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89
发表于 2010-5-16 23:16
怎么全都是测量图片,放几曲给大伙听听。
频响曲线好看,不一定好听。但频响不好看,
绝不好听。。。。。。
胜德茶艺 发表于 2010-5-16 23:13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俺语文差,不会描述
胜德茶艺
发表于 2010-5-16 23:31
调整C1021电容(减小容量),300-1k会更平坦,声音就没那么厚了
cxf2005
发表于 2010-5-16 23:35
有米之人,我们穷得连水都没有了。没水怎么煮米啊
hjhcn
发表于 2010-5-17 11:16
今天上午终于等到华语的电话,上午请假去提了箱子,花了60大洋从物流运到了家里。从烟台到重庆运费才64元,这里10公里就花了60元,汗。。。。。
迫不及待的打开木架和纸板箱,海浪的箱子做工真是没话说,2个字,漂亮 ...
hero89 发表于 2010-4-16 21:1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整套花了多少大米啊?哪里定的?
hero89
发表于 2010-5-17 11:46
5000多吧,论坛海浪做的箱子
hncy2130
发表于 2010-5-17 16:51
我对做箱子是一窍不通啊,佩服中...
我一直想用绅士宝8545那个套件做一对箱子,一直是梦想...
引我向上
发表于 2010-5-17 17:08
同城老乡必顶。
281431541
发表于 2010-5-17 17:43
家里没米了,干瞪眼~~~~
sion625
发表于 2010-5-17 21:47
有瀑布图就玩美了!
kingcole
发表于 2010-5-17 22:51
这箱有与你的A4对比过吗?感觉如何?
hero89
发表于 2010-5-18 19:56
有瀑布图就玩美了!
sion625 发表于 2010-5-17 21:4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下次测搞个出来
zengde
发表于 2010-6-18 17:24
请教hero89 大哥,你加的lrc电路主要是针对于拉下a峰或是 b峰?
saab123
发表于 2010-6-18 17:36
在论里买的吗???
hero89
发表于 2010-6-18 18:16
请教hero89 大哥,你加的lrc电路主要是针对于拉下a峰或是 b峰?
1419046
zengde 发表于 2010-6-18 17:2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1个拉A,1个拉B
core2duo
发表于 2010-6-18 18:19
据J版说seas的黄金低音都不适合做2分频的,我的H1456+9500音箱也花了5k的成本,主要是分频用了猛料,要是能和你这个同台Pk一下就有意思了。
hero89
发表于 2010-6-18 18:29
据J版说seas的黄金低音都不适合做2分频的,我的H1456+9500音箱也花了5k的成本,主要是分频用了猛料,要是能和你这个同台Pk一下就有意思了。
core2duo 发表于 2010-6-18 18:1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俺也想呀,
dclgg
发表于 2010-6-18 20:42
:curse:A峰才是精华所在,拉下来就没有意义了。
hero89
发表于 2010-6-18 21:10
:curse:A峰才是精华所在,拉下来就没有意义了。
dclgg 发表于 2010-6-18 20:4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愿闻其详
core2duo
发表于 2010-6-19 05:27
A峰是人声的重要频段,稍微提升点可以使人声更清晰,更突出。seas官方的kit套件以及一些厂箱也有特意在这个频段有提升的。看看以下的seas的高阶套件彩虹桥的频响曲线设计便知。
愿闻其详
hero89 发表于 2010-6-18 21:1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okra
发表于 2010-6-19 09:26
这个500-700Hz附近的爬升以及后续频段的一个“高原”,在由Dr. Joseph D'Appolito设计的,seas号称the new top-of-the-line loudspeakerkit的Thor以及Odin MK3,和Murray Zeligman设计的Trym中都不存在。
在这个套件的分频说明中,只对2K以上频段的缓慢下降作了解释,并未对700-2kHz的“高原”作任何解释。
在我看来,这“高原”的存在,与其说是设计者有意为之,不如说是他们在设计时的妥协。
一个不算有力的证据,请看我的: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53010&highlight=,这样的爬升在售价5万以下的音箱中可以看到,在5万以上的音箱中就很少见了。采用同型号低音单元,面板宽度也相同的ProAC Response 2.5和3.8,这个现象2.5中存在,3.8中消失?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