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钳版,是否考虑开发一个时钟电路,
将DIY进行到底!
国外论坛讨论热烈,据说蛮有成效的CD时钟升级电路,目前已经发展到XO3了。
有了1543 NOS DAC,有了GC功放之后,我们也可以试试LC CLOCK了。
个人认为XO较适合仿制。
PPM???
以下是引用wxkwgx在2004-8-19 21:47:00的发言:每一个晶震(两脚)都有不同的负载电容和电阻,我去我市专做晶震的无线电16厂买过一个16。9344M,5PPM的晶震是30PF的负载,那位老哥为了告诉我负载电容的重要性,换了一个10PF的负载电容,仪器显示结果抖动变成一百多PPM,太吓人了,所以你若不知晶震的负载电容,千万别瞎换
抖动?你测试出来是PPM???
晶震不能瞎换
每一个晶震(两脚)都有不同的负载电容和电阻,我去我市专做晶震的无线电16厂买过一个16。9344M,5PPM的晶震是30PF的负载,那位老哥为了告诉我负载电容的重要性,换了一个10PF的负载电容,仪器显示结果抖动变成一百多PPM,太吓人了,所以你若不知晶震的负载电容,千万别瞎换今天翻到一个老外摩CD机的帖子
只换上好的晶体(不是晶振),只有微小的不同。。。Heard a "better" crystal ( in the standard setup ) once but it was just a subtle differenc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one.
换上晶振,会带来很大的改进
You can keep the crystal but canned low jitter clocks are much much better.
可以。。。但我没试过,不知效果如何
DAC1543上可以用吗?
以下是引用小鬼头在2004-8-12 1:42:00的发言:用于SPDIF接口作中继。。。
第一个不知来头。。。作用也是类似,但有时钟同步功能
声卡。。。我不熟悉,好菜。。。
可以接在声卡上吗?
版主,应该做做啊,我也有兴趣,不过没这么好的电子技术!
我要这个
第二个可以适用10至45M的、另一个高手设计、但器件较难找一些的电路。
以下是引用sundayy28在2004-8-13 17:21:00的发言:另外时钟的频率也就决定与晶振的频率,所以我想到时可采购不同频率的晶振,以便满足大家的需要。
电路图暂时不公布,留点神秘感。。。
到时看坛里的决定
计划先做第一个低价的、也是高手设计的,但适用晶振频率只有11。289M的,试试效果如何。若收效佳,再考虑上第二个可以适用10至45M的、另一个高手设计、但器件较难找一些的电路。。。
小鬼头兄,可否贴出电路图
另外时钟的频率也就决定与晶振的频率,所以我想到时可采购不同频率的晶振,以便满足大家的需要。这个板子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制作。。。
线路基本已确定,准备做成是11。289MHZ的时钟。。。。可以练练手,预计花费比较低
第一个也是dsix 带reclock.弟二个是ttl转spdif的缓冲
第二个是日本柴崎功设计的小电路
用于SPDIF接口作中继。。。第一个不知来头。。。作用也是类似,但有时钟同步功能
来两个简单的
带时时钟的http://www.cndiyclub.com/bbs/uploadImages/200351512272369960.gif
这个电路更简单
http://www.cndiyclub.com/bbs/uploadImages/200351512254363960.jpg
请看
以下是引用DANIELYANG在2004-8-9 11:09:00的发言:老兄,我正在摩cd机的数字部分,请教芯片电源退耦部分的电容的经验?谢谢
我的:一个100U的三洋OS电容、一个47U ROE、一个0。1U及0。01U的红WIMA MKP并联作退耦。听说用大电容用RIFA124还好点。
!
我有一台键伍8010CD机,好像里面用的精震部分相对复杂些。整个电路用一个屏蔽盒封起来,里面也用了一些集成IC和较多的零件还有一些黑色的海绵,有谁解剖过吗?请教
以下是引用人一个在2004-8-8 22:19:00的发言:摩过CD机\转盘的数字电路部分,感觉总比摩模拟部分收效明显,比如用74HC04做数字输出缓冲,每一次更换芯片电源退耦部分的电容,音质或音色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我曾试过用热熔硅胶把CD机的晶振封起来,减少其震动感觉音质还是有所提升的.当然我认为偏频和系统时钟纠动是两回事.
老兄,我正在摩cd机的数字部分,请教芯片电源退耦部分的电容的经验?谢谢
。
以下是引用janorwa在2004-8-8 8:30:00的发言:一般的晶体震荡器的相位噪声 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 很多晶体震荡器的电路程式结构是完全相同 但晶体不同指标却差异极大。 现在世界上能测试的最小的相位噪声的程度好象是10HZ -160db~-170db这是我前几天听安捷伦公司的讲座时他们说的,对不对不知道。
我对数字电路了解较少。听janorwa兄一席话,真是很有收益。
但我还是有疑问。比如,你说的“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 很多晶体震荡器的电路程式结构是完全相同 但晶体不同指标却差异极大”,这里的指标是什么,是10HZ的相位噪声?还是频谱范围很宽的相位噪声?这个相位噪声的频谱分布如何?对听感的影响“贡献”有多大?
而振荡电路肯定会产生相位噪声,这个相位噪声的频谱分布如何?这个相位噪声影响听感大还是晶体带来的大?
前面我转的那些高手的意见也令人难以判断:相位噪声会对声音造成影响之余,有的高手认为低频率的相位噪声不影响听感(晶体带来的是低频率段的相位噪声吗?电路带来的是高频率段的相位噪声吗?),而有的认为不一定不会影响听感,而第三个干脆就认为,相位噪声的频谱分布对声音的影响并没有相关性
这样一来,我们需要解决听感问题,从电路入手好、从晶体入手好好?到哪种程度才够?——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