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MA 用心再制作
本帖最后由 tonyxue 于 2013-9-9 09:06 编辑S8MA 设计得不错,PCB布线也挺好,几个月前从ALEX这里入了成品板,自己摩改了一下,一直在听。
个人完美主义,觉得用料上还有改进的余地,原来的PCB,有几个焊点已经被我拆得乱七八糟了。三个月前又从ALEX那里进了空PCB,因工作,家事,先完成了电源板的制作,替换下原电源板,昨天忙里偷闲DA板也基本完成了,焊接到最后少了2个1.5K RA电阻和2个47NF的电容,同时WBT焊锡丝也没有了。作罢,等下周再搞了。
先上几张图,大家看看:
原电源板:模拟大水塘 ENLA 建伍25周年 4700uf,数字水塘BC 136 4700uf,模拟后级滤波 ENLA SILMIC II 470uf,数字后级滤波 三洋 固态电容 470uf,二极管 德律风根 2A 200V。
原DA板:基本忠于ALEX的配置,除了数字部分退偶电解改为 三洋固态电容,模拟部分电阻改为 RA 外基本没有摩改,接收芯片改为 CS 8412转AK4113。
原变压器:
新制作的电源板:所有电解电容选用 Toshin 音频专用Jovial系 UTSJ 电解电容,模拟3300*2 6600uf,数字 3300uf,电阻 718 千分之一,美国BOURNS 精密电位器,德律风根 2A 200V,退偶电容 ERO 1817 0.1uf,79xx 78xx 工业级 BT后缀,所有阻容经电桥测试后焊接,关键部分1%,非关键部分5%,恒温烙铁 WBT 焊接。
新制作的DA板:
数字隔离变压器:DA101C
数字信号耦合电容:双信 银云母 千分之五
所有电解电容:Toshin 音频专用Jovial系 UTSJ 电解电容
模拟部分电阻:RA 无感电阻,输出通路电阻 AMRG
小于等于2200P的电容:美国CDM 银云母,双信 银云母 百分之五
数字部分电阻:718 千分之一
TDA 1541 14个退偶电容,及TDA 1541 +5V -5V -15V 退偶电容 ERO 1837 0.1uf 百分之一
其他部分退偶电容: ERO 1817 0.1uf 百分之五
接插件:振凌精工 镀金IC座
所有阻容经电桥测试后焊接,关键部分1%,非关键部分5%,恒温烙铁 WBT 焊接。
新变压器:30W OCC TRANS *2,数字、模拟分开
元件选择原则:
1.中性,一切带有明显味道的元件都不在选择范围之内,一方面是调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本次制作为体现1541的本色与设计师的音乐取向;
2.高指标,尽量向理想元件靠拢,电容能选云母的,绝不选薄膜,能选MKP薄膜的绝不选MKT,电阻能无感的绝不选有感的,以上原则主要在较为关键的部分体现;
3.高精度,无需配对,便于安装,忠于原有设计。
新制作电源+OCC trans+原DA板 与 原电源+talem trans+原DA板 听感比较:
1.更多弱音,细节;
2.更好的空气感;
3.更好的线条;
以上三条主要是OCC trans的表现。
4.更好的量感;
5.更好的低音收放。
以上两条主要是Toshin 音频专用Jovial系 UTSJ 电解电容的表现
全新制作DA 与 原 DA听感比较:
待续。。。
选料严谨,肯定支持大作 本帖最后由 信誉 于 2013-9-8 18:54 编辑
有位大侠说74hc157不好,我不外接I2S,所以拆掉了
据说继电器也有损耗,我不用数字XLR,所以也去掉直链了 信誉 发表于 2013-9-8 1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位大侠说74hc157不好,我不外接I2S,所以拆掉了
据说继电器也有损耗,我不用数字XLR,所以也去掉直链了 ...
本次再制作,不修改原有电路架构,主要是精选元件,认真安装,调试而已。
相信ALEX的设计,XLR输入 I2S以后可能会用到,保留了。 这个板子确实不错啊。 7220没必要加散热片 用心的制作…很好…期待分享制作心得… HQ 发表于 2013-9-8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220没必要加散热片
原DA板上有带X的 7220未加装散热片,现在装在未完成DA板上的是“炮灰”,等调试完成,就退休了。 本帖最后由 夜猫哥哥 于 2013-9-9 12:34 编辑
我的做好后 现在闲置
可能我的没有别人做得好元件都是套件来的除了72201541 !想请诸位大侠指点:我觉得这个版本的1541怎么没有明显浓郁中频特色的1541感觉呢?整体感觉......实话实说 味道不浓郁,白开水般的感觉 无1541特点整机和我手里闲置N久的火钳1541听感 低频略胜 求指导。
输入耦合牛也换了原套件的10-01也试过
你那两个密封T牛已经烧了500米。其实我接触过两只T牛密封的,铁芯不错,就是漆包线小,个人看法 401718666 发表于 2013-9-9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那两个密封T牛已经烧了500米。其实我接触过两只T牛密封的,铁芯不错,就是漆包线小,个人看法
老实说对这两个T牛有点意见,耳朵贴近,有振动的说。和OCC trans 还是有差距的,OCC trans 耳朵贴到变压器上,毫无声音。500米,不算什么,关键是烧好以后,有经验积累,以后别白烧了。。。 夜猫哥哥 发表于 2013-9-9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做好后 现在闲置
可能我的没有别人做得好元件都是套件来的除了72201541 !想请诸位大侠指点: ...
