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3-7 11:07

说说号角的“腔音”

号角的声辐射特征就不说了,DIY坛有无数喜欢钻研的朋友,基础知识更是相当雄厚。
这里就说说号角音色的主流特征之外的一些细节问题,多是一些个人经验,不妥之处大伙见谅。

我们最常听到对号角声音的评价是:细节丰富、有能量感、凝聚、穿透力好、通透、开扬等等...但同时还有一个不会用在其它扬声器形式上的一个词:腔音。

号角的腔音是个很个性的问题,对号角本身来说是个性,对听音者的喜好来说也是个性,有人很喜欢,有人很不喜欢,在此中间有无数的中间值。

最典型和明显的号角腔音表现就在以前学校操场上用的那种高音号筒上。我们听这种完全没有箱体的喇叭出来的声音虽然没有高音没有低音,倒也觉得挺饱满,人声尤其不错,象在山谷里喊话,还有余音袅袅飘荡...
我之前也以为这种声音特征是操场上宽阔的表现,直到在旧货市场捡了两只号筒弄回家玩,才发现跟操场没什么关系,号筒放出来就是这种声音。
这是一种薄壁结构的折叠式号角,打开来看就很清楚了,很长,有一米多:

530842 发表于 2009-3-7 11:12

好长,没见过:43f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3-7 11:18

从这个号筒我们可以认识一下“腔音”的形成:
当驱动器驱动喉部的空气振动,这种振动显然就存在很多条传导传播的途径:由空气介质直接传播的、由号筒壁表面爬行的、由经号筒壁多次反射并经号筒腔壁的谐振特性调制了的。

它们的传导速度显然不一样,到达你耳朵时这就造成了所谓的“余音”。号筒壁传导和反射的声波因为自身物理特性显然也不可能对所有频率一视同仁,这就造成了“特征”。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3-7 11:32

原帖由 530842 于 2009-3-7 11:1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好长,没见过:43f

本来是折叠套接的,图上是打开的。
号筒的径长会决定号角腔音形成的程度和可能,而材料的决定这种腔音的声特征。

我听过两个不同材料的老南京三头鸟大号角,一个是我自己的,号角是由2mm的铁皮钣金而成的中空腔体,内部灌满沥青,敲上去会发出比敲木头还沉闷厚实的声音。另一个是朋友的,是全铸铝结构,壁也很厚,但号角太大,用手指敲上去有敲钟一般的比较轻快明亮的声音: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3-7 11:45

两者的驱动器和号角尺寸完全一样,但出来的声音区别很大,上面那个我自己的很厚声,声音有点木,高音不够润泽;而下面那个铝制的声音就明显要活泼一点,听上去“回音”就明显重很多,听铜管乐很好,打击乐器也很好,但近场听人声就是有点怪,总有个小人在附和着小声唱一样......

后来找到老南京电声厂的一位退休老高工才得知原委:铝制的三头鸟是正式产品,但一直未解决这个“腔音”问题,单位里曾经试过很小一批铁皮灌沥青的,腔音是小了,但又有其他问题......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3-7 11:46

留位待续,慢慢说点关于腔音的调整和小窍门。

单声道 发表于 2009-3-7 13:10

请继续 好帖子

号角 发表于 2009-3-7 13:50

開口角度大的腔聲會若一些

號角管道的長度和開口面積比,會否是造成腔聲的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Ericliao 发表于 2009-3-7 15:01

好,继续

CHAOGAO 发表于 2009-3-7 23:32

所为腔音,其实就是在某个频段上有峰值,大多的号角喇叭,就是凭这个峰值提高效率,提高指向性,把声音传得更远,并能更有效地传到指定的方向和角度,而这种腔音是不受HIFI欢迎的,这也就是把专业用的号角直接搬回家使用很难侍候好声音的原因,所以家用的号角无论材料,弧度,深度,开口宽度都要重新实践和计算,是会把腔音去掉的.我在“三寸全频号角葙上”已谈过,做出来的号角也没有了腔音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3-8 08:32

原帖由 CHAOGAO 于 2009-3-7 23:3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所为腔音,其实就是在某个频段上有峰值,大多的号角喇叭,就是凭这个峰值提高效率,提高指向性,把声音传得更远,并能更有效地传到指定的方向和角度,而这种腔音是不受HIFI欢迎的,这也就是把专业用的号角直接搬回家使用 ...

