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1:32
友情连接:大喇叭哥的原创
请点击这里下载07无损WAV :http://pan.baidu.com/s/1nD4w5
请点击这里下载整张CD作品 :http://pan.baidu.com/s/1EbWmL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1:39
大喇叭歌
发表于 2013-11-22 21:52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早就说了,喜欢模拟的味道你自己喜欢就是了,别搞得模拟就是牛逼就是hifi,要说hifi的定义数字更沾边 ...
;P;P;P..........哈哈哈..........笑死我了..........;P..........兄弟之间不要这么说,都是为音响而乐的.
大喇叭歌
发表于 2013-11-22 21:56
若然有人叫我声爹我都会很感动的.........;P;P;P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1:57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早就说了,喜欢模拟的味道你自己喜欢就是了,别搞得模拟就是牛逼就是hifi,要说hifi的定义数字更沾边 ...
终于听出说点人话了,我什么都听,但想告诉你的,有些东西不是用钱能买的,而且论坛这么大,现在是讨论音源的问题,你喜欢什么是你的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音乐无止境,追求不一样而已,我没有要求你大家模拟吧,也没有要要求你买正版吧,顺便问你一下,你听过LP和开盘吗?没听过就别在这吱吱喳喳,再次请你做事情,对事不对人,这是做人原则问题。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1:58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终于听出说点人话了,我什么都听,但想告诉你的,有些东西不是用钱能买的,而且论坛这么大,现在是讨论音 ...
这是我朋友友情连接:大喇叭哥的原创
请点击这里下载07无损WAV :http://pan.baidu.com/s/1nD4w5
请点击这里下载整张CD作品 :http://pan.baidu.com/s/1EbWmL
我现在就在听,是精品就听。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00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我朋友友情连接:大喇叭哥的原创
请点击这里下载07无损WAV :http://pan.baidu.com/s/1nD4w5
...
做人心胸宽广,音乐是静化心灵,追求极致的向往。
大喇叭歌
发表于 2013-11-22 22:14
:)声音的变化是很广阔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发声都不同,所以声音是不能用尺去量计,所以声音没有固死的,也就是说数字还原声音是不够完整的,所以模拟还原声音比数字是更为理想.:handshake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20
大喇叭歌 发表于 2013-11-22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声音的变化是很广阔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发声都不同,所以声音是不能用尺去量计,所以声音没有固死的,也就是 ...
简单的想象,模拟的就是一种连续的曲线,而数字的就是一种离散的曲线。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25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简单的想象,模拟的就是一种连续的曲线,而数字的就是一种离散的曲线。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不同的数据必须转换为相应的信号才能进行传输:模拟数据一般采用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如无线电与电视广播中的电磁波),或电压信号(如电话传输中的音频电压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则采用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断续变化的电压脉冲(如我们可用恒定的正电压表示二进制数1,用恒定的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0),或光脉冲来表示。 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来表示时,电磁波本身既是信号载体,同时作为传输介质;而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信号电压来表示时,它一般通过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例如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来传输。 当数字信号采用断续变化的电压或光脉冲来表示时,一般则需要用双绞线、电缆或光纤介质将通信双方连接起来,才能将信号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26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不同的数据必须转换为相应的信号才能进行传输:模拟数据一般采用模拟信号(An ...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模拟信号一般通过PCM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方法量化为数字信号,即让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分别对应不同的二进制值,例如采用8位编码可将模拟信号量化为2^8=256个量级,实用中常采取24位或30位编码;数字信号一般通过对载波进行移相(Phase Shift)的方法转换为模拟信号。 计算机、计算机局域网与城域网中均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目前在计算机广域网中实际传送的则既有二进制数字信号,也有由数字信号转换而得的模拟信号。但是更具应用发展前景的是数字信号。
大喇叭歌
发表于 2013-11-22 22:28
本帖最后由 大喇叭歌 于 2013-11-22 22:35 编辑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简单的想象,模拟的就是一种连续的曲线,而数字的就是一种离散的曲线。
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模拟还原声连贯性大大胜于数字的间接性了.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2:30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2:44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还能倒打一耙,原教旨主义者的脑回路就是牛逼。
其实模拟什么的并不能满足你对自我的认同感,你更想 ...
