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3-6-23 19:30

真他ma见鬼!换根喇叭线会有声音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本帖最后由 miaoxiao2001 于 2013-6-23 19:33 编辑

         最近因为用了新的解码器,于是心血来潮便更换了喇叭线,更换以后声音发生了变化,高频有更多的延伸,但是中频和低频出了些问题,中频减弱,没有那么透明,低音有些闷!电位器要旋转到更大点的位置,感觉音量才够。感觉非常的困惑,因为用的线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很多专门广播机构都在使用。这个玄学即可真够“玄”的。

      听了几天,决定再一次更换喇叭线,哎,谁叫“人生在于折腾呢”?这次决定使用同轴电缆,75-5的线数字电视专用,带宽可达800多MHZ,4层屏蔽,约1mm芯线。
      这是同轴线缆的芯线,外面的外皮和屏蔽层不要
      
      
      
      拨出来的芯线,留下发泡介质,该介质高频特性非常好,损耗小,另外还有绝缘作用,以避免多股导线中产生的涡流,频率低允许使用。

   

          考虑截流量,决定使用双股 芯线,即一个音箱4根芯线
      这是缠绕好的线束,使用生料带(聚四氟乙烯),该胶带是很好的介质,抵达0.0002   介质损耗

    1、电木:       0.01   硬橡皮相同。
    2、电工厚纸:0.03   
       3、蜂蜡:       0.0025
       4、石蜡:       0.0005
       5、地腊:       0.0004
       6、聚氯乙稀:0.04
       7、聚乙烯:   0.0003
       8、聚苯乙烯:0.0002   聚四氟乙烯相同。
    9、云母玻璃:0.002
      10、玻璃:   0.004    随掺杂其他成分而变动范围很大。
    11、橡皮:   0.03
      12、高频陶瓷:0.0005
      13、钛陶瓷:   0.0006
      14、电工陶瓷:0.01
      15、松香:       0.005
      16、赛璐珞:   0.1

               

            

          线束有些轻微的扭转,这里只是为了便于线束弯曲,不是烧友们常说的绞线,以避免发生不可估计的相移

   这是铜带,是单位设备专用的接地铜带,大概0.1MM,有再薄的就好了。

      

         划好的细铜带

      

            

         做好的喇叭线

      

      做好的喇叭线铜带

      

       实际接线

      

       做好以后,接上功放系统,并进行实际对比,中频更加透明,低频恰到好处,而没有那么闷,人生相当的好听,听吉他的伴奏是,更有金属的光泽,再接上铜带喇叭线高频延伸更好。

   总结:1、喇叭线最好使用,单芯铜线,或者多股的相互绝缘的铜线,股数不易过多,多股的相互绝缘的铜线以避免线间的非线性传导。这样人声和低频都非常的好。
             2、铜带本来想和芯线一起捆扎的,但是工艺较为复杂,不适宜DIY制作,逐放弃。
             3、铜带的频响相当好,高频延伸,但使用要谨慎,避免发布参数发生较大变化(电容等)
             4、这里铜带起到调整音色的作用,可以取消,几天要煲听几日后决定,也算是一次实验

   





swsw4321 发表于 2013-6-23 20:10

喇叭线+-并在一起就不合理。线径太粗也不合理。
楼主4根线如果是几十上百根很细无氧铜线,就很理想了

dyh8283221 发表于 2013-6-23 20:24

传说中的“月经贴”……

农民头出身 发表于 2013-6-23 21:54

大方向是单支高频,多支低频

suzuki352 发表于 2013-6-23 22:35

拨出来的芯线,留下发泡介质,该介质高频特性非常好,损耗小,另外还有绝缘作用,以避免多股导线中产生的涡流,频率低允许使用。

既然有绝缘作用了,高频特性非常好,损耗小,怎么解释,损耗小那就没有绝缘作用了!

绝缘就是绝缘的

小学文化不同这个介质的真正作用!

安全网 发表于 2013-6-23 22:42

农民头出身 发表于 2013-6-23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方向是单支高频,多支低频

学到一招

小小蓝 发表于 2013-6-23 23:22

来也   学习了回去我也做做看

20-20 发表于 2013-6-24 01:24

农夫1 发表于 2013-6-24 10:30

线材绝对没这摸简单,就算同一种线芯不同的屏蔽和编织方法都有不同的声音。绝对不是“玄”只有玩过才知。

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3-6-24 16:11

swsw4321 发表于 2013-6-23 2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喇叭线+-并在一起就不合理。线径太粗也不合理。
楼主4根线如果是几十上百根很细无氧铜线,就很理想了

这次就是为了试验在不使用现在流行多根线束情况下,使用单支或者多支线的情况下,实际的声音效果,以前就是使用的几十或上百根的铜线,效果并不是很好。当然,系统也是考虑的因数之一

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3-6-24 18:48

suzuki352 发表于 2013-6-23 2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拨出来的芯线,留下发泡介质,该介质高频特性非常好,损耗小,另外还有绝缘作用,以避免多股导线中产生的涡 ...

