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麦茶的羊
发表于 2007-2-14 18:22
漂亮的板子
shaolv
发表于 2007-2-14 18:20
直流伺服,我用OP07,两个电阻改为1M,电容用1UF薄膜电容,漂移很小。输入那两个22UF我用一个化工无极22UF代替了
shaolv
发表于 2007-2-14 18:16
<p>K214改成C2073、J77改成A940,都弯了脚,罗圈腿</p><p>TL431采样电阻印的参数肯定错了,非改不可,可能刘兄自己没有做这板</p><p>k2013/J313我有,不过考虑温度补偿的问题,还是用K214这对负温度特性的管</p><p>电压放大用D669、B649效果很好,不过正宗的不好找,我还是十年前存留了几对,这一级电流20mA,比一般电路大得多,所以散热器很热。</p>
hzj1
发表于 2007-2-14 18:12
楼主再说说你的几个22uf电容代换情况
hzj1
发表于 2007-2-14 18:02
<p>咱俩用的是同一款班子,1k和20K我算的早超出36V的TL431极限电压了,问刘他说朋友说得没错,元件不齐还没弄,我打算先把1K改成3.6K,输出48V先用着视一下,然后再提压到60V左右,LED限流电阻18K也太小,我打算改称33K,调整管只适用k213,用2073要弯脚跳一下吧,电压放大原大算用C3423/A1360发到李老师那,他说配对误差大于20%(元音货),推动订了K214/77,其实喜欢k2013/J313但李老没有,大管用2922/1216 忘了TL431限流电阻1K应该用10K</p><p>还有几处丝印错误,很容易发现就不说了<br/></p>
shaolv
发表于 2007-2-14 11:3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zj1</i>在2007-2-14 9:49:00的发言:</b><br/><p>我也用的这款板,黑色的,李老师处订的部分元件没到,电源部分丝印有错误,楼主发上来大家印证一下!</p></div><p>刘兄出过两款仿E210,除这版以外,还有另一款是100%仿照原版,黑色,仿原版的我没用过。我现在用的这版丝印有误的地方如下:</p><p>1、负稳压电源的发光二极管正负颠倒</p><p>2、左边是+V、GND、+V,右边是-V、GND、-V,有印错和漏印</p><p>3、TL431的采样电阻参数错误,1K改成2.2K、20K改成11K</p><p>3、洼田稳压的差分级采样电阻也改了,10K改成30K,5.1K改成10K,稳压输出为正负60V,如果需要不同电压,则参数另外算。</p><p>4、推动级可以选用K214、J77,也可以用C3298、A1306,下面的走线要注意,因为场管的引脚排列是GSD,三极管为BCE,不过,还是建议用场管,如果用三极管,则前级的地不宜悬浮,应与后级的地直接连通,否则推动电流不能形成直流回路,低频大大受限</p><p>5、小散热器上装的晶体管从左到右分别是K214、B649、D669、J77,板上没有印字,装的时候是一前一后(不好看),我把K214改成C2073、J77改成A940(效果一样,还省点钱,K214、J77太贵了),散热器很热,小心不要烫手。</p><p>输入的474电容和470K电阻组成高通滤波器。</p>
hzj1
发表于 2007-2-14 09:53
另外,两个470n和470k电阻R102的组合肝什么用的?
hzj1
发表于 2007-2-14 09:49
<p>我也用的这款板,黑色的,李老师处订的部分元件没到,电源部分丝印有错误,楼主发上来大家印证一下!</p>
hohoho
发表于 2007-2-13 23:58
0.5欧的电阻换成10欧左右的比较好,烧会烧得快,上大管我一般只盯这个电阻,一冒烟赶紧关电
shaolv
发表于 2007-2-13 23:27
<p>呵呵我的板到手都4个多月了,前一段时间没时间做,这几天趁放假有空,刚搞出来,只是通电调试,还没有出声,没有好箱子。</p><p>兄你比我快多了,声音应该不错吧,黄兄的板加几个退耦电容会更稳定</p>
欧蒙泰
发表于 2007-2-13 22:15
原来吕兄有了这个金嗓子!给我的板也已经出声了,每管350ma电流,声音还不错。这个金嗓子怎么样?
古一
发表于 2007-2-16 13:31
不错!散热器小了点!
15060065
发表于 2007-2-16 11:16
shaolv
发表于 2007-2-16 10:54
<p>非常感谢大春子兄的关注!</p><p>我已经将板入库存放,暂时不会试声,因为其他条件不完备。可能让你失望了,对不起。</p>
大春子
发表于 2007-2-16 00:21
关注,祝早日开声
hl8999696
发表于 2007-2-25 11:34
200V?????????厉害。
shaolv
发表于 2007-2-25 10:4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erekyu</i>在2007-2-25 2:52:00的发言:</b><br/><p></p><p>請教這種手法適合於所有功放測試?</p></div><p></p>必须先把反馈点与电压放大的输出相连,调试完后再拆开,如图所标识<br/>
derekyu
发表于 2007-2-25 02:5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haolv</i>在2007-2-12 18:01:00的发言:</b><br/><p>第一步,先不装推动管与末级管,通电测试,测量各管工作电流电压,确定稳压、输入及电压放大级工作正常,而且没有自激,(未装伺服时直流漂移分别是9mv和51mv,装伺服后是0.4mv和0.9mv)</p></div><p></p><p>請教這種手法適合於所有功放測試?</p>
长贵
发表于 2007-2-25 00:34
兄第,你的确了不起,祝贺你大功告成,就欠装进机箱这一步了.
r08230
发表于 2007-11-20 1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