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点电位,全对称互补差分结构的线路相对稳定些,负反馈网络带落地电容的也比较稳定,非差分结构以及单差分DC负反馈的稳定性差点,即使能调零,也会因为电压波动(非稳压电源情况)以及机内温度变化而出现一些漂移波动,作为功放的话中点漂移的幅度小于20mV没什么大碍,前级的话中点电位不得大于10mV,否则经后级放大后开关机都会使喇叭出现很大冲击声,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中点伺服或者加输出耦合电容! 集成电路功放,比如LM1875,LM3886,TDA7294,TDA1514A等按照标准电路做,不需要额外调整,输出中点电压都能
前提是加不加那个反馈电容?如果不加能达到,那真的是设计精良 回复输入电龙
怎么加装?
jessfee 发表于 2011-8-27 12:2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要看你的电路,通常装在输入查分管射极之间
RE: 功放中点电压的大小与功放和声音的关系
xmlhifi 发表于 2009-2-16 17:23集成电路功放,比如LM1875,LM3886,TDA7294,TDA1514A等按照标准电路做,不需要额外调整,输出中点电压都能 ...
具体怎么做 我认为不必纠结输出中点电压,有人认为50mV以内可以接受,我赞成。我更重视的是输入差分管电流平衡,输出中点的稳定性和噪音水平。差分平衡,开环失真低。稳定性和噪音水平体现了放大器对微小信号的放大能力。 中点电压是直接加在负载上的,因为是直流,就会造成喇叭或耳机音圈在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偏离中间的平衡位置,造成非线性失真,因为喇叭的阻抗通常比较低,所以即使很低的电压,流过音圈的直流电流也不能小看,而耳机的阻抗虽然比较高,但灵敏度比较高,所以所受影响同样不能小看,个人曾作过一个试验,就是对比耳放直流伺服电路工作与不工作时的差别,结果发现,直流伺服不工作时,中点会有几十到一百多毫伏的直流偏移,同时,声音失真明显增大,声音发毛。不过,有趣的是直流伺服电路不工作时,声音比较润泽和灵动,如果能同时保持中点电位不漂移的话,明显要比直流伺服电路工作时好听。 集成电路功放,比如LM1875,LM3886,TDA7294,TDA1514A等按照标准电路做, 按标准就是要加落地电容 PCB布线影响特别大 不要总以为是差分没有配对 我从来就认为伺服对功放没有好处。同时,使用负反馈电容也不是越大越好。其转折频率5到20Hz就好,而且使用性能好的薄膜电容,它最怕漏电,所以不能使用电解电容。 负反馈电阻和输入对地电阻应相等,且尽可能小,最好10千欧以下。 本帖最后由 lyj168 于 2016-11-2 11:15 编辑
hzr917064 发表于 2009-2-15 11:10
喇叭的音圈及音盆在波纹板及橡皮(或泡沫)边的支撑固定下处于悬浮状态。在音盆前后运动时,运动系统会受到 ...
非常详细、明了的解释。谢谢! 做LM1875T时,感觉这个对音质几乎没有影响
尽管有人说直流输出会抑制扬声器的运动,但实际上感觉不出来,我做的中点高的时候(去掉反馈电容),静态时有七八个毫伏,动态的时候,有时瞬间会达到两三百毫伏甚至更高,但依然感觉不出对音质有什么影响。而且我发现,这个值会变化,市电波动对它有影响,功放使用也会有影响,譬如你头一天用过功放,第二天再开,中点电压会小一些,感觉它就像个钟摆,在不停振荡,如果想要严格控制它的值,需要稳定性极好的高精度元件,但因为感觉不出它对音质的影响,所以感觉没必要。但它作为对功放检测的一种方式,倒是不错。 如果是全平衡电路因为NPN和PNP管的基射极电压降不一致会有10mv左右直流输出,单差分也会因同极性输入管和异极性配对管的差异会有直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