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MLS(lspCAD)关于相位的讨论
实践中发现justMLS测量,测量结果频率响应曲线倒是非常稳定,但相位曲线太不稳定了。软件中“距离”参数修改 0.5厘米(或参数不动mic进退0.5厘米)相位曲线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用这种测试结果导入lspCAD去设计分频器,真的十分怀疑是否有实际意义(单指分频相位)?
附两张scan9900的测试截图,该用哪一个呢? 成箱后倒没有遇到相位测试很混乱的情况,如果分频有问题有可能吧。
自己经验不够。 好话题:2fsfsf
希望楼主同时给时域的图 我贴个不算准确的简单测试的成箱图,没有相位的混乱情况。其他经验还不够。 原帖由 alonelie 于 2007-4-3 22:5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贴个不算准确的简单测试的成箱图,没有相位的混乱情况。其他经验还不够。
老兄可曾移动一段距离在测过,我也是相位测试变化太大 二楼没听懂我意思。并不是说justLMS测的相位混乱,而是测量每个单元时条件稍有一丁点变化,则相位曲线就大相径庭,这对取结果设计分频来说似乎很棘手。
另外,它的频响测试结果倒是非常之准确。 还是希望看到时域的图。
楼主大哥注意到时域了没?
这是 ETON 7-372的实际测试结果
频响曲线倒是相当准确。1米远场+1厘米近场+倒相管口,3次测量的合成曲线。因箱体原因(倒相管尚未调准确)因此最低端不尽如意,倒相管加粗调准后低频端会再下去一些。
比较一下官方曲线,还是非常吻合的,德国佬还是很 老实的,公布的曲线很实在,不像 X威。 我测过x威的D10.8,感觉也是挺实在的,只不过它的刻度较大,起伏看起来就不明显了。 电路的电学参数的相位与音箱在实际空间重放的声学的相位特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只有时域,频域的电学相位参数不能对应于重放声学的相位特性。个人看法。 关于时域,近场开60-100ms不需理会它
远场我用2.6ms,调整距离参数将脉冲吻合对准即可。
自觉应该没问题。
不知okra老大有何指教? 就这两个图来看,x威在D10.8更老实些。看那个4K出头的峰,与2.5K左右的谷的落差。
瘦马兄测的是6,近7dB,它的是4dB左右,x威的D10.8在5百多也有这样的一个峰,落差与我测的倒是很接近。 原帖由 malaiyun 于 2007-4-3 23:2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路的电学参数的相位与音箱在实际空间重放的声学的相位特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只有时域,频域的电学相位参数不能对应于重放声学的相位特性。个人看法。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上面几个图中的相位应该是声波相位。正是这个声相位,对分频设计的影响极大。用过lspcad就知道了。 原帖由 malaiyun 于 2007-4-3 23:2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路的电学参数的相位与音箱在实际空间重放的声学的相位特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只有时域,频域的电学相位参数不能对应于重放声学的相位特性。个人看法。
软件测试是实地测试,所得实测结果理应是准确可信的,其实测声相位结果对分频器的相位衔接设计非常重要。 呵呵,okra兄手快,我打字快,还是慢了你一秒:lol 这里除我都是高手,自己仅仅新用这个测试,并未完全按照可能科学的方法。但是在不同距离测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为什么,时间窗开始我没减小,但减小了后不同距离还是一样的。可能我的方法不科学。
向大家多学习吧。
下面是我不同距离的测试,时间窗25。 原帖由 西风瘦马 于 2007-4-3 23:2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时域,近场开60-100ms不需理会它
远场我用2.6ms,调整距离参数将脉冲吻合对准即可。
自觉应该没问题。
不知okra老大有何指教?
不敢指教。我原先是怀疑你没对准。
当初我也碰到这个问题,具体怎么个乱法我现在倒记不清了。后来,自做聪明地想了一个办法地解决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没再深究,看来要继续研究一下,所以对你这一帖非常感兴趣。(我的mic头丢了,钱子给我寄过来新的,但还没用上,所以也没法马上测。)
当时我是这么做的,首先对齐时域脉冲(这个就让我觉得非常难了),然后在尽量靠近听音位置的地方同时测中低与高音,保存一组结果。再换个位置(也是靠近听音位置),再测一组, 同时输入lspcad模拟,刚好这两组模拟的结果比较接近,我就没再做第三组了(所以说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还好做出来的分频在最终实测(也是两个不同位置),结果也与模拟相似。
再来些图,我们一起尽量想明白。:handshake 原帖由 okra 于 2007-4-3 23:2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就这两个图来看,x威在D10.8更老实些。看那个4K出头的峰,与2.5K左右的谷的落差。
瘦马兄测的是6,近7dB,它的是4dB左右,x威的D10.8在5百多也有这样的一个峰,落差与我测的倒是很接近。
7db没有,最多6db。我这曲线没作任何平滑,而且是大致结果的截图。
退一步说这个峰的位置都高于4.5k了,实际根本不用理会,3k以下还是十分不错的。 原帖由 alonelie 于 2007-4-3 23:3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里都是高手,但我仅仅新用这个测试,并未完全按照可能科学的方法。但是在不同距离测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为什么,时间窗开始我没减小,但减小了后不同距离还是一样的。可能我的方法不科学。
向大家多学 ...
你这个相位曲线非常好啊。
距离变化了相位还吻合得这么好。
你测个高音单元试试,高音相位更容易出乱子。 谢谢大侠夸讲,我一直都是只测了成箱的频响和相位,没有测试单只单元,以后可以试下的。因为我的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分频电路。详细请看下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47260&extra=page%3D3。最后一贴测试我把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窗和不同位置各测试了几张作了比较,太多了只贴出一张,但是成箱的相位一直比较稳定,除了远距离会有点相位干扰。上面贴的两张就是那对箱子其中的两张测试,其他雷同。
会不会可能是因为我用的测试话筒不同的原因,瞎猜。
自己经验不够,请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