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应该把麦克风和录音也规划到HIFI发烧范畴
如题 HiFi播放与音乐录制是两个领域,界限很清晰……HiFi都能弄成发烧、调音、自己说了算,跨界自己玩谁也挡不住…… 那不能,发烧不一定HIFI,HIFI不一定发烧。 把很烂的音响声录成视频,分享给同好欣赏,继而得到同好的点赞,何尝不是一件乐的事…… abba 发表于 2025-7-17 21:18把很烂的音响声录成视频,分享给同好欣赏,继而得到同好的点赞,何尝不是一件乐的事……
:handshake:victory::lol
嘿嘿,说的真好! 一般发烧:体温计达40度即可,一台录音机+话筒,效果:开心!
HIFI发烧:额头冒烟+知识+金钱+设备+乐团,效果:横扫HIFI界如卷席。 这样子搞,是要养录音室,歌手,乐队嘛。 发烧范畴里一直都有HiFi话筒与HiFi录音设备:lol还要咋归属 不是有人,请歌手唱的录音吗?这论坛,说录音也不合适的:lol 发烧碟就是这样制作的呀,但我想楼主的意思是,这个论坛应该把话筒和录音制作流程也纳入讨论范围,不只是讨论重放环节,是吧? 老夫开了一帖,无人跟帖。能力设备使然,非你我可规划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25-7-18 11:34 编辑
tiantaire12 发表于 2025-7-18 10:54
你这断了脊梁骨的疯狗,滚! 录音专业从事影视录音、音频制作、现场扩声等。搞HiFi是玩儿,听音与感受,懂音乐、有音乐素养的烧友也稀缺。
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同。前者玩儿HiFi,手到擒来;后者如搞录音,不接受培训的话,几乎找不到门道。
比如简单一例,给一诗朗诵配乐。用什么音乐、怎么变化拿捏能有艺术表现力,烧友应该无从下手吧。倒是可以找AI:lol. chancesun 发表于 2025-7-18 10:17
发烧碟就是这样制作的呀,但我想楼主的意思是,这个论坛应该把话筒和录音制作流程也纳入讨论范围,不只是讨 ...
确实有这方面的意思,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技术上,做为HIFI烧友多少了解点录音手法包括录音设备的制作,对真正理解音乐制品和音响设备都是相得益彰的。录音和放音,都是属于音频世界的范畴,彼此并不矛盾且不应该设限。 发烧友的音响系统在混音师眼里,就如同手机外放、广场舞音响、汽车音响等等,只是属于应用场景之一。他们要做的就是兼容,想办法让混出来的音乐,在各个应用场景里都能表现良好,甚至为了兼容单声道,不得不牺牲立体声宽度和分离度,而所谓的立体声,多半也是混音师在调音台上调出来的,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实际录出来的。 mzzfg 发表于 2025-7-18 20:46
发烧友的音响系统在混音师眼里,就如同手机外放、广场舞音响、汽车音响等等,只是属于应用场景之一。他们要 ...
是这样的。早年的录音还大多讲究现场收音,然后后台做简易的处理。现在是反着来了,甚至普通的作品大多是直接在后台录音室里电子编排出来的。除非一些经典的录音室制作的大作品,基本上我们现在听到的这些年的录音制品都是数字编排品。
有时候我们听的那些唱片录音,尤其是歌手的,感觉还不如网上那些歌姬们在聊天室里唱的好。为什么啊?因为我们听到的知名歌手的录音,经过了太多的数字制作和调整环节,歌声已经不连贯和自然了。初听音准和节奏特好,但越听给人的感觉越乏味;而网上那些现场歌手的演绎,虽然音色和唱功够不上完美,甚至有些时候音准和节奏都有点问题,但就是自然流畅,有一种打动人心的能力。 现在的音乐都是电脑制作出来的,唱歌的都可以AI了,修饰修正毛毛雨 音箱的原理都没弄清楚还研究录音,录音这事再缓缓:lol 对于音箱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不同,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在密闭箱上下功夫,而不是随着国外在倒向箱上费力气。倒向箱适合国外那种大居住环境,而密闭箱更适合我们国内这种小居室格局。并且从声音,尤其是低音品质来说,密闭箱的表现会更优秀些,倒向箱往往只是效率高,呈现的响度大罢了。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19 13:27
对于音箱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不同,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在密闭箱上下功夫,而不是随着国外在倒向箱上费 ...
按你的意思,是不是买个小一点的倒箱箱就可以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