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723 发表于 2013-6-12 21:17

终于找到个标准,呵呵

第一关,高频不能尖锐刺耳,要有甜味

第一关所用的CD是「四季」。这张「四季」是由Giuliano Carmignola领衔演奏的(Divox CDX 79404)。他致力于研究18世纪初期的音乐,以当时的乐器、当时的手稿揣摩当时的音乐诠释。因此,虽然四季的版本满天下,不过他的诠释却非常有创意(或者说回归原点),到处充满生命力,绝无一点陈腐,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演奏。由于这个乐团所用的乐器是仿古乐器,与现代弦乐群相比,它的声音线条比较清晰细瘦,调子也比较硬些。不过,它所发出来的明朗音质以及亮丽的音色,还有甜甜的味道却也非常迷人。再者,这个乐团的编制很小,只有八、九的人,所以每种乐器的表现都非常清楚。

在听这张CD时,如果您听起来觉得声音硬得不舒服,弦乐只表现出单薄的尖锐刺耳线条,根本享受不到甜味。那就表示您的音响系统偏向过于明亮、尖锐的方向,中频与低频的量感可能都不足。还有,由于这个乐团并没有低频的「重兵器」,因此,整张CD随时都保持在清澈透明、轻盈灵巧的气氛中。而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您又可以感受到低频段轻微的弹性。

再次提醒您,这张CD的特质是明晰亮丽,但是带有甜味。如果没有甜味、或是低频多而浓都不对。更等而下之的就是听起来尖锐刺耳。

第二关,中频要饱满要丰润也要清楚

第二关我要用这期我写在「总编的私房CD」中那张「单身汉合唱团」(Philips 456 653-2)来试。这张CD是个男声合唱团,由男高音、男中音与男低音组成,他们的音域完全包括在中频段中。假若听这张CD时觉得中频太浓,浓得有一点化不开,那就代表中频段的下端(接近中低频处)量感太多了。这么多的量感不仅会让声音染色,而且还会拖慢声音的速度感与压抑活生感。此时,您所听到的音乐还会有呆滞沈闷的感觉。
假若听这张CD时觉得声音不算饱满丰润,感受不到男声合唱团浑厚的和声美感,合唱也没有充满整个音场。很明显,您的音响系统有中频薄弱的问题。中频只要一薄弱,您的音响就会从彩色变黑白的,大部份的音乐怎么听都不耐久听。
一个真正杰出的合唱指挥会让合唱兼有和谐的和声之美与清楚的各声部表现,这张CD就具有这二项优点,其实这就是合唱的平衡之美。如果您听这张CD时,觉得「平板呆滞」,无法被它的音乐感动,那就是中频段有问题了。对了,虽然中频段是最重要的部份,但是也不能无节制的「多」。中频段如果过分的多,仍然会破坏音乐整体的平衡性,这点您不可不查。

第三关,低频要Q要有弹性,不能浑浊。

第三关所用的CD是Janis Ian的「Breaking Silence」(Morgan Creek 2959-20023-2)。从第一首开始,低频的部份就要表现出有下潜能力的弹性与Q性,最好还要有低频的影子。所谓「影子」就是低频自然延伸消失的听感,如果延伸不自然,低频硬生生消失,就不会有影子,也不会有弹性。我强调在这张CD中的每一首歌中,您应该都可以找到这种感觉。
如果您在听第三、第四首时,仍然感受不到恰好的低频弹性与影子,也觉得低频量感不够。这就代表着您的音响系统在中低频与低频这部份欠缺适当的量感。反之,如果在听第三、地四首时,您觉得低频量感太多,已经开始到达浑浊的地步,那就代表着中低频与低频量感太多,以及控制力太差。
请注意,这张CD无论如何也不会刺耳,同时也不会浑浊。如果您只是达到不会刺耳也不会浑浊,但没有享受到弹性与Q性,那只能说「偏颇」得不严重,但是还没一矢中的。如果您除了弹性与Q度之外,同时还都能很清楚的听出低频乐器的质感,知道那些是什么乐器在发声,那就命中红心了。

第四关,声音的细节要像蜻蜓的翅膀在振动

这关我要用的CD是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普烈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EMI 版)。在第一段「序曲」中,弦乐群有许多地方的弱奏表现既小声又清晰,就好像水边一大群蜻蜓振翅。如果您听到的这群弦乐细微的演奏没有小提琴的质感,没有甜味,也没有清晰的透明感,也不会让您由衷感动的话,那就表示您的音响系统不够灵敏。至于会是那里不够灵敏?可能会出在喇叭身上。
此外,这张CD的强弱对比相当强烈,如果在强奏的时候您会觉得太吵太刺耳,整个弦乐群失去弦乐的美感时,那就表示您的音响系统强弱对比的幅度不大。在这样的清况下,您听大部份的管弦乐可能都得不到能细微又能壮阔的美感。
除了弦乐的细微处之外,我们还要听木管乐的细微处。假若木管没有听到各种细微的声音(包括按键、吹气等),木管的真正质感就出不来,木管的光泽与甜味也同样出不来。此时,您所听到的音乐美感已经大打折扣。
人声在这张CD中也可以用来测试。在第四段的人声表现出,如果人声不够活,高高低低的抑扬顿挫反应不够快,那都充分显示出您的音响系统活生感有问题,暂态反应与速度感都不够。
最后,加给一个小费。这张CD中有许多地方有低频辘声,假若听不到辘声,表示您的音响系统低频再生能力有问题。此时,我相信您听这张CD也会感觉低频段量感不够,声音都倾向中高部份。若是听到很强很明显的辘声,则表示低频段有过量之嫌。比较适当的情况是听起来很清楚,但是却又没有压迫感,好像管风琴的低频袭来,不会干扰音乐的欣赏。如果您不知道要在那里找辘声,不妨试试看4分10秒左右。

第五关,整体的平衡性够不够圆融?

