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关于CLIO,以前曾作过一些了解,功能与我们用的论坛测试套件差不多,只是CLIO的功能更为强大。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功能介绍,供大家了解,哪位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在网上找些更详细的说明
关于CLIO
CLIO电声测试系统(Acoustical & Eleetrical Tests)是由意大利AUDIOMATICA公司生产,是音响产品设计和开发不可缺少的测试设备,该系统在windows98/2000/XP下进行。 CLIO电声测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目前软件最新版本为CLIOWin8.0,硬件是一片PCI插卡。系统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白噪音、粉红噪音、最长序列信号(MLS)等测试信号,可利用MLS,正弦波,1/3倍频程和FFT傅立叶分析等方法对被测音响产品的频率和时域响应进行分析。
CLIO电声测试系统可完成频响,二次、三次谐波失真,阻抗、扬声器、THIELE-SMALL参数、瞬时脉冲响应、电容、电感等多个项目内容的分析与测试。具体功能如下:
1、 正弦波频率响应;
2、 二次、三次谐波失真(THD)曲线;
3、 喇叭阻抗(Impedance)曲线;
4、 喇叭Q(THIELE-SMALL)参数;
5、 白噪音、粉红噪音等特定讯号(波形)产生器;
6、 VTVM(AC ture-rms voltsmeter)&噪音计(Sound Level Meter);
7、 MLS频率响应 8 暂态脉波(Impulse)响应;
9、 能量/时间曲线(ETC);
10、 即时1/3 OCTAVE分析(附IEC Standard A Curve);
11、 双轨迹储存示波器(2 CH Digital Storage Oscilloscope);
12、 电感与电容表(C&L Meter);
13、 双轨迹FFT与总谐波失真(THD)分析;
14、 指向性极坐标图(Polar Plot);
15、 THD对应输出电压(LEVEL)或功率(POWER)特性图;
16 、互调失真(IMD)vs.LEVEL(SMPTE,DIN,CCIF);
17、 累积频谱衰减(瀑布图WATERFALL);
18、 自动IASCA得分计算;
19、 残响(RT60)分析;
20、 即时Leq(IEC804)计算与时间记录;
21、 提供传统纯音扫描信号与QC检测手段;
22、 执行FFT(THD、IMD、Level、Noise、Frequency Response)QC检测;
23、MLS(Response)、极性(Polarity)、阻抗(Impedance)QC检测;
24、QC检测项目可任意定义,并按照程序自动测量,配合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自动测试与GO/NG分类,效率最高!
25、可在线对音响产品的总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声压级频响和阻抗特性等参数进行快速测试,并可统计总测试数量及对检测产品的不良原因进行分析。 与CLIO相比,咱们论坛的测量套件性价比可是超级好,功能上一样能满足我们对音箱的测量要求。感谢论坛开发出这么好的套件!谢谢:sa 多谢 lakerblue 板主,学习了 看了L版3楼的帖子,想起曾在老外论坛看到过一对箱,结构有点意思
音箱相位的问题已经提出几十年了,但直到今日,也只有极少的厂家把它当回事,也只有极少的hifi发烧友在重视。
声音传播时相位在空气中是不断变化的,音箱到达人耳的相位和录音原始是不可能一致的.
处理电相位会影响到声相位。不处理电相位,仅仅是把某个喇叭的安装点退后或靠前点安装也会影响到声相位
在这种情况下,在实际聆听状态,不可能获得一个理想的相位状态。
谁能保证一动不动、双耳平直朝前聆听一张唱片吗?
这个问题真的有必要进行深究? 大概明白了GRAVESEN的意思了,大概意思应该是指如果正接时频响够平直,这情况下反接会出现深谷的,那么两只单元的正接的相位对齐得越理想,所以是逆向检验吧。 原帖由 Impromptu 于 2008-12-28 23:1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大概明白了GRAVESEN的意思了,大概意思应该是指如果正接时频响够平直,这情况下反接会出现深谷的,那么两只单元的正接的相位对齐得越理想,所以是逆向检验吧。
就是这个意思:2fsfsf 原帖由 Impromptu 于 2008-12-28 23:1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大概明白了GRAVESEN的意思了,大概意思应该是指如果正接时频响够平直,这情况下反接会出现深谷的,那么两只单元的正接的相位对齐得越理想,所以是逆向检验吧。
俺就是这样做得 真的好文,看着手痒 哈哈 看来LSPCAD已经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了。 原帖由 MOVV 于 2008-12-28 22:3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L版3楼的帖子,想起曾在老外论坛看到过一对箱,结构有点意思
636259 636260
很象高文的物理接地。
回复 #14 alonelie 的帖子
CLIO 中大音响就有啊!何必找南大呢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month_0811/20081123_64eaaedff861b105c99dMFcpBbtDIVkb.jpg
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month_0811/20081123_c47abf778731520e8911d9LXkuzUT2XV.jpg 原帖由 szboy01 于 2008-12-29 20:4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CLIO 中大音响就有啊!何必找南大呢
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month_0811/20081123_64eaaedff861b105c99dMFcpBbtDIVkb.jpg
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month_0811/20081123_c47abf7787315 ...
呵呵。只能说到处都有,我固陋了。
中大也是电声设计的名店,只可惜太远了。 原帖由 大.非 于 2008-12-28 23:0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音箱相位的问题已经提出几十年了,但直到今日,也只有极少的厂家把它当回事,也只有极少的hifi发烧友在重视。
声音传播时相位在空气中是不断变化的,音箱到达人耳的相位和录音原始是不可能一致的.
处理电 ...
老兄的观点让我想起了线材无用论者的观点,惊人的相似。
所不同的是,声相位现在还能靠些简陋的仪器“自欺欺人”一下,线材么.................. 原帖由 wzy728 于 2008-12-29 21:4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老兄的观点让我想起了线材无用论者的观点,惊人的相似。
所不同的是,声相位现在还能靠些简陋的仪器“自欺欺人”一下,线材么..................
我的观点不是相位完全不用理会,而是不用过于严格的进行处理。
线材也是这样,线材有影响是客观的,但也是有限度的,不应过分夸大
需要处理的是一些严重的相位问题,比如号筒喉口出现声短路之类的
而不是诸如 喇叭安装面板需要倾斜以获得一致路径距离 校正相位之类的问题 在家居环境,声波的叠加与干涉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所以我的两音箱之间从来不摆电视机之类有反射的东西。 我是新手,不懂相位理论。
我只知道,一般来说箱子各单元的垂直距离越大,到特定听音点的距离差就越大,因而相差就越大。特别是大型落地箱,到听音点的距离差是很大的,因而相差也很大。这个相差不处理好象不好吧。我也不知大家对这个相差是怎么处理的。
相差总是越小越好。我认为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小相差(虽然人在听音时会动,但这些措施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差有那些不良影响,论坛上说的不多,还请大侠们说说 好贴
莫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