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了.数字微电子的请进.
不是说很多人在弄STM32吗?关于WAV的播放.过程不要SRC.哪怕就光44.1格式的也好.有木有?
如果44.1的PCM.用PC变成WAV文件后.文件仍是44.1的.只是在播放的时候才被SRC成48的.
又如果原来16BIT的44.1被SRC成48后.还是16BIT.那这个48的16BIT和DATA.和原来44.1的16BIT的DATA.两者的DMA还是一样的吗? 一个简单的问题都头痛.真不懂WINDOS为何弄的那么难堪呢?本来44.1的DATA你就老老实实原本的放就是了.其实也不难.也就是简单的逻辑.为何就不能让用户选择呢?
XP不能也就算了.连WIN7也只能WASAPI.或者是ASIO.据说这两种方式.可以绕过WIN底层控制.可是到了声卡.DATA还是逃不过被运算的命运.难道对DATA不进行运算.直接原码出来就会犯天条? 原来以为CDP宣布退出市场.两者已经失去竞争的前提.该是数字化PC的天下了.可结果还是令人辛酸的.
以前我坚信.PC不能替代CDP.这不是技术障碍.而是防拷贝因素而故意将声音质量拉开距离.如今CDP都已经宣布退出了.那为何WINDOS还没有准备去做呢?还要推迟到哪天呢?郁闷啦...:L 真不懂那些整天摆弄高比特DAC的可怜群.DAC究竟给谁用?如果还是为了给CD片.那只能说遗憾啊.
如果说是给PC用的.呵呵----我上面的提问已经体现出问题了.至少在大量CD片基础上COPY出的WAV是这样.所谓的48以上高清.目前销售没有成气候.网络来源质量参齐不全.不排除有用44.1的源来做成的.真正的而有喜欢听还价钱适合的.很少.
现在所存在关于的声音质量的指导论调.基本都是胡言乱语.16BIT的东西.还是R2R最好最贵的.弄些什么刁塔西个马24BIT的.根本就没用.声音确实还不如那些早年的中高CDP.尽管这些CDP里面也就还是16BIT的D/A.JITTER的因就是最好的说明.R2R隔离性非常高.其JITTER只是影响控制部分的.对BIT实际码值干扰小.而1BIT调制.其JITTER直接影响到BIT码值.DSD更是.还有别的什么调制转换也是.这些进步的东西.理论指标靠的是完美的CLOCK才能支撑.
R2R高比特是昂贵的.刁塔西个马是容易实现的经济民用产品-------前Burr-Brown 44.1转48,理论上是要重新采样的,当然,转换后,采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STM32的输出I2S取决播放文件以及系统时钟和内置PLL,如果44.1K音频数据以48K配置来发送,结果就是变调。STM32不具备SRC功能,DMA通道和数据采样率也无关。 op111op 发表于 2013-10-3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你WAV和PCM两个名词的关系还没搞清楚,而且单片机播放WAV也根本不存在SRC,除非你在外部加芯片做处理 ...
这个我知道.PCM是IIS格式其中一种名称.还有什么飞利普IIS.日系的MSB左对齐MSB右对齐.LSB右对齐.....WAV是文件名称.
记得你好象D弄过STM32.想请教一下.STM32这家伙分频不是很准确吧?就算是从模式11.2896也不会太理想是吧?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也不打算弄了.先谢谢了. 本帖最后由 hzh 于 2013-10-4 02:39 编辑
coolwyc 发表于 2013-10-3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4.1转48,理论上是要重新采样的,当然,转换后,采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手上有一张类似PC的主板.说不是PC的嘛.却有刻录光驱接口.也有SCSI服务器专用盘接口.但确以固件方式运行的.不接硬盘也没问题.
奇怪的是里面除了常规的晶体外.例如33/27/40/7.372.还有独立的声频48专用的24.57.这本来也不奇怪.专用的东西都有独立的参考时钟.可是令人更奇怪的是.还有个16.9344的.这说明了WINDOS的确是让人吐血不止的.:Q newwcy 发表于 2013-10-4 0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TM32的输出I2S取决播放文件以及系统时钟和内置PLL,如果44.1K音频数据以48K配置来发送,结果就是变调。STM ...
如果不改变DATA.就算44.1的文件保存后.播放过程不要对DATA做手术.只将原来DATA以移位方式移插到48时钟播放.基本感觉不到什么声变掉.人耳对时间变化比较迟钝的.3分钟时长的音乐.44.1和48的时长差也仅1秒多点.相反如果以48对DATA进行SRC.那声音差别感觉就更明显.这有实验证明的. 音乐这玩意可以是玩玩.当然也可以较真.一但较起真来.那可不得了.因为相关的的器材.几十的有.上百W的也有.总不能百W以上的东西能以普通常规指标的水平线去设计吧?
数字声频CLOCK就是个致命的问题了.A之前的D所有东西.都和时钟直接有关.这弄糊了.后面的就算再美.美得都能生出花了.也不管用. 不知楼主想表达什么,如果打算用STM32做音频系统,可以采用11.2896.12.288,22.8792,24.576这些音频专用频率做STM32的系统时钟,这些都能支持。 newwcy 发表于 2013-10-4 02: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楼主想表达什么,如果打算用STM32做音频系统,可以采用11.2896.12.288,22.8792,24.576这些音频专用频率 ...
我也想着弄STM32来播44.1.之前不是很了解.源驱动程序是否有类似SRC的运算.现在明白了它没SRC.
跟着下来的疑问.就是STM就算是从模式启用11.2896时钟.出来的DATA字串的JITTER是否达到普通CDP的标准?还有提高的可能性吗?
我目前对WINDOS的方式.算是死了心了.可怜的是买下的声卡.还有DAC..:L 好象现在的人很喜欢用4040切分时钟.我的看法就是4040很烂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占空比严重不均.比起用D触发切分出来的烂很多倍.占空比不好.会严重干扰前后沿两模取样工作方式的电路.严重到甚至暴音卡音没音. 本帖最后由 hzh 于 2013-10-4 02:31 编辑
时钟我认为比重很大.我见过很好的CLOCK方式.就是同频双时钟模式.一个5920A晶体和7221B晶体.两晶体的频率是一样但性能参数不一样.用4044来做之间的对比校准. hzh 发表于 2013-10-4 0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想着弄STM32来播44.1.之前不是很了解.源驱动程序是否有类似SRC的运算.现在明白了它没SRC.
跟着下来 ...
STM32F4 Master I2S clock jitter 90 ps coolwyc 发表于 2013-10-3 2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4.1转48,理论上是要重新采样的,当然,转换后,采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是理论上,而是实际上就是重采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