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多余的话------音响发烧要有一个好心态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 15:58 编辑音响离不开人,所以人的因素最重要,但芸芸众生-----人是有个性的,所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注意----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并非指谁高谁低,而是指影响到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情怀、审美,乃至于自己为自己树立的潜意识标准...............
一般来说,人的见识和阅历密切相关,进一步说还涉及到你周边的同好圈子大小有关。最忌讳的是,小圈子里的认同会助长个人的自以为是,努力跳出这个圈子,你会发现原来的认识并不具备通用性,大千世界原来如此精彩而鲜活各异。
以胆机DIY为例,我就压根没见过谁会承认自己的东西很差,差的羞以见人的。当人人都不认为自己的东西差的时候,作为第三者你如何去甄别呢?很麻烦,没人会为你指点江山,所以你还得靠自己。不过一旦轮到靠自己来决定取舍的时候,您,还真得有点审美力。注意,这个时候是自己来决定自己了,连LP或爹妈都帮不上忙的。
一个成熟的音响发烧友通常是不会意气行事的,特别是面对初哥的求救时,最考验人的反而是换位思考,而不是拐着弯的去同化或设想去解放他们。当自己交足了学费的时候,为什么非要去强求别人跟你同一个层面和平台呢?
极个性的人和极个性的人如果都相互摆出拒人千里之外而有意识的各自为阵的话,那最终的局面只能是天地一方,而且这种隔阂的造成具有人为因素。
争论并非是一件坏事,但也要看是否值得和有所谓以及是否有可能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例如∶胆机与石机的优与劣,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古典音乐的高与低,音响的唯真与唯美,不同设计思路和审美观而派生出声音不同的音箱(包括不同声底的监听箱),对音响系统虽同一名词(如中性、平衡等等)却又定义各自不尽相同等等...........
通常,一些发烧友,多因地域,环境或行动不便,而不适宜频繁外出和别人交流,由此所获得的信息或感知自然会相对少了许多,从而无形或自觉不自觉地显得保守甚至固执些。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环境,地域的限制;特别是年龄问题,是人都会有这一天的,只是早晚的事........
音响器材讲究搭配,如刚柔互补、冷暖相济等,这样较容易获得好声。倘若以硬对硬、以冷对冷,难免恶声。设想一下,你攒紧拳头猛力去击打一面坚实的硬墙,被反弹回来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其实也是一样......... 说得对,
多交流,多PK 非常好的一次课,很有深度。:) 说的很有道理 向杨老师学习! 学习了................. 很有深度啊学习了................. :handshake多学习 非常有理:lol 刚柔互补、冷暖相济:handshake 认同 好文采 很受用的话,顶起! 杨老师说的好啊! 说的好 心态固然重要,但常见的情形是自己对于声音没有一个成形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任何对器材的评价都无从谈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