我这里所指的"腔音"的可能与兄台的认识不同。这里说说的腔音,夸张一点说就是类似对着水缸讲话时听到的那种效果,小时候会有在水缸或铁桶里炸炮仗的经历,那样的声音听起来其实比较好听。

号角如果在有效频率范围内有明显的峰谷,那是基本设计出了问题。我前面举了两种老南京三头鸟不同的声音,我想这并不是频响上有多少明显差异,而是材质引起的不同传导和谐振导致的。

频响仅仅能在特定状态下反应频率跟幅度的关系,并不能全面反应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一些问题。就像近场测试很平直的系统,在某个空间里的较远一点就会很不平直一样。

今天有点忙,还是不能完整说明,有空再聊。:handshake

yangbaibing 发表于 2009-3-8 11:16

楼主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很不错,但楼主对号筒的理解还不够。至于chaogao兄,说利用那些峰来提高效率,似乎也有认识不全面的地方。      是号筒就必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当然原因是多种的。先不说号筒材料不坚固这样的问题,有个事情需要澄清,号筒是不会发出回声的,因为号筒不是行波导管,它是发散的,不会形成驻波。也就是说这些嗡嗡的声音,不是回声。      我们拿最简单的圆号筒来说,号筒口径直接决定下潜频率,而不同的延展曲线,就必须配备相应的长度,否则在低频反射严重,形成大量的峰谷。而很多时候人们用号筒的时候,给它太多它无法放出来的低频了,所以在低频峰高的很,嗡嗡声很厉害。不要说号筒,就是背后密闭的锥盆中音, 相当于Q很大,音箱很小,谐振频率很高,你给它比较低的分频,照样有嗡的感觉,因为它在500(假设)赫兹左右有个很大的峰。   而且号筒在中频效率最高,而中频本来就给人以嗡嗡声。各位要是不信,用电子分频把1000赫兹左右那个频段分出来,自己听,哈哈。    而号筒,特别是折叠号筒,高频出不来,更显得中频突出。    号筒还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就是它必然产生谐波,幸好是偶次的。输入功率越大,频率越高,这种谐波就越显著。偶次谐波,很明显会产生腔音。       我打字很慢,所以无法很详细去解释这个事情,虽然我心里很清楚。      各位请自己去看山本武夫的《扬声器技术》上

bennyting 发表于 2009-3-8 15:33

学习了,我理解是短号角的腔音会小点。不知对否。

足球怪杰 发表于 2009-3-9 10:37

这家伙好玩吗?

wpdanny 发表于 2009-3-20 13:24

:5fsfsf :5fsfsf :5fsfsf :5fsfsf :5fsfsf :5fsfsf

lf00516 发表于 2009-3-23 20:28

号角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做好的,就像给人做衣服一样,要反反复复的调整测试才能做好的,但是一个号角的调试是跟随驱动器改变而改变。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5-31 19:11

这个问题为什么没说完,是故意的。以后会说清楚点。

风吹柳花 发表于 2009-5-31 19:30

原帖由 yangbaibing 于 2009-3-8 11:1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很不错,但楼主对号筒的理解还不够。至于chaogao兄,说利用那些峰来提高效率,似乎也有认识不全面的地方。      是号筒就必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当然原因是多种的。先不说号筒材料不坚固这 ...

兄台说的我理解,但事实上并不局限于此。
我们可以不给号角比较低的频率,可以找到很接近理想扩散曲线的号角。如果我们能多找几个同样的号角来,就有条件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来试探下您上述原因之外的一些“腔音”。

不过我暂时不太愿意说得太细致了。抱歉!这个帖子我欠大家,以后会还功课的。

谢谢!

scc 发表于 2009-5-31 20:29

等待上课

wangzx2345 发表于 2009-5-31 20:44

参加学习:lol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号角的“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