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s2008
发表于 2010-11-12 22:54
60# av-rgb
耿师傅,你好 我又换了块表福禄克的,用交流电流档测 有时候从20多毫安变为零,有的时候在20毫安跟零之间来回跳,是不是表的事,精度低测不出来?我用线在初级上绕了几圈,然后测了一下次级电压,每匝电压为0.38V电压正常
av-rgb
发表于 2010-11-13 13:42
60# av-rgb
耿师傅,你好 我又换了块表福禄克的,用交流电流档测 有时候从20多毫安变为零,有的时候在20毫安跟零之间来回跳,是不是表的事,精度低测不出来?我用线在初级上绕了几圈,然后测了一下次级电压, ...
qpss2008 发表于 2010-11-12 22:5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不应该跳动,20ma很正常,请检查接线、插座、表笔等等,或220v电源是否跳动,与表精度无关性。
av-rgb
发表于 2010-11-13 13:45
61# qdj123
理论可以,但硅钢片是典型非取向片,匝数会很多。
因为有槽齿,截面积按照最小处计算,这样很费铜,功率也有限。
qpss2008
发表于 2010-11-13 17:37
63# av-rgb
耿师傅,请教一下关于牛初级与次级之间屏蔽的问题,我看zheng1兄的帖子屏蔽都是用铜皮在初级外围围了一圈,像这样用不用引出一根屏蔽线?还有个帖子是将铜皮剪成大约2Cm宽内外侧加绝缘,像绕组那样经过洞眼将初级缠起来的,不知道那个方法比较好?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初级空载电流上升吗?这两种方法会不会增加铜损耗?
av-rgb
发表于 2010-11-15 02:43
在初级外围围了一圈,需要一根屏蔽线,接电路地线。
将铜皮剪成大约2Cm宽内外侧加绝缘,像绕组那样经过洞眼将初级缠起来的,这样效果最好,比外围一圈好,但操作麻烦。
屏蔽层作用是吸收初级共模干扰,使之如地。只要不形成短路环基本不会增加静态电流。
weiwei01
发表于 2010-11-15 03:49
高手 不错
mwd
发表于 2010-11-15 10:02
耿师傅技高人又好,难能可贵!赞一下!
电子管迷
发表于 2010-11-15 19:15
请问楼主:铍镆合金片和Z11硅钢片可以混用吗?想请楼说说你对混用的看法。
av-rgb
发表于 2010-11-15 23:05
铍镆合金片我也没有使用过。
我觉得可以混合使用,但要将就低的使用。
colour
发表于 2010-11-15 23:54
av-rgb兄帮忙分析下这个电路看.
这个是"carver M-400"的电源和保护部分原理图.
机器情况是这样,牛是120V交流供电,放大线路输出功率是2 X 201瓦,桥接输出功率500瓦/8欧姆 ,按理说这个机器的牛的功率至少应该在600瓦上,机器重量也应该在10公斤上才对.
可实际情况是整机重量大概不到8斤,牛的重量看体积定多也就120瓦.
Q2/Q3是输出直流检测,Q1是过流检测。如此看来Q1/Q2/Q3/Q4/只是过流,中点电压检测保护线路。
而Q5/Q6的上下臂线路可能是检测+-85V和+-25V电压异常升高的保护线路。
看可控硅的控制极只是普通的降压RC,这跟开关电源完全不靠边啊。
另外,最初就知道,输出这么大的功率的机器,牛肯定小不了,可这个却相反,是小牛,看电路也只能怀疑是开关牛工作原理,可以我的知识水平看不出这个可控硅是工作在近似开关电源的状态。
自己也查看了些资料,估计这个机器的牛不是工作在普通工频状态,而是工作在开关状态,但说工作在开关状态,这牛初级前面的可控硅控制线路又好象是最普通的降压原理.
实在是水平有限,麻烦老哥帮忙分析下看.图片里头象金封三极管的就是可控硅(Q2025Z5)
盱眙龙虾
发表于 2010-11-16 00:04
工程师
强人
导师
这个人不简单 起码我比LZ简单
colour
发表于 2010-11-16 01:00
对了,机器在收来的时候被人通过220V,牛前面的可控硅(型号Q2025Z5/ 耐压200V电流25A)已经损坏,表现为控制极G与第一阳极短路(实际测量有40欧姆阻值),第二阳极与可控硅体已经脱离(估计是输入220V导致可控硅内部烧断).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23
av-rgb兄帮忙分析下这个电路看.
这个是"carver M-400"的电源和保护部分原理图.
机器情况是这样,牛是120V交流供电,放大线路输出功率是2 X 201瓦,桥接输出功率500瓦/8欧姆 ,按理说这个机器的牛的功率至少应该在6 ...
colour 发表于 2010-11-15 23:5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图有一点看不清。
右上角是可控硅同步触发电路,rp1调节触发角度的(也是电压),d10-13保证双向触发。r27、29、c7等是脉宽时间,保证足够触发。c10、r30吸收回路;际这部分是和保护电路连动的,正常状况mct275根本不工作,当开机或需要保护时候mct275导通,可控硅角度变小,处于保护状态。
不知道那个电感是不是变压器初级,应该是吧,从供电看25、50、80好象是H类高效放大器,大功率功放常用,但仅8斤重量出来这么多功率不可思议。
从这个图上看没有太特别的,保护电路有新意,但恐怕不被hifi接受。
假设一下:
牛功率400va足,一般过载功率可以到800,倒是有可能输出500功率的,但只能短时间,好赖音响功率定义是1分钟。
至于小重量大功率牛做法:把b值取高,相当于大磁化电流,铁心要发热,例如小电焊机,初级静态电流5a,功耗100多瓦(4.5A是磁化电流)
也期待你的更多资料和答案。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25
看图片,牛铁心应该质量不错,B做非甲类功放b取15000,如果有风扇一点不热。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25
是不是有一个3端温度开关?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27
是不是有一个3端温度开关?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2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可控硅,温度开关在哪里?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32
牛看不出体积大小,但是扁高牛,特点是散热好,但磁化电流和漏磁都大。
我做过实验,限于条件:50va牛短路输入功率500w,10几秒没有问题。最大功率不到300,几十秒没有问题。
bw9922
发表于 2010-11-16 01:34
意义不大!我DiY近十多年还没有碰到这种问题:lol
colour
发表于 2010-11-16 09:54
牛看不出体积大小,但是扁高牛,特点是散热好,但磁化电流和漏磁都大。
我做过实验,限于条件:50va牛短路输入功率500w,10几秒没有问题。最大功率不到300,几十秒没有问题。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01:3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那个线圈就是牛的初级绕组,这个回路是串联有一个70度二端温度开关,装在就近的机壳上面,机壳是铝合金的,整机就是利用整体机壳散热,并没有散热风扇,201瓦X2也是额定输出功率。
牛的初级内阻我测量过,很小,只有0.5欧姆,我曾经断开牛的次级绕组,给牛初级绕组单独加30V左右交流电压,牛各绕组输出等候正常,电压多少不记得了,输入电压再高的话牛就开始叫。
假如你把这个牛当作开关牛看,输出功率会是什么情况?
av-rgb
发表于 2010-11-16 12:09
牛的初级内阻0.5欧姆如果是普通120v的变压器常规功率应该是400va,但这个体积:L
这个变压器很不一般。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