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p14 发表于 2025-7-9 13:33

901大师

最近学习你的帖子,发现你用同等容积的密闭箱QTC代替倒相音箱的QTC,
是否不妥?虽然接近,但是有误差。
倒相音箱的QTC是否是王以真大师大师文章中的QTSB

6p14 发表于 2025-7-9 15:39

王以真大师是求得第二峰的Q值作为音箱整体的QTSB即音箱的总品质因数。此峰与堵住倒相孔测得的峰近似但有一定误差。您对倒相音箱的调试,计算值是按照密闭箱计算QTC,然后以密闭箱测量QTC使之想等的方法。王以真是测得QTSB调整倒相管,使QTSB在0.6-1之间变化,获得不同的低频特性。我理解的没错吧

yyf901 发表于 2025-7-9 16:08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7-9 16:16 编辑

Qtc是喇叭在箱体上的Qts值,也叫“箱体Q值,”阻抗曲线呈单峰特性,这个箱体就必定是密闭箱了,它是闭箱设计和调整要素。
倒相箱阻抗曲线呈双峰特性,箱体设计、调整使用α,箱体Q值藏在α中。由于倒相箱的调整难度比闭箱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用 Qtc=Qts(α+1)^0.5把 Qtc值从α中提出来,然后堵住倒相管调整箱体,当Qtc'(测量值)约等于Qtc(设计值,也就是α中提出来的值)时,就基本找到了Vb真值和等温环境,最后再细调得到H'约等于H,α’约等于α。
当倒相管设计错误或误差较大时,即便做到了Qtc' 约等于Qtc,也得不到 H'约等于H,α’约等于α的近似结果,所有倒相箱的设计节点首先是倒相管设计正确。
当倒相管设计正确,通常不需要调整倒相管既能得到 H'约等于H,α’约等于α的结果。

回头再去理解Vb=Vas/((Qtc/Qts)^2-1) 就容易了:
设:((Qtc/Qts)^2-1)=α, Vb=Vas/α, α=Vas/Vb,所有,等效容积与声学容积的比值叫“劲度比”或“顺性比”;
把((Qtc/Qts)^2-1)=α变换一下,得到Qtc=Qts(α+1)^0.5,这样,箱体调整就有理论依据了。

实际上,闭箱、倒相箱、其它箱用的都是扬声器理论,Vb=Vas/((Qtc/Qts)^2-1)是通用的。

通过王以真的系列论文《音箱研讨》中的不少错误可大致判 断出他并不熟悉扬声器理论,因为论文发表前需要仔细校验内容和标点符号,而在第二署名为沈伟星的 音箱研讨之(三)中,一眼就能看到的公式错误他没看到,说明公式是沈伟星提供的,王以真本人并不熟悉。。。。。。

阅读市面上有关音箱的书籍要慎重,包括《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中也有致命错误,如“衰减器部分”:

图中的串/并电阻组合已经出错了,因为L型衰减器的精髓是:插入的衰减器,起到衰减作用的同时还不改变扬声器Re值(L型衰减器设计公式以是以R1+R2//Re=Re推导出来的),目的是让插入的衰减器不改变扬声器性能。
例如图中的:
串联电阻1欧姆,并联电阻100欧姆,逆向回去得到衰减量为0.868dB,Re=10.5欧:
串联电阻2欧姆,并联电阻20欧姆,衰减量为2.735dB,Re=7.4欧
两个Re值不一样,表示等效使用了性能不一样的2只喇叭在做插入衰减器后对频率响应的影响实验,也就是把不一样喇叭的衰减响应曲线放在了一个表格里了,这是严重错误。

用很多人熟悉的计算表格从设计角度分析:
若单元Re=7.4欧:
衰减量为2.735dB,计算表格得到R1=2欧,R2=20欧:


衰减量为0.868dB,R1=0.7欧,R2=70.41欧:


所以,读有关音箱方面的书籍挺遭罪,那些写书的人也是东抄西凑、再把自己认为的、与基础理论相悖的东西塞进去就是一本书了。

6p14 发表于 2025-7-9 16:29

我在看王以真的文章时,确实有疑问:他认为倒相音箱阻抗第一峰,FL只与喇叭和箱体有关--电路模型中只有喇叭和箱体的参数,实际我用LSPCAD模拟的时候,改变倒相管,第一峰和第二峰均发生变化,并且第一峰变化显著,第二峰变化轻微。并且他自己说的也矛盾,他认为密闭箱是倒相箱的一个子集,将倒相管内径缩小,第一峰向第二峰靠拢,直至消失。说明倒相管还是主要对第一峰产生影响啊。
也不排除是为了职称云云搞的特立独行的文章,有创意有观点。。。。

hoolion 发表于 2025-7-9 16:32

yyf901 发表于 2025-7-9 16:08
Qtc是喇叭在箱体上的Qts值,也叫“箱体Q值,”阻抗曲线呈单峰特性,这个箱体就必定是密闭箱了,它是闭箱设 ...

