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N久,是否同属武当派?讨论无缺陷放大器
本帖最后由 zjmcxf 于 2011-11-10 12:12 编辑事情起源于坛友lzf668的“BLAME MKII AMP装后”和坛友xielbfj的“关于《音频功放设计手册》上的“无缺陷放大器”试制讨论”……
于是潜水学习,对比了一下电路,发现大家玩的这种电路架构其实很相似,好像均来源于英国Douglas Self 所著<<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的所谓无缺陷放大器。
现总结如下:
一是:mzsrz的“可选甲乙类精品Audio功放”
二是:zzyzzy的“我的金封20W*2纯甲类无缺陷功放”
三是:RSTS的“BLAME MKII AMP”
四是:论坛的“A80”
五是:LJM的“MX50”又说成是仿X-A50
六是:前一段时间流行的 “DX-AMP” 又有人说成是仿雅马哈RX-V690后级
单差分输入,单端电压放大级。是否同属武当派?
只是有的电路抛弃了自举,有人说自举电路容易引起声音发干,又有人不以为然。
相似的电路,为什么有人会对MX50不屑一顾(传说冷硬,低频薄)?实在令人费解!
对比论坛上大家的装机实践,效果大相径庭,好坏参半,哪个改动比较合理,声音比较平衡?有人能帮忙分析一下吗?这样有利于大家共同提高认识。谢谢。
下面是借用的图,版权均属于原作者。
;P没有十全十美的电路的.得高音好低音就不好,得低音好的高音不佳,就算高低音好中音又不圆润,几样极端的我都试玩过了! 我不玩HIFI了, 后级太容易,我现在专注前级:lol
那个频段不好,我就从前级单独分出哪个频段慢慢调试修正,俺还不信搞不成低频下潜深厚度好力度佳、中频通透圆润、高频清靓甜美的功放来:lol 加了前级低音有点拖,高音也会少了些细节,少了点灵性,所以我不玩前级的. 斗胆请教一下,6张图,哪部分看得出来是同一类型的? 本帖最后由 zjmcxf 于 2011-11-10 12:38 编辑
回复 5# conan
输入级采用传统单差分电路,电压放大级是单端形式。 回复 6# zjmcxf
那么说,850电路也是同一类的喽? 类似不完全一样,850功率管多用一样的NPN管,而上面的几个电路都是用对管. 本帖最后由 conan 于 2011-11-10 12:54 编辑
呵呵,他是说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850的输出级改成对管共射输出很简单,只是那个时代条件限制做同极性输出管更容易一些。
同理,上面6张图单就输出级而言,也可以改成同极性输出管,只要自己愿意,不是吗? 回复 7# conan
大同小异,有人知道这类功放电路的发展历史就好了。
我也很想听听6个电路的不同特点分析。 同一个老妈生滴,哪有可能有多几种样貌?!;P 6个电路的特点不同
补充内容 (2015-2-19 19:00):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9653 日本人用在出口机上,这电路不会差 做功放是各取所需,量体裁衣,权衡利弊业余看好输入级恒流稳压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