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健
发表于 2011-4-4 08:16
做的很好,谢谢!
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1-4-6 11:02
从你的测试来看,其电源输出的主要干扰、失真应该是100HZ的基频和其多次谐波。
mzsrz
发表于 2011-4-6 12:39
高档音响电源线与低档线测会不会出??
SA89 发表于 2011-4-4 03:2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都是骗钱的玩意,我是不会去玩电源线,至今我用的都还是普通电源线。
mzsrz
发表于 2011-4-6 12:41
从你的测试来看,其电源输出的主要干扰、失真应该是100HZ的基频和其多次谐波。
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1-4-6 11:0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从直流电源输出端看,确实是这样。
mzsrz
发表于 2011-4-6 12:43
同意,LZ可否上用CLC滤波后的波形。
nffww 发表于 2011-4-3 22:4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有机会的话我可以试试,从理论上来说滤波效果会更好。
hwh0823
发表于 2011-4-6 13:11
有个想法,还望楼主帮忙验证:
烧友们常说,用电池做电源动态不好。
据我的理解,如果动态不好,很可能是因为电源在大负载时双腿发软,无力了。
可否用电池(3-7AH的铅酸蓄电池)来测试,跟整流滤波电路进行对比,带相同的动态负载,测量电源端的变化,看究竟是谁腿更软?
miaoxiao2001
发表于 2011-4-6 18:32
以前一直对是否要加电源滤波器(净化器)有些疑虑或看法,查很多网上的帖子也是非专业的论述,间有枪文之嫌,特别是港澳台粤玄学尤其严重,看了作者的电源分析,非常好的技术分析,也对电源等方面的改进提供了主要的改进方向。
jhshulin
发表于 2011-4-10 22:03
最基础的,也是我们最容易疏忽的。现在看来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支持
fanz
发表于 2011-4-13 10:31
都是骗钱的玩意,我是不会去玩电源线,至今我用的都还是普通电源线。
mzsrz 发表于 2011-4-6 12:3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并不认同兄台所言...感觉是受电子应用层面的宏观表现主导了大众思维,而忽略了更深层的微观特性~小弟不才,没有严谨的学术表达才能,但深信“耳听三分假、眼见未必真”的玄学理论....
刚搜索了一下,对“谈谈发烧优质线材改善音质的原理” xyzcbx 的论述表示认同。有需要的话,可以参与论证一下,好让我等仰慕一番!
mzsrz
发表于 2011-4-14 09:29
并不认同兄台所言...感觉是受电子应用层面的宏观表现主导了大众思维,而忽略了更深层的微观特性~ ...
fanz 发表于 2011-4-13 10:31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笑掉大牙的文章,我就不去那趟浑水了。兄弟你可别被这样的人忽悠了。按他的原理,那机内线不是更重要吗?那变压器从电场变成磁场,由磁场又转成低电压的电场,不是更出问题吗?还要经过整流器,电容滤波器,又把交流变成直流,那他例举的“手旗兵列队”不是连最基本的东西都错了吗?
柯尔
发表于 2011-4-14 11:33
是好帖,楼主应该测试普通鸡线与贵价线的差别.:lol
qihm
发表于 2011-4-14 11:46
谢谢楼主的测试数据,很有帮助。
fanz
发表于 2011-4-26 13:34
笑掉大牙的文章,我就不去那趟浑水了。兄弟你可别被这样的人忽悠了。按他的原理,那机内线不是更重要吗 ...
mzsrz 发表于 2011-4-14 09:2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个人认为文中提及的原理并没有忽悠谁,他谈论的只是相对于大众应用层面上所忽略的微观知识,其中可能涉及很多微观理论,为我等无法一一洞悉。但就本人日常接触的情况而言,曾在一烧友家中遇到“换个插座即刻改变整个音色”的遭遇,是在场众人可闻的正面调整,当然这是比较主观的感受,并不表示这种改变能在任何听音环境、任何听众等充满变数的场合下重现~也不能排除是插座外部安装技巧上的个体差异,毕竟我也不好意思要求烧友“开馆验证”,这可是大不敬唷,呵呵……总而言之:信则有、不信则无。
ddtwl
发表于 2011-5-9 20:13
好文一定要顶,楼主辛苦了!
ddtwl
发表于 2011-5-9 20:27
笑掉大牙的文章,我就不去那趟浑水了。兄弟你可别被这样的人忽悠了。按他的原理,那机内线不是更重要吗 ...
mzsrz 发表于 2011-4-14 09:2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过去看了下那文章,漏洞百出,连基本的金属导电原理都一知半解,看都这句“金属丢失了电子后,该金属从原子态变成离子态,通俗地说,就是纯金属变成化合物了(通常是金属盐,如金属铜变成氧化铜”,实在是笑掉大牙。纯金属通电就变成化合物,那个作者可以申请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金属中的原子排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理想状态下是按照一定的空间规则排布的,如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在金属不纯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杂志元素的原子引入,在规则的金属原子间形成缺陷,如间隙固溶、置换固溶体,这些杂质原子破坏了纯金属的理想结构,造成自由电子的通过性改变,宏观上测得电阻就不同了。其实纯金属由于塑性变形等作用,在晶体排布上会有位错、滑移等缺陷,这些缺陷也会阻碍自由电子的通过。
那位作者故弄玄虚很容易误导读者
mzsrz
发表于 2011-5-10 07:59
过去看了下那文章,漏洞百出,连基本的金属导电原理都一知半解,看都这句“金属丢失了电子后,该金属从原 ...
ddtwl 发表于 2011-5-9 20:2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赞同你的观点,金属杂质影响到的只是电阻阻抗,最多只会增加极微量的噪声,并不会引起信号变形。
j8283in
发表于 2011-5-10 10:12
LZ能不能测试下 三端稳压、直流伺服、并联电源 的性能
mzsrz
发表于 2011-5-10 11:04
LZ能不能测试下 三端稳压、直流伺服、并联电源 的性能
j8283in 发表于 2011-5-10 10:1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以前有测试过,稳压电源纹波都很小,三端稳压、直流伺服、并联电源纹波差别不是很大,没我们相象中的差距,例如12V交流用桥式转成直流,用1000UF电容滤波并带载100MA的负载电流,纹波也就200MV以下,如果加个7812三端稳压,则纹波能下降到1MV以下,通常应用很足够了。带载下的电源响应速度是并联好些,串联纹波波动较大一点,但加个20MA的波动负载电流,纹波也就上升个0点几MV,并不足以有什么大影响。
假如非必要,我觉得功放还是不用稳压好,直流电源纹波大点并不可怕,通常的功放线路都有很好的电源抑制功能(老电路除外),能很好的防止纹波串入到信号中,反而加了稳压可能会引起功放高频不稳定,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地线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干扰纹波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方向。
肥猪子
发表于 2011-5-10 12:29
很详细的技术资料,
好好收藏学习下,
谢谢楼主.
Gump
发表于 2011-5-10 13:29
好文章,值得大家研究探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