毫无疑问,我要选华尔特指挥的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华尔特指挥哥伦比亚管弦乐团,CBS版)。在此,我要先请您想想看,贝多芬会把田园写成低频很浓重的乐曲吗?不会,因为那个时代的交响乐团编制还没有上百人那种规模,那个时代讲究的是理性的平衡。华尔特会把贝多芬的「田园」指挥得像马勒的交响曲吗?也不会。华尔特虽然是马勒的学生,但是他指挥的「田园」充满了平衡的和谐美感。所以,如果您听到太粗暴的声音;您听到太浓重的低频,那都已经偏了。
在这张CD中,可说每一种音乐的要素都有了。您应该可以享受到弦乐群的质感,无论是小提琴或大提琴、低音提琴皆然。假若您听不到弦乐群的质感与美感,那就不对了。还有,您听到的弦乐群有光泽吗?有甜味吗?您听到的木管有光泽、有甜味吗?假若没有,华尔特那精妙的平衡感也已经被您的音响系统破坏了。
最后,我要问,您听这张CD的演奏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感动呢?还是人云亦云,不得不说感动?假若您听这张CD时,一直觉得「甜」而有「光泽」、有「活力」、有「生命」、「丰润」、「饱满」、有「质感」(这七项都要有)的声音一直包围着您,整张音乐听下来一点都不觉无聊、劳累,反而能够深深的享受到音响效果与音乐的平衡美感,那就对了。此时,您的音响系统即使还有「偏颇」,也只是轻微的状况而已。
反之,假若您听来听去,都感受不到以上我所说的音乐美感,反而怀疑这张CD的诠释那有什么杰出之处、怀疑这张CD的录音效果那有迷人之处时,那就表示您的音响系统有相当严重的「偏颇」。「偏颇」把整个音乐的平衡美感都毁掉了。
虽然我列举五张CD来做过五关的测试,但是请您不要误解这五张CD只能测试它们那个部份而已。其实这五张CD都能够充分的享受平衡的音乐之美,只要您的音响系统不具有太强的「偏颇」,应该都会觉得这五张CD的录音都很美。如果有「偏颇」,这五张CD听起来都会有问题。

这五张CD你们都有吗

金封石机 发表于 2013-6-12 21:36

不懂欣赏的嫖过,请问楼主,这是你原创的听音感受吗?还是网络做的功课?

thhtz 发表于 2013-6-12 21:43

木有· 耳朵也木...

HQ 发表于 2013-6-12 21:46

很有心得,感谢分享.

raozy 发表于 2013-6-12 21:47

金封石机 发表于 2013-6-12 2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懂欣赏的嫖过,请问楼主,这是你原创的听音感受吗?还是网络做的功课?

家门不知道嫖了几十个了;P

磁铁 发表于 2013-6-12 21:52

wfllsw0 发表于 2013-6-12 22:05

呵呵,我有一本胆音响书里面有这篇。。。有长篇讲主观听感评价的。。。不错,可以作为参考。。。

yjcow 发表于 2013-6-12 22:13

感谢分享心得。

暗夜之灵 发表于 2013-6-12 23:13

感觉水很深。这些听感上的东西,本来就是很主观的。

king723 发表于 2013-6-12 23:16

暗夜之灵 发表于 2013-6-12 2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水很深。这些听感上的东西,本来就是很主观的。

呵呵,总比那些高音亮、中频厚、低音沉。或者简单说声音很好,人声好,这种简单形容要客观

navysong 发表于 2013-6-12 23:59

磁铁 发表于 2013-6-12 2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一台机器每天都听,两个月后什么高音甜中音准什么的啥感觉也没了。。。。。。其实也跟女人差不多

真贴切

x666u 发表于 2013-6-13 00:12

磁铁 发表于 2013-6-12 2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一台机器每天都听,两个月后什么高音甜中音准什么的啥感觉也没了。。。。。。其实也跟女人差不多

有同感,天天听那一台机,时间长了听觉就疲劳

神兵作坊 发表于 2013-6-13 01:24

如果那一台机足够好,一些别的机一首歌都听不完。

神兵作坊 发表于 2013-6-13 01:25

声音带点甜味,听感是很舒服的。听惯了这种声音,再听冷感一点的声音,都有点听不下去了。

mxwmke1 发表于 2013-6-13 01:33

听感只代表个人,不能作为标准。

lnddzcy 发表于 2013-6-13 22:49

这个真没有呀。

漫步江南 发表于 2013-6-14 08:36

raozy 发表于 2013-6-12 2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门不知道嫖了几十个了

哈哈,是哦,信息量好大啊

wood2k 发表于 2013-6-14 13:31

威尔第的《四季》出过碟的起码有上百种版本,各有各的味道和演绎风格,都听听也是不错的,我只有三个版本的,呵呵!!!:lol

HQ 发表于 2013-6-14 13:40

wood2k 发表于 2013-6-14 1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威尔第的《四季》出过碟的起码有上百种版本,各有各的味道和演绎风格,都听听也是不错的,我只有三个版本的 ...

维瓦尔第

wood2k 发表于 2013-6-14 13:57

HQ 发表于 2013-6-14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维瓦尔第

一个人,只是翻译不同而已,呵呵!!!:lol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终于找到个标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