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栅输入放大胆前级实验电路 (6N1/6N8P+6V6版本电路已经推出)
本帖最后由 路遥plus 于 2014-2-27 04:10 编辑帘栅输入是属于比较反常规的应用,一直以来争议很大。为了验证其效果,特别设计了这个采用五极/束射功率管做帘栅输入放大输出级的胆前级电路,并利用这个周末用洞洞板实做了一个。经反复调整电路参数后,测试指标和声音表现令人惊喜。
经RMAA测试并试听,声音效果相当出色!声音非常大气,声场宏大,声音极具穿透力,而且声底非常安静,细节丰富,动态十足!出来的是一种带着灵气的声音,非常动人,与传统的前级风格大大不同,值得一做!
这个电路因为是利用第一与第二级管子的失真相互抵消来达到低失真度,因此那些线性不好的垃圾胆假如搭配和调试得法,会有很低的失真和很不错的声音。但做这个电路并非照抄电路就可以出好声,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组装和调校:
1,必须要采用输出电压非常稳定,低输出波纹的稳压电源,因为电压一变,整个电路性能就跟着产生变化,在原来工作电压所做的调试就几乎前功尽弃!
2,必须要有测试仪器和测试手段来帮助仔细调试,靠盲猜乱调很难有好效果。
3,每一次调试只能是针对已经插在机器上的胆,换一只胆就需要再配合它调校一次。
4,交流声的控制也很考功夫,机器的布局和布线都要多花心思,如果确实压不低交流声,就要改用直流点灯。
5,6V6用在这个电路,麦克风效应非常大,必须在工艺上做好避震。
这是经实做验证并调整后初步定稿的6F6电路图 02-02-2013
这是6V6初步定稿电路图
6N8P+6V6电路
试验板地摊测试
这是最大众化的高性价比版本6N1+6V6电路图
配套这个胆前级的低输出波纹稳压电源电路
/////////////////////////////////////////////////////////////////////////////\\\\\\\\\\\\\\\\\\\\\\\\\\\\\\\\\\\\\\\\\\\\\\\\\\\\\\\\\\\\\\\\\\\\\\\\\\\\\\\\\\\\\
下面是调校定形的12BH7A+6F6GT 搭棚版帘栅输入前级的实物图与RMAA测试结果,+B电压为375V并联稳压,6.3V直流灯丝供电。(04-06-2013更新)
RMAA测试结果:
综合指标
频率响应
动态范围
平底噪声
互调失真
IMD+噪声(在-3db FS)
声道分离度
IMD(扫描音调)
一般说法:管子在帘栅输入时(6V6GTA)“吃”电流,推动它的放大电路(12AU7A)须低内阻!
且想看看实验结果如何? 本帖最后由 路遥plus 于 2013-1-30 03:56 编辑
一般说法:管子在帘栅输入时(6V6GTA)“吃”电流,推动它的放大电路(12AU7A)须低内阻!
且想看看实验结 ...
山东老胆 发表于 2013-1-29 07:3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传统而规矩的玩腻了,就想乱搞一下,看看会如何。:lol 廉栅极输入要求推动级必须要有足够低的内阻不算还需要功率的就是变成了右派管子了:lol 廉栅极输入要求推动级必须要有足够低的内阻不算还需要功率的就是变成了右派管子了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3-1-29 07:4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火星兄,我就是闲来无事乱想一下,等有空实做看看其味道究竟好不好。
仿真结果貌似不错,频响和失真都相当的棒。 本帖最后由 路遥plus 于 2013-1-29 08:02 编辑
回复 4# 火星计划2009
还有一点现在比较费解的就是,12AU7屏极输出的失真远大于6V6屏出的,而这个电路是无环路负反馈。火星兄可否分析分析其原因? 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这是直藕6V6廉栅极U7的屏极负载不稳定(有时候是正栅压需要推动功率)的原因吧 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这是直藕6V6廉栅极U7的屏极负载不稳定(有时候是正栅压需要推动功率)的原因吧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3-1-29 08:2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想是不是前后级失真相互抵消的缘故? 路版,6V6帘栅极输入,阻抗是多少 路版,6V6帘栅极输入,阻抗是多少
唐西 发表于 2013-1-29 09:2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刚粗算了下,大约110k左右。 本帖最后由 mld 于 2013-1-29 10:24 编辑
回复 9# 唐西
6V6帘栅极输入阻抗已被R3锁在39K以下,大约是30K... 输出为11K 回复 11# mld
谢谢兄弟的回复!
您的30K是模拟出的吗?
刚按路版给的110K计算,39K//110K=28.8K,和您说的差不多。
这个阻抗,12AU7还是很不错的。 回复mld
谢谢兄弟的回复!
您的30K是模拟出的吗?
刚按路版给的110K计算,39K//110K=28.8K,和您说的 ...
唐西 发表于 2013-1-29 10:4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M兄算出的是等效输入阻抗。
但因为R3有双重身份,既是12AU7的屏极负载电阻,又是6V6的帘栅交流接地电阻。因此我以为以栅压/栅流来换算6V6本身的帘栅输入阻抗会令电路的阻抗分布看得更明了些,同时也比较能够反映信号馈送的情形。 为了前后胆的大小匹配好看,再来一个采用6SN7的,与采用12AU7的几乎完全相同,仅是阴极电阻稍有差异,如果懒的话,不改都可以。
为了前后胆的大小匹配好看,再来一个采用6SN7的,与采用12AU7的几乎完全相同,仅是阴极电阻稍有差异,如果懒 ...
路遥plus 发表于 29-1-2013 12:3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個人会傾向 SRPP类,以免帘壓過高。
這電路确有互補,使失真可減少點。 個人会傾向 SRPP类,以免帘壓過高。
這電路确有互補,使失真可減少點。
Gautau 发表于 2013-1-29 23:11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G版好提议,待我再弄一个SRPP的看看。 G版好提议,待我再弄一个SRPP的看看。
路遥plus 发表于 30-1-2013 01:3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漏了 . . . 用SRPP的話,互補会減少 ;P 漏了 . . . 用SRPP的話,互補会減少
Gautau 发表于 2013-1-30 02:0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我现在是担心象顶楼这样的一个电路结构,PSRR会不会比较差?那样的话对电源的要求就很高了。 本帖最后由 路遥plus 于 2013-1-30 03:27 编辑
漏了 . . . 用SRPP的話,互補会減少
Gautau 发表于 2013-1-30 02:0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G版,我刚才仿了一下,采用SRPP推动6V6帘入,正如您所说的那样,确实是失真互补作用大大降低,比共阴推动失真大了10倍有多。但如果故意将SRPP的上下阴极电阻搞成不对称,下阻R2取2.2K,上阻R3取1K,失真会大大降低达6倍之多,不过放大量也下降了30%。
G版,我刚才仿了一下,采用SRPP推动6V6帘入,正如您所说的那样,确实是失真互补作用大大降低,比共阴推 ...
路遥plus 发表于 30-1-2013 03:1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隔壁便用了大量補釘(Trim pot,可变電阻)。
個人不喜歡這些狗皮藥膏(Trim pot,可变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