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频器上电感的问题。
想问下电感从0.75mm到2.0mm的都有,是不是越粗越好。还是低音要粗高音要细,还有电解电容 和无极电容 那个好谢谢各位高手指点。 主滤波电感的电阻要小于喇叭的十分之一。 看别人的贴用大部分人的观点回答你:音箱分频器用电感线径越粗越好,电容无极电容好。 补充一下,进口箱子里面的高音部分电感,经常看到铁芯 :lol 慢慢回去想 低通电感内阻与后延积累量相关。。。用0.628*L/Qms^2确定。 yyf901 发表于 2023-11-18 06:02低通电感内阻与后延积累量相关。。。用0.628*L/Qms^2确定。
感谢论坛兄弟,我正好有一个全频喇叭qms3.188,不知道哪一个计算的对 52705270 发表于 2023-11-18 23:06
感谢论坛兄弟,我正好有一个全频喇叭qms3.188,不知道哪一个计算的对
我写错了,道歉!
R=6.28*L/Qms^2是对的(L单位毫亨)。
yyf901 发表于 2023-11-19 10:29
我写错了,道歉!
R=6.28*L/Qms^2是对的(L单位毫亨)。
其实这个东西还是很复杂一个内阻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一个信号到扬声器是不能马上响应的有个启动的过程,结束的时候也一样不能马上消失,这就是前沿瞬态和后延瞬态,他们和功放的阻尼系数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是那些老烧不停的换功放来匹配音箱的原因,还跟房间的混响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又是一个领域了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3-11-19 15:47 编辑
52705270 发表于 2023-11-19 13:58
其实这个东西还是很复杂一个内阻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一个信号到扬声器是不能马上响应的有个启动的过程,结 ...
是这样,所以那是个经验公式。
不同Q值单元的前沿积累差别不大,主要是后延积累有显著区别,固定的系统中,精确电感内阻大小可通过测量控制;不确定的系统,声压级下降10分贝,后延积累控制在3---6毫秒即可,那条经验公式几用在这种情况下。
后延积累测量图:
图显示,50---100多Hz后延积累5毫秒样子,其它频段3毫秒样子。
房间是房间的事(可通过RT60修正问题),不应把它的问题掺和进音箱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