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2 18:53

前级放大器告一段落,继续完善D/A 洞洞板验证

虽然极喜欢1540/1的声音,想来想去还是用并行的pcm54吧。信号流程 spdif 16–32bit@Fs44.1-192kHz →16bit RJ@Fs176.4—192kHz →并行16bit@Fs176.4–192kHz →pcm54 →audio输出;pcm54最大电流输出1mA输出用600欧姆电阻做I/V转换 后接600欧姆/50K欧姆合金牛做升压及20kHz滤波后接一级运放或jet缓冲输出。I/V电阻前面接电子开关以抑制转换噪声(glitch)。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2 18:54

本帖最后由 等离子 于 2025-7-12 18:58 编辑

数字信号部分时序调整完毕,左右声道严格对齐:lol

333ESJJ 发表于 2025-7-13 12:47

密集恐惧症用不了这种板子

mchoi518 发表于 2025-7-14 15:55

我去,洞洞板上用贴片,,这也只能试试功能,

一看就知道不好听:lol

cqxl 发表于 2025-7-16 21:24

EDA画个板子焊贴片更方便吧。楼主这样焊,没有很好的耐心,是搞不了的

mzzfg 发表于 2025-7-16 22:15

不知为什么,现在我一看洞洞板会眼花头晕,可能是年纪大了。有这么大的空间,不知楼主为什么不用直插的电阻电容,而非要用贴片呢。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34

去毛刺与不去毛刺波形对比:在小信号波形很明显,大信号看不出来。加了去毛刺电路后,由于保持电容的影响导致8k以上信号衰减明显,这是这类芯片听感高音欠缺的原因,补偿一下试试听感会不会好一些。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37

-27db、0db: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42

本底噪声:绿色为不加毛刺去除电路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45

洞洞板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49

cqxl 发表于 2025-7-16 21:24
EDA画个板子焊贴片更方便吧。楼主这样焊,没有很好的耐心,是搞不了的

这样方便哈,随手就干:D:handshake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52

mzzfg 发表于 2025-7-16 22:15
不知为什么,现在我一看洞洞板会眼花头晕,可能是年纪大了。有这么大的空间,不知楼主为什么不用直插的电阻 ...

贴片元件好找好焊不占地方还方便布线,好处太多啦:lol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7 16:55

想不明白为何毛刺在波形上表现在过零处,按道理每个台阶处都会有啊:)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8 13:50

本帖最后由 等离子 于 2025-7-18 13:52 编辑

漂亮的deglitch控制信号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8 13:56

黄色为控制信号,绿色为LRCK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18 16:30

未加高频补偿的频响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20 12:22

基本不错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20 12:25

听感也可以,与山灵的4499数播比较略显颗粒感。不过还是比较耐听(所谓的模拟味道)。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20 12:52

B站试听

本帖最后由 等离子 于 2025-7-20 12:55 编辑

【让第一代老芯片发挥余热:PCM54并行输入解码芯片试听-哔哩哔哩】 https://b23.tv/8Y7CGk5

等离子 发表于 2025-7-21 17:35

向马斯克的Grok请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前级放大器告一段落,继续完善D/A 洞洞板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