多数著者写书、发论文的目的是评职称,为了凑够篇幅而到处摘抄,以至于以讹传讹,需要读者仔细辨别去伪存真。

6p14 发表于 2025-7-9 16:52

我刚才阅读了DATS的帮助文档,901大师是对的

6p14 发表于 2025-7-9 16:55

hoolion 发表于 2025-7-9 16:32
多数著者写书、发论文的目的是评职称,为了凑够篇幅而到处摘抄,以至于以讹传讹,需要读者仔细辨别去伪存 ...

那篇论文确实是想标新立异,我看到眼前一亮,估计编辑看到也是,加上大师名号第一作者就收录了。

6p14 发表于 2025-7-9 17:11

yyf901 发表于 2025-7-9 16:08
Qtc是喇叭在箱体上的Qts值,也叫“箱体Q值,”阻抗曲线呈单峰特性,这个箱体就必定是密闭箱了,它是闭箱设 ...

QTC是否决影响低频的量感和瞬态?
0.7是否是量感和瞬态的最优值?
QB3相应是固定QTC=0.586?
BB4 相应箱体的设计初衷是低
频滚降斜率趋于闭箱的滚降斜率为目的;相较于 BB4 相应,QB3 相应注重更低的 F3,就是说,BB4
响应关注低频瞬态,QB3 响应关注下潜深度;是否说明BB4的QTC比0.586还低?----QTC越低瞬态越好对吗。
BB4响应表格全面的话,总频响曲线会标注1.36dB的增益;反过来推箱体Q值=1.9414^0.5*0.48=0.68,
它介于贝塞尔相应(0.577)和巴特沃斯相应(0.707)之间,就是说用 Qts=0.48 单元制作 BB4 响应音箱,
它的低频滚降斜率是朝着闭箱的 0.707 斜率逼近的,因此有人把 BB4 相应称作“轰鸣箱”;所以,1.36
分贝的增益自然是可以接受的(前辈搞 BB4 音箱怎么会让人不能接受呢?)---这段又说明BB4不是追求瞬态啊

yyf901 发表于 2025-7-9 18:59

Qtc是通过箱体大小控制低频瞬态;低音量感由Qms值决定,Qms值相对大,单位时间振动能量消耗相对少,低频量感相对多。
Qtc=0.5低频滚降斜率最缓,低频瞬态最好;Qtc=0.707,瞬态适中,F3最低。
Qtc=0.586差不多是倒相箱箱体响应的中间值,用于早期没有设计表格的折中设计,取自Qts=0.455的C4箱体响应数据。

在BB4、QB3、C4箱体响应中,同一只喇叭,BB4响应的α值相对最小,箱体净容积最大,QB3最小;瞬态优劣排序以此规律判别是BB4、C4、QB3,反应在Qtc值上自然会因BB4箱体最大其Qtc值最小,QB3箱体的Qtc值也就最大了;具体值可用Qtc值计算式度量。

Qtc=0.5已到了箱体临界阻尼值,表示喇叭工况开始趋于无限障板态,低频振幅严重跌落;当Qms值不足够大(如10、20等)Qtc=0.48是不应被采用的“死区”值。

总之,箱体就完成一项任务——控制低频衰减斜率,就是常说的“低频声音的宽松度”。至于自己喜欢怎样的“宽松度”,要去实践中找,例如,喜欢某倒相箱的低频声音,方便的话就把音箱的H、α、QL值扒出来;要么就用同一喇叭至少制作三个不同响应的音箱试听;
以大众口味看,以箱Qtc为0.707---1最为被接受;倒相箱以C4和QB3响应为多。而BB4响应由于Fb=Fs缘故,多数人搞出来的箱体不能满足计指标,而使低频声音难以驾驭(也包含分频器设计到位因素),也就是设计不当导致了梳妆低音出现了“轰隆隆”的声音,所谓的“轰鸣箱”是这样来的。

yyf901 发表于 2025-7-9 19:11

6p14 发表于 2025-7-9 16:29
我在看王以真的文章时,确实有疑问:他认为倒相音箱阻抗第一峰,FL只与喇叭和箱体有关--电路模型中只有喇叭 ...

