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张院长的6N2搞6P14
没发过这种搭配。 jupeter 发表于 2025-8-23 17:25
没发过这种搭配。
朱老师好!
能否传援一下胆机信号通道的简单计算?比如6N2推6P14单端,系统性的从输入端0.5V有效值开始到8Ω输出端结束,包括峰值,峰-峰值在实际电路中的考量。题目有点大,你只需纲领性的阐述施教即可。谢谢了! 五柳堂主 发表于 2025-8-23 19:19
朱老师好!
能否传援一下胆机信号通道的简单计算?比如6N2推6P14单端,系统性的从输入端0.5V有效值开 ...
设计胆机功放,一般是从后至前,正好跟信号的流程相反。因为胆机功放的核心是围绕功放管的。简单总结一台功放的设计流程如下。
1、根据需要的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管的型号,或者直接确定要玩的管型号。找曲线图,围绕常见的输出牛阻抗、电源牛高压等参数,确定最大输出功率,画出负载线。选定最佳工作点,确定所需推动电压的VP值。
2、根据这个VP值与输入的VP=0.7V相除,得到推动部分所需的放大倍数,一级不够时要用两级,甚至三级。
3、不用环路负反馈时,0.5V的有效值必须要正好能放大到足以推动末级管子,有环路负反馈时,推动部分放大倍数要大于末级所需,但一般不超过两倍所需。(我一般控制负反馈深度不超过6db)
4、以6P14为例,250V,5K牛,最佳工作点我选择7.5v,则推动电压峰值可以以10V计,推动级需要放大倍数10/0.7=14倍,不考虑负反馈和管型搭配时用6N8P就可以推。但五极管必须考虑用负反馈降低输出内阻,以改善阻尼,所以推动的放大倍数要加大到28上下,那就可以选择中U小管6N1或6N3或类似进口管了。因为这俩管子的U=35,在线放大倍数正好是30左右。剩下的就是在电路的具体计算中均衡本机负反馈与环路负反馈的大小了。
5、若选用6N2或X7,因其U太高,在线的放大倍数一般在60倍,要施加很深的本级负反馈,否则环路负反馈也要很深才能用,我习惯上是避免这种搭配。
6、选择推动管与末级管的搭配,除了增益的匹配,一般还要考虑线性的匹配。这就衍生出管子搭配之间的问题了,闲了聊。 本帖最后由 五柳堂主 于 2025-8-24 12:10 编辑
jupeter 发表于 2025-8-23 20:28
设计胆机功放,一般是从后至前,正好跟信号的流程相反。因为胆机功放的核心是围绕功放管的。简单总结一 ...
辛苦朱老师了,万分过意不去,只能口头说声谢谢了!
我没有想自己设计胆机的奢望,也不配有这想法,我仅仅只是想弄明白信号是如何一级一级放大的简单基础问题,別无他念。
有些问题不好表述,所以刚才利用一图就我的认知,对信号通道作了一个文字说明,麻烦您有空审阅并订正,再次谢谢!
图片太大了,重发。没办法,改成600了仍然是112K,晕了!还好仅"14V的峰值"挡住了,将就看看吧。 五柳堂主 发表于 2025-8-24 12:01
辛苦朱老师了,万分过意不去,只能口头说声谢谢了!
我没有想自己设计胆机的奢望,也不配有这想法, ...
我感觉每一级给出的U值就是实际的放大倍数,不需要每一级再乘以60%的效率了。 jupeter 发表于 2025-8-24 12:21
我感觉每一级给出的U值就是实际的放大倍数,不需要每一级再乘以60%的效率了。
我记得实测过,有效值就是在60%-70%之间,75%也达不到的,也可能管子质量太差的原因吧。 五柳堂主 发表于 2025-8-24 14:28
我记得实测过,有效值就是在60%-70%之间,75%也达不到的,也可能管子质量太差的原因吧。
仔细看了,E88CC的放大倍数确实是33,那实际的放大倍数会更小,这样的电路,输入的灵敏度确实达不到0.5Vrms。 感谢朱老师的电路设计心得,学习了。 这个线路 在朱院长 第一次 发布时 我就第一时间做过,声音很不错。而且机器做出来 小而精!感谢朱院长,希望多多出图 招福坛友! 朱院长的电路必须顶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