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06 wangpingsc 的帖子
请将详细情况发一帖,让大家一起看看。不过,一般是某处接触不好。 写得很好,我现在转学LspLAB了:0wa 原帖由 试水 于 2008-12-8 23:5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音箱已听有几年了,现在有测试设备想测试看看频响,再结合听感作些调敕.
这个“同点同设置”究竟如何理解?"同设置"是否指软件里的参数设置不变?那么"同点"是否指MIC在测量高,中,低三个单元时始终保持MIC的空间位置不变?即X,Y,Z三维立体的坐标不变? 那么测近场时,对准其中一个单元时,那么MIC偏离另两个单元不是很远了吗?根据同点的要求,MIC的位置是不能动的,测另两个单元时误差是否会很大?O版能否画个简单的测量这三个上箱的单元远,近场频响时mic的位置图? 请教楼主 请问这个扬声器信息怎样填写啊 可否详细介绍要填写的参数啊??
回复 #310 wutong07jbb 的帖子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87308&page=1#pid1370224回复 #309 charo 的帖子
你的理解没错。只有这样才能简单地准确记录各单元之间的真实的相位差。当然,还可以用更复杂的方式,理解了原理后就好办了。 请版主帮忙看一下,话筒于中高音单元轴线中间,这曲线有什么问题? 雪中送炭. 手挡在话筒前测试曲线有变化,再测几个高音喇叭8K都有深谷,可能硬件问题:L 太难啦吧! 受益非浅,多谢:lol 感谢版主,学习了 ! 请问版主;测量大落地音箱时也是用这个1875小功放驱动吗?
回复 #319 hxs0505 的帖子
是的,测量功率不过几w而已。 复杂,:asdsd 脚印,以后慢慢看 原帖由 okra 于 2007-6-27 09:49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ok氏分频设计用频响测试入门原则(这里只给出方法,原理请各位自己琢磨,在实践中慢慢体会,然后进阶技巧很容易就出来了) :
频响及相位测量一定要上箱!
该沉孔的也要沉孔!
然后按照频率从高到低,测量距离从远到近的原则进行测量
即先远场测高音单元
然后位置不动,设置不动,测量中低单元的中高频段
然后再改变mic位置近场测量中低单元的低频.
这样,才能保证两个单元的实际相位差的准确测量,保证相对灵敏度的准确测量!
o版,我想问一下这个“位置不动,设置不动,测量中低单元的中高频段”,测量时,高音脉冲对准了,补偿距离也定了。那么测量中低单元的中高频段,脉冲还要对准吗,如果对准了,那么补偿距离就不一样了,应该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