三频均衡,才是好的1541,当然中频是特点,适当突出即可。。。。 tonyxue 发表于 2013-9-9 1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实说对这两个T牛有点意见,耳朵贴近,有振动的说。和OCC trans 还是有差距的,OCC trans 耳朵贴到变压器 ...
别玩牛,我是玩牛的,无底洞呀。经济点就去买箭猪带初级的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环牛我只喜欢箭猪铁芯 本帖最后由 tonyxue 于 2013-9-9 12:29 编辑
夜猫哥哥 发表于 2013-9-9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做好后 现在闲置
可能我的没有别人做得好元件都是套件来的除了72201541 !想请诸位大侠指点: ...
输出电容部分现在你是 100uf ELNA红袍,建议用220uf ELNA 红袍,按照+ - <---> - +方式串联成无极电容;
DA板右下角 两个100uf 滤波电容,改成 ELNA 红袍;
模拟运放部分退偶电解,全部改成 ELNA红袍;
NE5534 --->陶封 NE5534AFE;
NE5532--->陶封 NE5532AFE。
声音会越来越腻的,呵呵。
一步一步,试一下吧,仅供参考。。。。 401718666 发表于 2013-9-9 1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玩牛,我是玩牛的,无底洞呀。经济点就去买箭猪带初级的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环牛我只喜欢箭猪铁芯
多谢提醒了,自己绕牛,无技术、无手艺、无设备、无场地;
买牛,如果就是DAC或者前级,我以后只会选择 OCC trans,其他不再考虑之列了。。。 tonyxue 发表于 2013-9-9 1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输出电容部分现在你是 100uf ELNA红袍,建议用220uf ELNA 红袍,按照+ -- +方式串联成无极电容;
...
呵呵 谢谢指导 空了也整一整 本帖最后由 tonyxue 于 2013-9-12 11:47 编辑
昨天所有剩余的材料都到了,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焊接全部完成后,仔细检查了所有元件安装的位置及每个焊点,确定无误,并用无水酒精清理PCB。
接线,上电,指示灯正常,先没有接入原有音响系统,先接了个耳机,Everything is OK!!!
PCB上的重要IC,5532 5534 7220 1541均为普通品,晚上10点接线结束,开始煲机。。。上几个图。
早上六点起床,将5532普通品换成 5532AFE 陶封,5534普通品换成 5534AFE 陶封,1541换成1541 S1 皇冠,7220 换成 7220X,CS 8412 换成 AK 4113。
接入原音响系统,开声,先上图
声音体现,仅供参考,与原系统比较。。。
”干净“是第一个反应,但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干净而有韵味,但不浓郁”是比较合适的评价;
高音更飘逸,低音松紧合适,收放自如,中音“干净而不失韵味,淡淡的”,我很喜欢这种声音,现在社会浮躁,我需要宁静、闲适的感觉,年近40,浓郁已经不是我所求了。
1541周围的14个0.1uf EOR 1837个子很大,采用上下安装的方式,原配机箱因高度问题是无法使用了,裸跑一段时间,会给它有个遮风避雨的家。
此次,重新制作个人很满意,也体现了此板的潜力,在精选所有元件,认真安装的前提上,有明显的提升。
嘿嘿~估计换个耳机效果来得更理想~! wskyuchuan 发表于 2013-9-12 23: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嘿嘿~估计换个耳机效果来得更理想~!
测试用的耳机是拜亚动力入门级的,有880pro,但是不敢当炮灰使用。 本帖最后由 tonyxue 于 2013-10-24 23:07 编辑
由于 1541 周边电容安装空间的限制,而ERO MKP 1837都是大个子,所以采用了上下安装的方式,搞定了这14个电容,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电容高度超过了标配铜柱的高度,只好用加高铜柱的方式把PCB板安装到机箱里。
悲剧了,因为铜柱高度增高,所有原配机箱后面板的开孔全部无法使用了(实际上次套件的设计者,其他都还不错,但是我个人最不满意的部分就是接插件部分,相当简陋),相当的坑爹。
裸听了一段时间,某天逛TB,发现了这个神器, 平衡 转 RCA 转换板。
有了这个东西一切就搞定了,把原来的左右声道平衡输出改为非平衡输出,把原来的AES输入改为BNC输入。
背面图:
机箱内部俯视图:
原配的橡胶机脚,刚送来就直接扔到垃圾筒了,按三角方式安装了3个金木混合避震钉。
内部全俯视图:
前视图:
心得:以后的同轴输入端子,打死我也不会再用RCA头了,一律用75欧姆的BNC头,一耳朵的区别。
把CD机缓冲板上的音频变压器换成了DA101C,同时RCA头子也被我直接扔进垃圾桶,换上BNC头,连好系统,开机。。。
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