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下,淘宝上售价超过13万元的MBL6010D前级
说明:图片部分来自网上,大部分来自好友阿林MBL的前级,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吧,这款运放前级差不多缔造了一个神话。
最早的一款4010,出身于1981年,距今差不多30年啦,下面两张是网络上找到的4010靓影。
1985年,MBL推出了5010前级,1987年,MBL推出了6010前级
这些前级都有很多不同尾缀的款式,到目前是最新的6010D。
6010D,目前淘宝售价超过13万元,真是想不到一款运放前级能卖如此高价,但您又不得部佩服MBL,这款前级目前卖得都非常好。
MBL6010D到底有什么秘笈,能让运放发出天籁之声,历经数十年而不衰呢?
有幸前不久阿林动手拆解了一台6010D,就让我们看看内部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啦。
同时现身两台6010D,真是有米(钱)
背面:
动手啦:
输入板:
CD1、CD2是直通的,未经过NE5534AP缓冲。NE5534AP使用的TI公司的
平衡输入板:
平衡输入,早期的6010以及更早的5010是没有的。
主放大
缓冲输出
再来两张电源部分图片:
MBL6010D用得最发烧的零件,应该就这款音量电位器了
作为HI-END器材,IC居然也使用了插座,真让人大跌眼镜:
电源部分就更让人看不懂啦,不仅仅使用了保险管,连整流部分,都是简简单单一颗整流桥而已(注意二极管上面并没有并联104这些吸收电容);
记得以前也讨论过PCB板是否大面积敷铜好,MBL这款前级,顶层、底层都是大面积敷铜,下面两张图片是缓冲输出的顶层和底层:
这款前级的声音,网络上很多,我就不多说啦,看来这款前级的设计师,真不是盖的,简简单单的一颗运放能运用到如此地步,相信也很难有人超越吧。
简单的总结一下:
1.合理应用,运放也能HI-END;
2.HI-END不是一定要堆砌天价发烧零件;
3.搭配很重要,特别是电容,这个就需要多试(当然也需要一套比较好的参考器材)。
4.PCB板双面大面积敷铜都不错;
5.应用IC座不会降低音质;
6.前级电源整流管不需要高速,普通就好;
7.为了安全,请使用保险管,不会降低HI-END形象。 小弟对这台天价前级的电源部分到很感兴趣。
电源对于一台机器重不重要?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因此很多烧友将电源做得很豪华
比如分离件串联稳压、并联稳压、洼田稳压等等
而且很多地方一级稳压还不够,还做了两级稳压
以至于电源部分,占了整个电路板的一半左右
应该说这些电源做好了对声音还是有正面帮助的,但也带来了调试的不方便,毕竟变数太多。
回头再看看6010D的电源主电源部分,感觉就太简单,而且手法也不按常规,不仅使用了很多人不喜欢的保险管,连整流部分都很吝啬,就一颗1A的普通整流桥,也没在整流桥的二极管上并联104或者103的吸收二极管。
主稳压部分,也就一对国半的LM317/337,而且还是给两个声道同时供电,都没做两组稳压,分别给左右声道供电。
因此给小弟的感觉就是:够用就好,简单就好。
占个板凳 好文,希望能从中学点东西:handshake 厉害 等前级出生 主放大板的供电的线是原来接的还是摩机的? 等1:1抄板的 此贴又火了。 这价钱,水份也太大了吧.
不过对于大款来说钱来得容易倒不在乎. 穷人的钱是金子,富人的钱是纸。 开眼界了:victory: 认真看完此帖,有点心得:
1、集成电路优于大多数分立元件
2、保险管、电源线不会成为hifi瓶颈,当然,前提是电源线为足料的合格产品
3、不用天价发烧零件生产天价的发烧产品是商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4、发烧一定要靠三分技术七分吹 :victory:继续撒........ 4、发烧一定要靠三分技术七分吹。有点意思啊。 口水中。什么时候送块板给我:lol 想要了 頂一下. 终于浮头了 认真看完此帖,有点心得:
1、集成电路优于大多数分立元件
2、保险管、电源线不会成为hifi瓶颈,当然,前提是电源线为足料的合格产品
3、不用天价发烧零件生产天价的发烧产品是商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4、发烧一定要 ...
fengxi 发表于 2010-3-12 12:1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