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2 22:05

我说的接上音源就是用信号线和cd机相连,在cd机暂停的状态下开最大音量。看有交流声没有
wyslmxr 发表于 2009-10-22 21:5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我上面测试的结果,应该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等一等,现在我去试试试。。。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2 23:08

看来情况有些不同:

我现在接的是安桥的MINI,分别选择CD、DOCK in、TAPE 的时候不一样啊

有的时候有交流声,有的时候没有

sixsi 发表于 2009-10-23 00:05




参照你提供的接地的方法,又整了一下线路,问题已经解决了,谢谢!

记得你说过,RCA端子上“芯和皮”短接后,最大音量下,“热噪声”(沙沙的声音)-也不见了的现象---我也发现了啊。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2 21:2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解决就好,然后要做的就是安心享受音乐给你带的愉悦吧~~~~~:victory:

sixsi 发表于 2009-10-23 00:07

488# wyslmxr


你说的接上音源,是什么状态?

因为我测试的就是两种状态下的前级调到最大音量:

RCA开路和短路

RCA开路:有“沙沙”的声音,50cm可闻
RCA短路:只有贴近喇叭才可听到非常轻微的“哼哼 ...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2 21:53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RCA开路:有“沙沙”的声音,50cm可闻?

确定没有打错字?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00:21

sixsi兄的方法大家都可以试一下啊,我们以前都习惯于屏蔽层后端接地,这次可能前端接地才是正确的.

wyslmxr 发表于 2009-10-23 08:34

icolorfulstone兄 ,开路的情况下是有热噪音的,你再接dvd试试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3 10:00



RCA开路:有“沙沙”的声音,50cm可闻?

确定没有打错字?
sixsi 发表于 2009-10-23 00:0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没有那么多,也许20cm?
反正是有,在改造过程中,都有这种沙沙的声音,没有太在意。-------------我觉得这是下一步要“思考”,且不知道能否解决的问题。。。(目前,我的前级和后级之间的屏蔽地是接在后级上的,和你的方式不同,尚待试验)

通过你的那句话的鼓励,才做了很多尝试,开始因为只有一颗15欧姆的电阻,在RCA左右端子上进行了多种连接实验。直至昨天发现了一颗压箱底的10欧姆电阻,终于按照你的建议连接图接上了。。。为什么要接那个电阻,现在已经明白了;但是为什么是10--20欧姆,为什么不是100、1K。。。。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个问题,现在还没来得及好好思考一下。

其实,关于这个接地、屏蔽、线路整理等方面,想了很多,也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其中本论坛的“如何整理机内走线”帖子,还有DIYaudio上Zang大侠的关于接地的帖子,受益匪浅啊!

关于交流噪声的抑制,我想主要的方法应该基于:如何减少信号环路的空间缝隙(不应额外再增加这种缝隙),避免接地环路,如何通过双绞线的来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处理好屏蔽接地的位置,等等方面。。。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3 11:47

目前的接地连接方式: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3 11:55

icolorfulstone兄 ,开路的情况下是有热噪音的,你再接dvd试试
wyslmxr 发表于 2009-10-23 08:3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开路的时候,只有“沙沙”的声音,是不是你说的热噪声?

因为和外接设备相连后,可能会引入新的噪声或更复杂的问题,不利于问题的定位。目前,我想做的是,首先要解决的是本机的部分噪声,或者说由于交流干扰所造成的噪声的问题。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3 12:16

sixsi兄的方法大家都可以试一下啊,我们以前都习惯于屏蔽层后端接地,这次可能前端接地才是正确的.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00:21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版主,当把整流桥挪到机箱底部后,两侧温差大吗?记得,sixsi兄测量的数据,两侧散热器上的温度差10度吧?

注意到左右温度不平衡,导致两侧的工作点不能协调一致的现象:
比如说,放在散热条件调较好的情况下,两侧的电压(0.47欧姆)相差7-10mV,当放在在散热条件调较差的情况下,两侧的电压相差只有不到3mV,甚至1-2mV,而左右中点的电压,在这两种情况下总不能协调一致。
上面的两种放置环境,算是冬天和夏天两种极端气温情况下的模拟吧。

为了让不同外部气温环境下,工作点的飘移动作协调一致,是不是要保证左右的温度也要一致才行?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12:44

整流桥移到底板上对于两声道温度的一致性肯定有好处的~我的机子目前摸上去感觉不出有温差。

相差10度的话,可定可以轻易的感觉出来。假设每声道的静态电流是1A,那么两声道就是2A,假设二极管的压降是1V,那么桥堆的功耗就有将近4W,而1A静态电流下,每声道的功耗也就44W左右,桥堆的功耗将近功放的10%了~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3 14:30

整流桥移到底板上对于两声道温度的一致性肯定有好处的~我的机子目前摸上去感觉不出有温差。

相差10度的话,可定可以轻易的感觉出来。假设每声道的静态电流是1A,那么两声道就是2A,假设二极管的压降是1V,那么桥堆 ...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12:4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左右散热器上的温度虽然没测量过,但用手很轻易得就能辨别两边温度不一样,下一步我也要模仿你的整流桥安装方式去试试看:)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18:03

重大利好!
经过N次的割PCB改地线走向,N次的调整接地位置没有结果之后,最终回归最简单的技术手段:降低前级的输入阻抗!

图纸和PCB上的R4/R15为100K,音量最大的时候电位器为50K,计算并联阻抗大约33K,我把R4/R15改为24.3K,计算并联阻抗为16K左右,预计残留噪音会降低一半~

实际用示波器看残留,降低阻抗后P-P值降低到原来的一半还不到!音量开到最大,我98DB的音箱的噪音只有原来9点钟位置差不多大~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18:15

实际的地线位置和输入阻抗变化对声音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的系统里,RCA输入到前级输入的这一段的屏蔽层在前端也就是RCA这一端接地中低频比较丰满,因此这个屏蔽层我选择前端接地;前级输出到后级的这一段线的屏蔽层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接地都可以。

输入阻抗的降低,在我的系统里带来的声音改变是正面的。原来的声音中低频还要“丰满”,但是有点糊,发虚,在滤波电容那里并联个小电容呢,声音是会结实一些,但是齿音又似乎过于锋利。降低输入阻抗以后,中低频干净和结实了(可能是低频残留噪声降低的好处),中高音又不会带来锋利的问题。这下准备正式“封机”了~

wyslmxr 发表于 2009-10-23 20:38

这样改了电阻过后是不是音量旋钮要旋大些才达得到以前的音量?相当减小了前级的发大倍数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20:55

505# wyslmxr

动的不是反馈电阻,不改变放大倍数~

wyslmxr 发表于 2009-10-23 21:03

是否减小前级的放大倍数也有相同效果呢?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21:28

507# wyslmxr

改变放大倍数?那对声音的影响更大,是好是坏不知道了,要知道增益最好不要轻易改变~

icolorfulstone 发表于 2009-10-23 22:08

实际的地线位置和输入阻抗变化对声音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的系统里,RCA输入到前级输入的这一段的屏蔽层在前端也就是RCA这一端接地中低频比较丰满,因此这个屏蔽层我选择前端接地;前级输出到后级的这一段线的屏蔽层 ...
wzy728 发表于 2009-10-23 18:1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好消息,原来可以通过改变前级输入阻抗解决问题啊!

fatkent 发表于 2009-10-23 23:01

淘宝上没有这个宝贝的链接啊
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查看完整版本: HIFIDIY小型甲类A20功放装机说明(正在更新, 有问题请跟贴,我们会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