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09:10

请问黑色那块是什么材料啊?
huson 发表于 2012-4-10 01:51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PVC,是个相位锥

叶竹DIY 发表于 2012-4-10 10:12

回复 51# 为胆而欢


你这个盆和我的非常像。就是JBL的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0:40

回复为胆而欢


你这个盆和我的非常像。就是JBL的
叶竹DIY 发表于 2012-4-10 10:1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像!
你这个是J的专业中音吧?很给力哦.

叶竹DIY 发表于 2012-4-10 10:45

嗯是的。我也想找人改改。如果可以的话

sztat 发表于 2012-4-10 11:08

有故事的牛人做牛喇叭!

人生有梦想!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3:56

有故事的牛人做牛喇叭!

人生有梦想!
sztat 发表于 2012-4-10 11:0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handshake梦想了大半辈子,这次下决心了.其实我们很多人本不该活的这么累的.

fzzmx 发表于 2012-4-10 15:49

梦想了大半辈子,这次下决心了.其实我们很多人本不该活的这么累的.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3:5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我们很多人不该活的这么累的:D这句话可以好好体会。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6:40

其实我们很多人不该活的这么累的这句话可以好好体会。
fzzmx 发表于 2012-4-10 15:4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但是也不能消极怠工哦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6:54

3寸膜改装好了,看看和原装有什么不同?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6:55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6:57

这是原装的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7:11

原中音单元线性位移+-0.4MM,这是制约分频点下限的重要参数,作为一个3寸的中音,如果分频点要分在2阶800HZ以上,3阶600HZ以上,就成了鸡肋啦.改装由外面出线,使引线不会阻挡音圈向内运动.改后线性位移+-0.8MM,最大位移+-1.1MM,在励磁磁路的配合下,这个动态就不是原装的可比的了.至于声音嘛.....我有信心秒掉它.不信吗?等着瞧!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7:47

本帖最后由 为胆而欢 于 2012-4-10 17:49 编辑

怎么感觉有点自娱自乐?大家要发言说说怎样做怎样改才好啊,其它的帖都是很多讨论的哦......:dizzy:
难道真的要专家才能提出修改意见了吗?:'(

剧院之声 发表于 2012-4-10 18:00

回复 753# 为胆而欢
冲程的确大了,但改过的引线会不会影响膜片的振动自由度,从而造成特定频率段的峰谷呢?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8:07

回复为胆而欢
冲程的确大了,但改过的引线会不会影响膜片的振动自由度,从而造成特定频率段的峰谷呢?
剧院之声 发表于 2012-4-10 18:0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会像ATC中音那样走线,过度线留长点,尽量减少对振动自由度的影响,这就是我的想法,老兄看看这样做是否合理?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8:13

这个是原来的

剧院之声 发表于 2012-4-10 18:20

回复 755# 为胆而欢
为了中频下限值得一试,其实用细点的编织线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在膜片下面也会有影响的.
另外冲程大了,夹板有没有相应地加厚呢?还有后腔有没有相应地加大呢/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8:24

修改后变成180度对称出线,不同于ATC和绅士宝的类型,我的想法是出线不管长短对于膜来说都是有力阻的,在同一个方向引线,势必造成轴向上力的不均衡从而加大失真,变成180度,轴向上的力就分布较均匀,可以改善前面说的这种状况,大家说说,有道理吗?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8:35

本帖最后由 为胆而欢 于 2012-4-10 18:37 编辑

回复为胆而欢
为了中频下限值得一试,其实用细点的编织线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在膜片下面也会有影响的.
另 ...
剧院之声 发表于 2012-4-10 18:2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磁隙高度由原来的2.0MM改为现在的4.3MM,变成真正意义的短音圈长磁隙:P
这个编织线我拆开自己重新绕过,比买来时的软些小些,但比原来的大,原来的好像太那个了:dizzy:
后腔是直通后屁屁的,而且很够大的,做箱要独立一居室了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4-10 18:41

剧院兄看看这个,这个就是三寸膜的家啦
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查看完整版本: 挑战自我--见证DIY15寸同轴励磁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