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湖山BK100-96(探讨国产功放差声原因二)
曾经看过不少打磨此功放的文章,论坛里也有不少,不过我还是要把自己如何打磨的方法写出来,我手上有2台这样的功放一个是95一个是96,电路基本差不多,但是用的材料却有些变化,在没有打磨之前并没有发现2机的差异,而且在听感上也差不多,看到论坛里一位老发烧友花了不少文字来说自己的如何打磨这台功放,而且按照他的方法打磨后可以超越雅马哈万元机,我也 是抱怀疑态度看此文章的。我也没有看到其他人这样说过,也没有看按照他的方法打磨后功放是不是胜出雅马哈,毕竟敢说这样话的人不多,当然他的文章的确是值得学习的,我玩音响也有十几年,进口机玩过,国产机摩过,总的来说,进口机的音质的确要比国产机好些,我也写过探讨国产功放差声的原因的文章,在打磨湖山PSM-II的时候就做过些探讨,只是好像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从网上交易的价格来看,国产功放就是再好也卖不上价,这也难怪,大家都对国产的东西没有信心了,还有就是论坛里的高手也做一些套件和成品,卖的也不错,比国产二手功放贵不少。说到底还是国产的那些功放声音不好。用的材料并不差,拿湖山BK100-96来说吧,散热器非常不错,可以做10W的甲类机都没有问题,变压器也不算小,260瓦的功率比音乐传真A1还大。但是看看卖的价格不少进口功放的十分之一,国货真是有些悲哀。还好,我看到不少高手写的摩机文章。把低档机打磨成高档机的高手不在少数。我感觉国产功放有很大的摩机余地。而进口功放其实打磨余地很小,因为他们的产品基本都是很成熟的东西,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出来的东西,我们很难打磨的好,特别是进口的低档功放,使用的材料就是那样,你要打磨成本太高,要换掉很多东西,不如买太新的了。此功放我买了不少年了,因为声音不太好,声音很低档 毛刺,粗燥,坚硬,很不耐听。到适合做家庭影院之类的功放,动态很大。所以一直就搁置在那里没有使用,先上一张未打磨之前的波形图。看过此图后就知道为什么这台功放声音毛刺难听了。 沙发坐等楼主的打磨内容。 等着看直播 帮顶,我也看过那位老师父的文章,也参考他的思路对自己玩着的后级进行一些小改对比,的确有画龙点睛的感觉,至少我是实践对比过的,没LZ那么好的条件,有好检测的设备,支持LZ继续。学习了! 楼主设备不错,等着打磨后的声音 支持 建议解决放大级电源退耦,加大放大级电流 支持楼主用事实说话。 机子用料基础好打藦才有效,注意瓶颈效应。 等待更新,向楼主学习 搬个板凳等听课。 挤进来围观了两次,怎么好戏就不演了?:curse: 等看打磨的结果!!!:lol 本帖最后由 yygx12 于 2012-12-16 11:35 编辑
先上一张电路图给大家看看,从电路图上看这个电路是成熟电路。采用大环路负反馈,使用有源伺服稳定中点。采用差分输入。恒流源给差分管供电,可以说这样的电路是没有问题的,有源伺服电路在90年代是非常流行的。对中点稳定非常好,比常规的反馈要好很多,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他使用运放把中电漂移放大的同时也放大了失真和噪声,从而反馈到输入端,这样失真会增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大环路负反馈都存在歧视,认为石机声音发硬,毛刺,粗糙很大原因是大环路负反馈造成的。 围观围观。 围观,看看楼主的经验,希望国货能越来越好! 楼主一次讲完吧,等不及了。 能否一次多更新点 有源伺服负反馈是力士公司发明的,也是他们成名的原因,只是后来力士公司做了改进,调试非常复杂,所以效仿者很难去仿,在90年代大家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大环路反馈是造成功放声音毛刺发硬的原因,于是后来很多国产功放都使用无大环路负反馈,但是结果并不是使用无大环路负反馈就会出好声的,如湖山的PSM-II使用的就是无大环路负反馈,但是声音也不怎么样。
这台功放电路没有任何问题布局也比较合理,从电路图上看使用的管子稍差,输入管为5551,推动管为2073,大家知道功放的管子肯定要配对,所以首先我拆下所有的管子配对,业余条件下没有条件去配对只能用万用表测量其放大倍数,至于什么先冷冻在老化去配对,那对于我们业余条件小很难做了,但是此功放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末级功率管的电流太小,我测量负载电阻电压竟然为零,这可能是这台功放失真的主要原因,既然电路没有问题,管子也配对了,那么还有什么地方导致波形失真呢。
我在摩机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波形。我不相信盲听,因为那代有主观性,所以我认为波形好的功放声音差不到那里去,而波形不好的功放声音肯定不好听,也许有人喜欢去听那些失真的声音,但是我认为音响的最终目的是还原真实的声音,这个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所以首先在打磨此机的时候第一点要把波形失真的原因找到,我测量的输入管,和推动管,推动管没有配对相差比较大,所以用配对好的管子换上,先把管子配对好了,再去看波形,对比前面的波形每一级去找,很容易就可以把问题找到了。 我也来占位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