同志HIFI音响不是真正能还原声音的,看你喜欢什么口味和取向的音响,HIFI音响,称为“高保真”,现场和录制再到回放,看你两双耳朵接收信号口味的偏向了,我听过宋祖英,现场裸唱(不带咪)和她现场演唱都不一样,何况是录制后的回放,模拟与数码,还原度数码是无法比的,可百度一下兄弟。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3:29
谈谈模拟声-数码声以及音染和数码音源
模拟声是连续的。数码声是不连续的。声音本身是模拟的,换句话说,声音本身是一个连续的波形,模拟录音比如LP唱片,记录音频信号的唱片表面纹路也是连续的。而数码录制声音的过程是把声音的波形截断,用一个个取样点去采集声音并且记录下来的过程。
如果理解不能的话,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来帮助你吧。一个圆周由有无数个点组成。 当你在这个圆周上均匀的找出10个点的时候,用直线连接这10个点,你所做的实际上是用一个十边形来近似模拟这个圆周。你也可以在这个圆周上均匀找出100个点来,用线连起来以后,你所做的是用一个一百边形来近似这个圆周。一个多边形做出来以后,用眼睛看肯定觉得和真正的圆周是不同的,边缘有很多毛刺。但是均匀分布的点数量也多,就越近似于圆。
但是这毕竟是多边形不是圆,因此你就用橡皮和笔去描这个多边形的边角,尽量给他描圆了,把角去掉,把边描圆。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去描这个圆,不同的方法描出来的圆是不同的,但是可以给出主观的(人耳)客观的(仪器)评估是好还是坏。主观也好,客观也好,评估标准不同,评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评价一定可以有。
实际上你所做的这个虚拟圆周的事情,可以直接理解成对声音进行数字编码的过程。
描多边形,把点变成线的过程称为D/A的过程,这个过程做不好,线描变形了,看上去(听上去)一定会出问题。而描圆边角的过程,则是滤波的过程。点的多少,可以看做声音的取样率。取样率越高,声音往往越好(但音乐的取样率是固定的,和硬件,也就是播放器的关系不大)。数字的声音是不连续的,D/A之后不做滤波,就像多边形的锯齿一样,直接播放一定是一个有毛刺的声音。因此有毛刺,不耐听的声音是“数码声”的标志。圆润耐听是良好的“模拟声”的标志。把有”数码声“这样有毛刺的声音作为好声音或者和”模拟声“相提并论的平等的声音风格,和喜欢看早期3D游戏里的粗糙的多边形一样,是无法让人理解的。但是如果讲这样一个故事,假设中国品牌做出了Playstation2游戏机,而是用日本原装的PlayStation1游戏机的人因为崇拜而对PS2说no,反而推崇第一代游戏机的锯齿和多边形,就很容易理解了。
作为数码音源的播放器来说,只有使用良好的D/A转换芯片以及良好设计的滤波线路,声音才能圆润起来。这就是为什么D/A芯片是非常重要的,而D/A芯片后面配套的滤波线路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播放器不使用好的D/A芯片,不好好去做滤波线路,声音一定不好,无论什么牌子。而好的DA芯片和好的滤波线路对电源的要求很高。另外价格成本也往往不低。这就是所谓”费电的未必好声,省电的一定不好声“,”贵的未必好声,便宜的有可能好声,但是一定不会hi-end”。
还有的人说染色什么的。其实只要是数字音源,就是一堆取样点而不是连续的声音,则必然有个D/A和滤波的过程把它变成连续的。这个D/A和滤波,其实就是人工校正的过程,肯定是不忠实于数字录音的,染色也好,艺术也好,反正就是一种人工做的近似,只要一天还有数字音频存在,DA转换就是不可避免的,人工近似或者说染色什么的,你们就忍着吧。
综上所述,数码音源的播放器来说,中性是不存在的,都是人工近似出来的,这是个你染我染大家染的问题。染会怎么染?形容词很多,比如厚薄,冷暖,等等。厚和薄主要是用了说中低频。中低频,分为500-2k赫兹的中频,150-500赫兹的中低频,以及150赫兹以内的低频。这三个频段的声音较为丰满,则为厚,这三个频段的声音不足,则为薄。冷和暖要更抽象。冷和暖的说法则有很多种理解,比较主流的说法则是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的解释。冷则为声音里的奇次谐波多,暖为声音里的偶次谐波多。
模拟在于连续的声音信号的细腻和柔软,和厚薄,冷暖关系不大。细腻和柔软以及对应的毛刺,生硬如何理解呢?想想前面提过的圆弧和锯齿多边形吧。
本论坛往往把暖而硬的声音作为模拟声(比如老爱华,比如一些美国声入耳耳塞),而提到hifiman则有一部分人一股脑归为那种“模拟声”,然后可以轻易引申为厚,蒙,无细节,其实呢,这么说的人恐怕大多根本没怎么听过。
801是中性少许偏冷,柔的机器。901在高低频,音场,细节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的基础上,虽然比801声底稍硬,但整体仍然是柔和的调子,离录音笔或者某些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音色差别很大。6系列和801的区别是偏暖一些,细节少一些,但是都是柔和的声音。拜低电压下输出很不错的NE5532做耳放输入级所赐,601在高低频加强,动态加强,同时声音稍硬一些。601的暖而稍硬的风格(这个硬是相对于更贵的hifiman产品,不是相对于录音笔和消费类mp3),和90年代初的爱华磁带机和CD随身听有些相似性,但是运放加功率管的结构的耳机放大的输出能力强得多。
怎么能像用圆规画圆一样做出完美的声音?圆规是从三维空间的投影来画出完美的圆的。声音的维度则是四维的,介质在三维空间内波动再加上时间。想完美再现声音不是目前的人类能干的出来的,期待天顶星人从更高的维度上去实现。
看不懂的自己琢磨去吧。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3:35
coolet
发表于 2013-11-22 23:40
btxf22 发表于 2013-11-22 23: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人家厂家的枪文你拿来当圣经,你有看这些骗小白的玩意的时间不如《数字电路基础》了解些正经的知识
你这种人,从此不再回你贴。
广东diy
发表于 2013-11-22 23:43
巨匠 发表于 2013-11-19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无损想好过CD碟的音质,除非制片公司直接用母带和现场录音处理制作的无损,否则......制片公司为了利益不会 ...
有同感。
广东diy
发表于 2013-11-22 23:47
wwgfifa 发表于 2013-11-19 1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朋友说的在理,如果都能拿到原版cd的母带当然什么播放器都是顶级的放音水平,问题是没有人可以拿到, ...
说得好。
nmdgsl
发表于 2013-11-22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