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开关电源供电的5 W功放Amp Camp #1制作
Amp Camp #1 Amp是Nelson Pass在2012年推出的一款输出功率5 W的功放,其供电部分采用了笔记本开关电源。笔记本使用的开关电源大多是19 V的,价格低廉。这款功放的主要特点就是电源很便宜,不需要昂贵的变压器和电容。制作精良的变压器很难寻觅,价格不低,且市场上假货横行。电源滤波上使用的高级电容,不论是电解电容还是金属膜电容,价格不菲,真假难辨。由于是开关电源供电,以上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开关电源的稳压特性,也使电路的工作点不会由于市电的波动而出现变化。这一点是传统的工频电源很难媲美的。由于是工作在甲类,所以,开关电源的环路响应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电路如下图所示,典型的动态恒流源电路。该电路是Nelson Pass的专利,在他设计的各种功放电路中反复出现。电路中唯一需要调整的就是功率输出管(Q1、Q5)的漏极电压,原电路设计要求是10 V。静态电流大约是:
I_bias=U_be/R
式中Ube ≈ 0.65 V,是图中ZTX450(Q3、Q7)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也就是导通电压。R是四个源极电阻串联、并联后的值,此处是:
R=(R_1 〖+R〗_3)/2=(0.47Ω+0.68Ω)/2=0.575Ω
所以,静态电流:
I_bias=U_be/R=(0.65 V)/(0.575 Ω)≈1.13 A
由此可以计算出,中电电压大约是:
V=10 V+ I_bias×R_3/2R=10 V+(2U_be R_3)/(R_1+R_3 )^2 ≈10.67V
中点电压并不是通常功放电路的电源电压的一半。所以,调试时这一点是要注意的。当然,不注意也没什么,只要将功率输出管的漏极电压调节到10 V也就行了。
电路的输入阻抗,由电阻R11(R25)决定,也就是10 kΩ。电路的增益由电阻R11(R25)、R12(R26)共同决定。在这个设计中,总的增益大约是:
U_G≈1+R_12/R_11 =(68 kΩ)/(10 kΩ)=7.8
换算出来也就是:~17.8 dB。考虑到电路的自身阻抗,增益显然比这个数字要低。按照Nelson Pass给出的结果是14 dB,大约是5倍的增益。
经过计算可以知道,该电路在8 Ω负载上的输出功率:
P=I_bias^2×R_L=1.13 A ×1.13 A×8 Ω≈10 W
也就是说保证5 W(总的效率大约是23%,总的电功率消耗大约是21.5 W)的输出功率绰绰有余。要提高输出功率,只有提高电源电压的同时提高静态电流。
这个电路中,唯一可以调节的就只有P1(P2)了。按照设计,2SK170的门极对地电压要求~4 V。所以,这个恐怕要仔细选择不同等级的管子了。2SK170有GR、BL、V三个不同的等级。常见的是BL级,V级不常见。虽然Nelson Pass在文章中也没有说明它使用的是哪一档的2SK170,但是,仅凭门极对地电压~4 V这一点要求也可以知道是哪一档的管子了。
设计好的PCB布局如下图所示,图中的PCB是按照Nelson Pass的图制作的。只是把左右声道两张PCB拼成了一张,作为一个完整的功放使用。
在PCB上已经标号所有元件的参数,而基本的电参数就是作为功率输出作用的IRFP240的参数漏极电压也已经标注好了,这些都方便实际安装、调试。只要完全按照PCB上的标识进行安装调试即可。
下图中开机测试Q1、Q5的漏极电压是缓慢下降的。这是由于MOS管的负温度特性决定的,温度越高,道统特性越差。经过调试微调电阻,可以很容易的将电压固定到10 V。这个电压在调试过程中似乎有一点缓慢的阻尼现象,所以调试时必须要很缓慢。
实测Q3、Q5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基本上是0.65 V。但是,Q2、Q4(2SK170V)的栅极对地电压基本上是3 V。所以,Nelson Pass的电路设计估计是2SK170 BL而不是2SK170K。
这个是做耳放用的,所以要求噪声要求很低,最起码32Ω耳机听不到噪音。
实际结果也正如所料。 有太极符号。 电解电容标识有趣,呵呵~ 这个功率很暴力啊!学习了! 这个阴阳鱼电解标示好看 tsyg99 发表于 2013-3-12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1容量好大,这电容跟低频下限没有关系的
这电容和低频下限有很大关系,不过对于耳机那么大的阻抗来说,不需要3300那么大,以前的磁带随身听的输出电容大部分都是220或330,甚至有用100UF的,最大都只是470UF而已。 :lol 碰巧今晚我也要折腾这个... 出声几个月了 巡回演出 几个月了... 一直想搞好它... tsyg99 发表于 2013-4-19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系不大,用470和3300几乎没有区别,因为阻尼系数提高了。如果再加装一个输出接口,也是用3300U,这时关 ...
那用10U的低频会怎么样? 做的真好 C1和C3与低频下限都有关系,C2和C4和低频下限才没关系。 把耦合电容加到电路中之后,耦合电容与负载电阻构成了RC高通滤波器,可根据公式来计算出耦合电容的大小即:
f=1/2πRC
式中π=3.14
R为负载电阻(耦合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电阻)须估算下一级的输入电阻,f为信号的频率,C就是我们要计算的耦合电容大小
当负载电阻为4欧输出电容470u的时候
fo=1/2*3.14*4*0.00047
fo=84.7Hz
当负载电阻为4欧输出电容3300u的时候
fo=1/2*3.14*4*0.0033
fo=12Hz
差别很大
当负载电阻为32欧输出电容470u的时候
fo=1/2*3.14*32*0.00047
fo=10.6Hz
当负载电阻为32欧输出电容3300u的时候
fo=1/2*3.14*32*0.0033
fo=1.5Hz
有差别,但10Hz下限够用了。
当负载电阻为32欧输出电容100u的时候
fo=1/2*3.14*32*0.0001
fo=49.8Hz
32欧耳机不是很够用,但也勉强了。
有些耳机是16欧的,所以输出到耳机的话,最小都要220U耦合电容。
对于600欧高阻耳机来说,耦合电容甚至用10U低频都可以介绍了。 哦,不适合公式啊,那用1U电容怎么样?可以用音质好一些MKP电容。反正和低频下限没关系。或者用100P的银云母电容? PCB好像一本武功秘籍 请问楼主我用K105代换 K170;ZTX450用 C1815GR 否可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