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va 发表于 2013-2-17 01:32

suiying32 发表于 2013-2-17 03:39

这办法够新颖的 我只知道 一般都是小功率甲类输出 大功率甲乙输出设计 你这样颠倒过来的 还没见过

simon62 发表于 2013-2-17 04:48

想法不錯,不過純後級的話怎么辦呢?

xsiwx 发表于 2013-2-17 05:00

人工动态甲类?

龙卷风 发表于 2013-2-17 06:44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应用起来麻烦多多,最大的麻烦是功率管的动态配对,不是一般的麻烦,因为大功率管的放大线性是随电流大下而变化的,而且每一只管子的电流线性区域又各不相同,甲机的功率管大多在几对以上,要保证这几对管子在不同的电流范围内保持相同一致的线性放大,没有上百对管子供挑选是几乎完不成的,业余条件下这个问题几乎难以逾越,那不进行动态电流配对又如何?响是没问题,电流变化时特别是最小跟最大时,输出直流漂移,那么加直流伺服啊,可行。。。但治表不治本,输出电位是稳定了,不同电流下管子不配对造成的失真增大并没有解决。。。
   至此或许大家会明白为什么krell的S系列或FPB系列烧毁一只功率管时,代理维修会给你换全部整套大管子了

mxwmke1 发表于 2013-2-17 08:24

电流与音量联动还算甲类吗?乙类功放才是这种工作状态的。

anjet 发表于 2013-2-17 10:07

有想法
不过有点理想化,是不是电位器从最小到最大都对应于三极管最佳的线性工作状态,需要考虑下吧

九零后烧友 发表于 2013-2-17 10:13

ZhaoHome 发表于 2013-2-17 10:13

这样搞法,稍有不慎,管子就穿了。

丹麦王子 发表于 2013-2-17 11:22

多余,谁用甲机的嫌电流太大机子太热??有也不多...........
要的只是靓声

TONXY 发表于 2013-2-17 11:41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主意
电源电压一变,所有管的静态工作点全变了
那个音量钮可是牵一发动全身啊
这样一来我倒是宁愿机子热点:lol
谢谢楼主分享!

liao.c 发表于 2013-2-17 11:44

想法可行

但是对管子工况配对的要求变的苛刻

wzc 发表于 2013-2-17 11:58

本帖最后由 wzc 于 2013-2-17 12:00 编辑

回复 1# acdva


    我一般做左右分离纯后级的,如果供电电压切换不知道怎样

chhw007 发表于 2013-2-17 12:31

小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天真,一般的电位器在旋转过程中是存在误差的,即你每次旋转到同样的位置其阻值未必一致,这是其一;其二,目前静态微调的主流都是用多圈精密微调电阻,你敢上一个没有精度保障而且不甚可靠的东西来做人工调节?无疑相当于安装一颗定时炸弹,即使用电阻式步进电位器来保障精度,但其触片的质量以及转动时带来的静态电流冲击都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

chhw007 发表于 2013-2-17 12:37

据我所知,目前采取随输入信号幅度来调节末级静态大小保持与甲类状态的是KRELL的新型功放,增加了一个采样器来检测输入信号的幅值,根据此值的大小来控制偏置实现电子方式的动态控制,这样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实际听感表现如何目前还无缘一听。

广州流民 发表于 2013-2-17 12:48

楼主想法有创意,也可行。静态电流不一定随音量旋钮线性变化,也可以是设置几个点位,这样整机的可靠性和保真度都有一定保障了。

zhouming12354 发表于 2013-2-17 12:58

这样搞来就没有纯甲类的功放可说了

1725211189 发表于 2013-2-17 13:24

小音量用小机子大音量用大机子这样效果貌似不是很明显LZ试过吗

skyboat 发表于 2013-2-17 13:48

日本 Technics 公司曾於 1977年推出 Technics SE-A1 350W+350W 功放,已停刊很久的台湾《音响技术》杂志曾刊载仿制文章,参考内文的工作原理解说来学习一番也不错。

转载音响技术第69期SEP. 1981 浮压式A类放大器制作(上)/黄 氏
转载音响技术第70期OCT. 1981 浮压式A类放大器制作(下)/黄 氏

mosmos 发表于 2013-2-17 14:25

“我们可以使用3联或4联的电位器,多出的两路用来控制稳压三端输出可调的电压基准(比如设为正负电压10~14V)来代替A1的两个稳压管”
效率一点也没有提高,功放管的功耗倒时减小了,但电源调整管的压差上去了,功放管的功耗转移到调整管上去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都说甲类的机子耗电,我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来大幅提高甲类功放的效率~~~不看你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