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音响发烧DIY现状有感!
近半月没逛论坛了,大概看了下发的贴子,风气基本依旧,钻牛角尖的占多数。要做到好音质,毫无疑问,电路设计和合理的器件配合占主导因素,也是最难点;布局布板也重要但是作为有经验的发烧友来说这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至于把合理的器件换至发烧级别器件,这个影响只有0.1%-3%左右。可是似乎不少人兴趣集中于此,宁愿花上千元换条喇叭线而舍不得给老婆买件好衣服。宁愿整机全部发烧器件耗资过万,只得到些许通透而总体声音硬邦邦,而舍不得从技术调研上多下功夫。
有次某发烧友跟我讲,他选一台家用功放时有一台500W和一台1000W可选,为了控制力更好他毫不犹豫选择了1000W的,说话的口气似乎泰山压顶很有气势。我心里说:你这个人真笨啊,真正影响音质是什么你根本就不懂! 话说玩音响能不花冤枉钱吗?有些人花得少就明白了,有些人花了一辈子都不明白,这说明了口碑相传胜过理论教条。:loveliness: 说的是啊,说实了,DIY就有点像古人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的“武者”精神:lol,自认了不起不算,还要别人都要认同他是了不起的:lol,肯客观的不多也:lol 要省钱就要多跟不同层次的烧友面对面交流,去听去体会不同声音的差距。想多花钱就宅在家中上网看上网背理论,找网上烧友隔着网络谈发烧,因为买本医学书回家背熟了也不能成为医生,还差临床经验而非用意淫填够。所以网上很多高手称得上黄绿而已,大家看别人的发烧经要多思考多试验才总结之,别先入为主,一厢情愿暗示自己去接受些错悟的 :lol大多数人思维是感性的,给JS哄骗的以为用补品,甲类大功率,价格贵就是好的。 这贴开得好,深有同感。:handshake 还是那几句话,音响是一个系统,不是垃圾器材换一个零件、加个补品就是高保真的,同样一套器材在人家家里挺好,换个环境到你家就不一定比得过在人家家里效果好。另外,耳朵好坏也是一方面,听不出来器材和器材搭配的区别的有不少人,但是不要盲目的人云亦云,咱也实事求是,不过玩玄的人的确也大有人在,……
最终我觉得还是倡导理性发烧,合理发烧,按自己的能力来玩的好!!!:lol 赞同。 一般情况很难真正做到理性发烧,所有发烧友都是从初烧开始不太理性地进入,什么都想去试一试,只有试过了才有感性认识。所以都是从非理性逐渐到理性的一个必然过程。 深有感触。 一切hifi应该是基于正确的听音取向的,可是正确的听音取向怎么建立呢?楼主给点建议啊。。。 理性发烧,很现实,戒除音响强迫综合症。 一句话,看菜吃饭。有些人还在为一日三餐的问题而发愁,却愿花整个月的工资来买“发烧元件进补”,建议理性发烧,勿盲目跟风… 新人路过学习 dmon 发表于 2013-6-19 1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切hifi应该是基于正确的听音取向的,可是正确的听音取向怎么建立呢?楼主给点建议啊。。。
全面来评,看看美感和舒服感有多少。我们评价音质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总体打分如何 伦音 发表于 2013-6-19 1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面来评,看看美感和舒服感有多少。我们评价音质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总体打分如何
那到底是美感和舒服感重要呢,还是还原现场听感重要呢? 同意理性发烧的观点,有多大力使多大劲!千万别伤着。
也同意好声音是系统的观点,建议要得到好声音,投入要匀着点,只看一点没意思,音源、DAC、前置、功放(耳放)、音响(耳机)必要的线材应该一个都不能少。
DIYer一般都是折腾派,所有时间一长,留下一窜没有用的各种成品,也算正常! 真正影响音质是什么我根本就不懂!楼主可否科普一下 音响应先重质,后重量。很多时候就怕搞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