箱体设计跟做东西一样,有尺寸指标什么的就照着做,做出来后“尺子”一量,满足要求就成了。
箱体也有指标,Qtc、H、α、Fb等都是,做出来的箱体满足设计指标就行,阻抗曲线形状便会以它该有的形状出现,其它不用费神。

6p14 发表于 2025-7-9 20:16

若追求小体积的VB,推算出QTC=0.73,若增大VB QTC可得0.67,如何取舍?AI认为低频量感不是重要的,要取低QTC换取高瞬态

yyf901 发表于 2025-7-10 11:11

6p14 发表于 2025-7-9 20:16
若追求小体积的VB,推算出QTC=0.73,若增大VB QTC可得0.67,如何取舍?AI认为低频量感不是重要的,要取低QT ...

在Vb=Vas/((Qtc/Qts)^2-1)中,Qtc由设计者赋值,范围通常在0.5---1.2之间。

下图是Qtc=0.5、Qtc=0.7、Qtc=1.2的低频瞬态的同框曲线:

黑粗线是Qtc=0.5,10赫兹处的声压级约为73dB;
蓝线是Qtc=1.2,10赫兹处的声压级约为59dB;
显然低频听感因为低频瞬态差异而不同,Qtc=1.2的低频声音可用“有力、紧绷”形容,Qtc=0.5的低频声音可用“软塌、宽松”形容,因人人对声音的喜好不同,喜欢软塌、宽松声音的就用Qtc=0.5--0.6给他设计箱体,喜欢即不软塌、宽松声音,也不喜欢有力、紧绷声音的就用Qtc=0.7左右的值设计箱体。

这种在低音滚降斜率上的差异叫“低音类型”,“宽松类型”的,Qtc=0.7向Qtc=0.5方向方向发展;“紧绷类型”的,Qtc=0.7向Qtc=1.2方向发展。

一般来讲,家用低、中低频扬声器的Qms值在5左右,也就是喇叭设计制造环节已经把低音量感给“固定”了,没有评论“重不重要”的余地;当准监听音箱使用Qms值小于1的喇叭时,听上去低频量感不够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但设计者无能为力,因为低音量感由Qms值决定,不受设计控制。

闭箱低频截止频率F3用下式计算:


闭箱特点之一是Qtc=0.707时的F3频率最低,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以Qtc=0.707时的F3=Fs*Qtc/Qts来评估低频的下潜深度。

至此,“低频类型”被扩展到:由Qtc值、Qms值、F3值共同决定,貌似有无穷无尽个低音类型,确实如此。不过不用理会“无穷无尽”(也理会不了),心里有个框架就可以了。设计箱体过程中,“框架”会让设计中的每一步骤赋有依据,达到低音类型是设计出来的目的。

6p14 发表于 2025-7-10 11:20

大师码字辛苦了,您的回复里主要提及了低音的音色,紧绷还是宽松,我和AI聊的时候,它给了一个概念是低音的瞬态。宽松的低QTC或者说低音柔弱的低QTC伴随着高瞬态,反之高QTC伴随低瞬态。ai不知从那里学习的数据,认为低音以瞬态为先,即质胜过量,而量由频率和功率补偿,即以功耗换品质。这倒是与晶体管甲类功放的思想一致(负反馈也可以视增益补偿频响失真等,甲类是功耗补偿速度)。

6p14 发表于 2025-7-10 12:02

箱体越大,QTC越小,瞬态增强,箱体大过一定后低音开始偏软,所以箱体不是越大越好

6p14 发表于 2025-7-10 17:17

本帖最后由 6p14 于 2025-7-10 17:22 编辑

我的JBL4429音箱,很久不听了,这次听了后发现低频非常硬,以音箱的外形尺寸*0.8推算出内容积,按照下图参数推算QTC=0.45左右,这与低频硬矛盾,应该是宽松的低频啊,可能低频有峰,这次没带话筒,下次测一下。看喇叭的频响图(不是音箱频响是喇叭频响)就知道为何普遍认为这音箱低频甚至不如某些6寸或者8寸音箱。高达15的QMS后延特性太差,并不适合胆机推。

6p14 发表于 2025-7-10 17:18

本帖最后由 6p14 于 2025-7-10 17:25 编辑

图片看不清,主要参数 QTS0.26 QMS 15 VAS125升,虽然谐振频率28hz,但是QTS太低,在标准障板上测试值低频衰减太快

yyf901 发表于 2025-7-11 00:23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7-11 00:25 编辑

闭箱的低频瞬态看Qtc值;
倒相箱的低频瞬态看QL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01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