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1 发表于 2009-3-3 14:38

原帖由 chhw007 于 2009-3-1 11:10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看法,理论上功率大的牛效率要比功率小的牛要高,这个只是说效率,即功率大的牛损耗所占功率百分比要小,楼主所测的1200W牛静态45ma比800W的20ma,看似扁牛静态大了,其实不然,算算损耗所占百分比就知道,另一只用大点的线绕,可以保证用大线径绕的那只牛静态电流要大! ...

这个需要更正一下,实验结果是正好相反,相同的铁芯,匝数一样的情况下,粗线的空载电流要小得多!
好想看起来是细线阻抗高,电流应该小,但是老兄忽略了一个感抗问题,或者也叫做电感量问题。如果不插铁芯直接把220V绕组通电,马上顶保险。
这个实验我做了无数次了,没有一次例外。这点需要更正。粗线空载电流小,用粗线可以少绕圈数而空载电流不变。

liujingwu 发表于 2009-3-3 15:07

原帖由 老牛288043 于 2009-3-3 00:3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几天用一个国产断带,而且片子比较厚的铁心绕了一头小牛,铁心三围直径8.05厘米,内径4.2厘米,高4.05厘米.

用的80年产油浸变压器里面拆机漆包线饶制初级,漆包线直径0.54,共绕1150匝,全放射性绕制,分5层绕完初 ...
铁芯虽厚但导磁率不一定低。该变压器功率80w铁芯虽然有断片理论上不大影响铁芯的导磁率,只要铁芯卷得紧性能不低于无断带的环牛磁饱和性能还要好些。铁芯导磁率的高低只靠直观印象很难判断,因为烧友不具备测试条件只有估一下而已。环牛最关键的是线圈要均匀分布在整个磁路上以减少漏磁!励磁电流也不能太小,9mA小了点应该在10mA——15 mA比较合适,100W——1000W空载电流控制在15——50mA最为合适。否则,环牛初级电感量太大影响变压器出力(虽然静态环变声音很小但影响了输出功率,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用增加初级圈数把空载电流(励磁电流)做得很小是很不恰当。初级应该按450000/导磁率*铁芯截面=每伏匝数,每伏匝数*220V=总圈数。如果空载电流超出范围(证明估计的铁芯导磁率低了)方可增加圈数,电流过小适当减少圈数。LZ在计算的圈数上再加绕若干圈数把1000W环变空载电流做到15-20mA有何理论?只是一家之言不敢苟同。

liujingwu 发表于 2009-3-3 15:50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9-3-3 14:3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需要更正一下,实验结果是正好相反,相同的铁芯,匝数一样的情况下,粗线的空载电流要小得多!
好想看起来是细线阻抗高,电流应该小,但是老兄忽略了一个感抗问题,或者也叫做电感量问题。如果不插铁芯 ...
不错!以空心线圈来说:同样直径(内径)相同圈数其导线越粗电感量越大,我是用电子管高频Q表的电感档加标准电感测试得出的结论。十几年前自制音箱做分频器的空心电感时得到的论据,关于电感量的检测不是问题,用Q表、交流电桥很容易精确测量。我是搞电力工作的单位有很多仪表:0.5级各种规格电压、电流表;直流电桥(惠斯顿电桥、凯惠两用电桥)、交流电桥、100M示波器、功率因数表、电气秒表、交直流高压试验设备;以及各种规格兆欧表... ...。因为自己的学历不高只是个大专生因为有具体工作要去作没有时间去作理论研究。LZ 的假想很可贵!!!就是缺少电子仪器很难去用数据证实自己的理论,所以其论点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是很难让他人信服。望LZ完善理论数据的研究给广大烧友写出更多好帖:6fsfsf :6fsfsf :6fsfsf

gj18163 发表于 2009-3-3 17:12

原帖由 hxmwxy 于 2009-3-1 23:24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老郑这个理论牵强了,甚至有些臆想了。其实牛在四分之一的供电时间里完全能同时满足电容充电和功放的需求,不存在来不及给电容充电,除非牛的功率很小,功放的音量很大。

第一句很有同感.
很佩服楼主在动手实践时能注意观察,总结并积累经验并不辞辛劳打这么多字把经验和我们共享.
但其中有些论点在理论上是得不到论据和数据来支撑的.
烧得太深了,别兜进死胡同出不来.
业余发烧,轻松点就好.