       介质损耗在电路里面,特别是在高频电路里面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数,在电路板(PCB的版基)、通讯电缆、线圈骨架等等,其介质损耗都是要考虑的,当频率上100kHZ以上后,就要注意了,HiFi系统频率一般说不高(DAC)另外,但是都是烧友,都比较极致,也就参照高频来考虑一些概念。

       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Φ)的余角δ称为介质损耗角。介质损耗角越小,损耗越小,这个损耗角就类似于电容器的tg角。
   
       下图为同轴电缆的常用结构

            

      
      其中的绝缘体,有很多种材料组成,绝缘介质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氟塑料等。常用的绝缘介质是损耗小、工艺性能好的聚乙烯。
       第一代:聚乙烯材料作实芯绝缘介质的电缆,使用型号有 SBVD带状型,SYV实芯型。 特点: 1、工艺简单 2、成本高 3、衰减大 4、寿命短
  第二代:化学发泡PE材料作绝缘介质的电缆,使用型号,SYFV型。 特点: 1、发泡度低 2、有化学发泡剂殘留物,影响介电性能 3、老化特快,寿命短 4、目前不再使用
  第三代:藕芯纵孔PE材料作绝缘介质的电缆,使用型号,CTA型。 特点: 1、工艺复杂,但衰减性能比前二代大大降低,介电常数稳定 2、藕状体易进水,老化,一般规定使用寿命5年 3、目前不再生产使用
  第四代:物理发泡PE材料作绝缘介质,使用型号SYWV.C-F。 特点: 1、发泡度可高达80% 2、衰减特点:微孔密闭不相通,性能稳定 3、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

      现在用的较多的是第一代和第四代同轴线缆较多。

      电阻损耗
      电阻损耗是电缆所具有的直流电阻和导体高频感应所产生的涡流对信号能量的消耗。电阻值的大小与电缆使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有关。同时它会随传输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原因是导体在传输交流信号中,具有趋肤效应。随着频率的增加,有效电阻会不断加大。见图
            
       从图中可看到,当交流电流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周围产生交变磁场。该磁场又会使导体内部生成新的感应电流(涡流),该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它与导体中心的信号电流方向相反。与导体表面的信号电流方向相同。这样,导体内部的信号电流被反向涡流抵消,电流减小;导体表面的信号电流与同向涡流相加同,电流增大。这就是交流通过导体的趋肤现象。
      随着信号频率的增高,感应电流增大,这种现象就越加明显。它使电流只集中在表面很小的截面流动,造成导体的有效电阻明显增加。信号的趋肤深度与频率和材料有关,频率越低,趋肤深度越深;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浅。铁比铜的趋肤深度小许多。下面给出铜对各种频率的趋肤深度表,供大家参考

       频率(Hz) 10    60    100   400   1K      10K100K   1M    10M100M1000M
    深度(mm)20.88.636.603.302.080.660.20866μ20μ   7.6μ   2.0μ

      导体内部的涡流能量来自于信号源本身,涡流在导体中流动,最终变成热被耗散掉。频率越高涡流越大,趋肤越严重,导体的有效电阻越大,而传输信号损耗也就越大,这就是同轴电缆传输信号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大的主要原因。

介电常数为 1.4 的75-5 物理发泡电缆电阻衰减对照表
频率(MHz) 1      5      55   211   270   300330400 550 750
衰减(db) 5.94 13.28 44.04 86.28 97.57 103107   118 139 162

电阻损耗在传输低频时,由导体材料的直流电阻起主要作用;在传输高频时,由趋肤效应引起变化的电阻起主要作用

介电常数为 2.3 的75-5 实芯电缆电阻衰减对照表
频率(MHz) 1      5      55    211 270 300 330 400 550 750
衰减(db) 6.91 15.44 51.22 100 113 119 125 138 162 189


   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是同轴电缆中心导体与外导体间的电介质(绝缘体)对信号的损耗。量度电介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介电常数。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某一物质作为电介质时的电容与其中为真空时电容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通常随温度和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的频率而变化。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相当于电容的两极。由于实用中的电缆电介质有电阻存在,介电常数通常大于1。因此,传输中对信号的损耗是必然的。介电常数的大小与材料和加工工艺(如发泡)有关。介电常数越大,对信号的损耗也越大。温度越高,频率越高,介电损耗越大

介电常数为 1.4 的75-5 物理发泡电缆介电衰减对照表
频率(MHz) 1      5      55211       270300    330      400550750
衰减(db) 0.05 0.27 2.96 11.36 14.54 16.15 17.77 21.53 29.61 40.38

介电常数为2.3 的75-5 实芯电缆介电衰减对照表
频率(MHz) 1   5      55   211    270300    330400   550750
衰减(db) 0.07 0.35 3.8 14.56 18.63 20.7 22.77 27.6 37.95 51.75

         
                码字太他ma的痛苦!该死的加菲猫!!







      

etboy2003 发表于 2013-6-25 13:07

本帖最后由 etboy2003 于 2013-6-25 13:11 编辑

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3-6-24 18: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介质损耗在电路里面,特别是在高频电路里面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数,在电路板(PCB的版基)、通讯 ...

介质损耗,在音频频段这个范围内,影响很少,基本可以忽略。
喇叭线对声音变化的影响我觉得是导电材质和线芯结构方式。


楼主这样接线,不如把同轴线的屏蔽层与线芯并联,然后两条再以对绞的方式扭成一条线,呵呵,会有惊喜的。

十四队华 发表于 2013-6-25 13:18

你把接线柱去掉听听你会有更多的惊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他ma见鬼!换根喇叭线会有声音会有那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