶然发现盘片有垂直于中心孔的划痕。
因为我测试一般使用D版盘。所以也不是很心痛,
因为是垂直于中心孔而不是圆周型的划痕,所以应该是在进出仓的情况下划伤的。
经过多次反复进出仓终于发现是托盘的金属部分位置太高,在盘片出仓的时候接触到盘片了。
这个的原因是因为在开始下手的时候误判断了支架的位置调整弹簧的操作错误引起的。
产生了新的故障,而且这个弹簧因为刚性比较大。位置比较难恢复成原厂的参数。在再次
调低弹簧后,摩擦盘片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还是有在内圈读盘声音比较大外圈就正常的情况。
这个还是属于弹簧的平衡问题,只能慢慢调整了。
所以以后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动一些不可恢复的零件。以免造成新的问题。
顺便说一下这个机器,做为天龙的高级系列型号的机器,在调音上确实有一套。
而且一般PCM5X的解码搭配磁感线圈做调音的话,也会发出动人的声音。
试听小邓的歌与飞机有比较明显的风格区别。日系的高端系列CD主要是强调动态范围和音色的甜。
对,是甜。而小邓的歌我们也是追求的甜的音色,可以看到小邓在日本有发展但是没有在欧洲
市场有做为的话,是不是可以说其实日本人也是喜欢她的声音风格呢。
如果说飞机听小邓叫人懒惰的话,天龙的这个机器听小邓会叫你更兴奋一些。
我个人感觉飞机适合蔡大姐,日系机器其实播放小邓也不错。
PS,以上行为纯属个人爱好,不专业修机,也不专业卖CD机。请勿站短。 单轨行磁循迹
对的,对于机械部分,不要轻易自以为是地调校!除非你有相当把握确定磨损老化了.一定要耐心观察分析研究后再动手.小日本的机械水平工艺可谓比较成熟的,除了销售给亚洲地区的机型外,欧美地区尤其是本土使用的机型,其用料、调校可谓参数有所保留,只要没挤压碰撞或人为调整过的,一般都不需考虑是否设计有误或老化的情况.
但是,在电气方面尤其是涉及到软程序方面,小日本就水平有限或过于传统保守了. shinyue 发表于 2013-11-28 1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单轨行磁循迹
对的,对于机械部分,不要轻易自以为是地调校!除非你有相当把握确定磨损老化了.一定要耐心观 ...
确实是这样!
其实还有一步我是坚持没有去做的,就是调光头本身的功率,现在回想是正确的决定。
无论是飞机还是sony的早期的光头,我觉得应该都是超长寿命的,不到最后一步千万不能去调
光头功率电位器。
CD播放器本身速度是1-2X的光驱的速度,而且人家一般使用正版盘,所以遇到真正光头老化的情况
真的不多,比其他方面出问题的机会少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