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J1+6P1的电路就可以了。
去搜索一下吧。管脚不一样,特性是类似的。
管脚问题很简单,查一下手册就解决了。主要是工作点设置要正确。所以才使用类似管子的图。cV138我没有记错的话
相当于EF91,就是6J1;6AQ5和6P1都是6v6的缩小管,特性基本一致。 貌似我找不到CV138的3极管接法的曲线
6AQ5的供电电压低了点。
不能工作在5K负载阻抗匹配的标准状况。要保证屏阴压在250V。栅负压在12.5V。静态电流45ma,阴极电阻270欧姆差不多,但屏极供电电压低了。量一下变压器静态初级阻抗,按45ma的静态电流算压降,再加上250v屏阴压,再加上12.5V的栅负压,就是B+。帘栅应该控制在250v,需要增加一个电阻降压并加一个交流旁路电容。帘栅静态是4.5ma,(屏极供电电压-250v)/4.5ma就是这个电阻的大小,交流旁路可以用22uf/450V的优质电解,当然要求高的话也可以不用电解,用稳压电路。
此工作电6AQ5满功率输出4.5W,THD8%,输入RMS12.5V,要求不高。以现代音源0.5VRMS输入算,前级放大倍数有25倍即可,取30倍,为了适当的负反馈。用5极管推的话建议起码使用6AU6,国产6J4,不建议6J1,EF86或者国产6J8更好。不要用接成三极管的五极管,五极管在输出小电压,推动灵敏度高的管子的时候失真很小,就是内阻较大。如果后面是过渡电容大的三极功率管,则由于miller效应,高频跌落较大,但后面是过渡电容很小的五极管和束射四极管的话,则影响很小。当然为了减小失真,拓宽频响,本级负反馈和环路负反馈都应该接。当然在控制好放大倍数的情况下,避免反馈过深。我参考这个图做过,动态不咋的,但小制作,尤其是提琴和吉他,现在都还没有超过的自己做的机器。的确听到木声了。呵呵。
图来了。
我是用EZ81整流的,没有用晶体管。这个机器送人了。发大图。
刚才图发错了,这个才是大图。用标准接法,不用超线性。
用标准接法,不用超线性。去买个6J4嘛,很便宜。
效果肯定比EF91或者6J1好。对不起,图好像发错了。不是日本佬的这个图。
是个欧洲带音调的图。五极管一般情况下屏载在100K左右比较合适,这个图取到了240K。我再去翻翻。给我你的邮箱吧。
是个PDF文件,含全套设计文档。注意,满足现代技术条件需要进行以下改动。
1. 去除6AQ5屏极到R1的负反馈电路。这个负反馈为了隔直流,引入了电容,效果难说;2. 去除C1,把Tone Control的电位器换为100欧姆固定电阻;
3. 去除变压器初级并联的高频网络,就是0.002uf和10K电阻串连的那个;
4. 变压器采用正常的5K:8欧姆即可;
5. 帘栅加推动级别退耦电容可以用22uf的,8uf太小,可能低频自激。
6. 6AQ5阴极电容应该提高到100uf以上,当然一般最大用到220uf即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