老牛288043 发表于 2009-3-3 17:42

回复 #143 liujingwu 的帖子

最近饶牛都没有用分组放射性饶法绕初级线圈了,改用全放射性绕漆包线,一层漆包线间隔均匀分布在铁心上,而后绕下一层漆包线的时候,内层边角做隔离处理,漆包线要刚好卡在外边角间隙内。这样绕制好处不少,而且绕牛速度和效率提高很多。

zheng1 发表于 2009-3-3 20:23

原帖由 老牛288043 于 2009-3-3 17:4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最近饶牛都没有用分组放射性饶法绕初级线圈了,改用全放射性绕漆包线,一层漆包线间隔均匀分布在铁心上,而后绕下一层漆包线的时候,内层边角做隔离处理,漆包线要刚好卡在外边角间隙内。
如果用全放射性绕法,最好是内圈叠绕外圈排绕,匝间紧密排列,争取一层绕完。这样有最好的电感量。

老牛288043 发表于 2009-3-3 20:24

回复 #147 zheng1 的帖子

已经上绕制过程图片了。

zheng1 发表于 2009-3-3 20:34

原帖由 liujingwu 于 2009-3-3 15:0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铁芯虽厚但导磁率不一定低。该变压器功率80w铁芯虽然有断片理论上不大影响铁芯的导磁率,只要铁芯卷得紧性能不低于无断带的环牛磁饱和性能还要好些。铁芯导磁率的高低只靠直观印象很难判断,因为烧友不具备测 ...

除了最后一句不明白以外,其他的同意。每种功率的铁芯都有一个最佳的空载电流,太高了或者太低了都不好。

从听感上来说,根据我个人和烧友反馈回来的信息,简单概括一下,想要高频亮,用薄片整带铁芯(0.2-0.3)最好,初级用粗线,圈数少一些,等于空载电流大些,电压适应范围小一些。(高压要叫)。想要中频暖,低频足,用0.3-0.35整带或者薄片断带铁芯,初级用标准直径漆包线适当多绕一些圈数,最好按照240V电压来设计初级匝数。
我喜欢取中间,就是初级用粗线,绕组按照230V来设计。
系数取500000,450000一般用在E牛上更合适。
初级圈数过多,虽然空载电流很小,但是电感量太大,铁芯容易磁饱和,发热也严重,同时声音朦胧粗糙。过少亦然。

zheng1 发表于 2009-3-3 20:42

原帖由 老牛288043 于 2009-3-3 17:4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最近饶牛都没有用分组放射性饶法绕初级线圈了,改用全放射性绕漆包线,一层漆包线间隔均匀分布在铁心上,而后绕下一层漆包线的时候,内层边角做隔离处理,漆包线要刚好卡在外边角间隙内。这样绕制好处不少,而且 ...
这样绕法,绕线机完全可以胜任,就不用浪费手工了,手工绕牛----------------------------------唉!不想多说了,无语。。。。。。。。。。。。。。。。。。。。。

zheng1 发表于 2009-3-3 20:54

分组绕法好处是有最大的电感量,对称绕法洞眼内跨斜线,上下两端蜂房形状是有最小的分布电容。同时对抑制杂波也有一定的效果。
层层浸漆层层绝缘除了震动原因以外,对分布电容和抗干扰都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层层绝缘,安全有保障同时分布电容小。初次级之间只做外围屏蔽也是,铜皮横向切割初级绕组磁力线,对抑制杂波很有好处。

av-rgb 发表于 2009-3-3 20:56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9-3-3 14:3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需要更正一下,实验结果是正好相反,相同的铁芯,匝数一样的情况下,粗线的空载电流要小得多!
好想看起来是细线阻抗高,电流应该小,但是老兄忽略了一个感抗问题,或者也叫做电感量问题。如果不插铁芯 ...
老郑这个结论没有错,只是没有这么明显,说细线静态电流小的还停留在直流欧姆定律基础之上。

一会我开贴上数学模型证明老郑结论。

另外老郑的仪表的确少一点,但仪表不是炫耀的地方,diy就是实践检验理论。

zheng1 发表于 2009-3-3 20:57

这贴到此我闭嘴!在这个坛子上说过不下于一千遍的话,在这个帖子里还得重复说N遍。我实在没有心情了。

niuxiuhua 发表于 2009-3-3 21:03

免费的电子知识丛书:19f :19f :19f :19f

zhouda 发表于 2009-3-3 21:11

老郑开课,学习学习。

wufa 发表于 2009-3-3 21:12

学习中。。。。。。

输入电龙 发表于 2009-3-3 21:14

老郑精彩啊。

zheng1 发表于 2009-3-6 14:31

原帖由 阿斯匹林 于 2009-3-1 21:2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上面说的稳压是给整个需电系统稳压。我还有个疑问:我们的功放电流级大部分都是射级跟随器形式,也就是只要集电极电压略高于基极电压射级输出就由基极决定。如果让电压级稳压供电了,射级输出由电压级决定,( ...

哪天没有仔细看,还有一点要补充,电流级供电的问题,除非是电流级也用稳压方式来供电,牛只要功率足够就可以了,其他影响就小得多。如果电流级还是牛供电,那么牛的品质和声音取向对喇叭还是有影响的!虽然基极的开关速度上来了,只能起一部分作用而不是全部。

amwdwjss 发表于 2009-3-6 15:06

先顶一下,我有一铁芯内径7cm,外径14CM,高9CM、,现用1.62线饶了275匝,电压228v,静态42ma.是否需加多20-30匝,功率有多大?

黑企鹅 发表于 2009-3-6 17:28

学习了......

amd369 发表于 2009-3-6 18:30

:19f :19f :19f 高深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再谈电源变压器铁芯,这次一下说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