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几年,终圆飞机梦——手搓一台飞机
本帖最后由 mzzfg 于 2025-7-2 23:39 编辑故事,要回顾到20多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我当时正在使用一台国产山寨级CD机欣赏着发烧天碟,每次大跨度的选曲,都能体会到生命在飞速流逝。这时,一个朋友抱来了他的万利达N28,表达了想要小小的PK一下的诉求。作为一名资深发烧友,把友机P得体无完肤乃是人生的至高享受,于是我欣然同意,果断摆开了战场。甚至,我已经预测到了他铁青着脸抱走机器的画面,要知道我的“山寨货”里可是塞满了各种发烧运放、补品电容及各种高端线材,重放效果已非吴下阿蒙,早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
PK开始,接下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被P得体无完肤!未经任何打摩的万利达一开声,立即展现出它强大的技术优势,平衡温暖又不失细腻的声音,甩开了那台山寨货几大条街。山寨货冷硬、浮燥又不失呆板的缺点暴露无余,尤其是飞利浦机芯那超强的读盘能力,和火箭一般的寻迹速度,简直就是降维秒杀。夜已深,心满意足的友人绽放着满脸的菊花,早抱着他的爱机走了,我抽着闷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至那以后,无数个日日夜,每当我看到角落散满灰尘CD唱片,友人那张灿烂的笑脸总会浮现在眼前,脑海里不由自主又回荡起CDM12顺滑的寻迹声……时光飞逝,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在我的人生记忆深处,偶尔还会回响起CDM12中顺滑的寻迹声音。终于,今天我决定要终结它——我要手搓一台飞机。
第一步:先搞个机芯。
VCD作为当年最普及的家庭影音设备,曾风靡了整个中国的大江南北。淘汰后,大量涌入二手市场上被拆解成各种部件,花了两包烟的代价,我很轻易的就得到了两个CDM12机芯,其中一个是SAA7345,另一个是SAA7372,两者并没有多大区别,控制系统完全兼容。
拿到机芯后的第一步就是做个彻底的清理,除灰尘、洗光头、打润滑脂等,确保机芯状态正常。
随后,检查PCB,把存在虚焊、明显损坏的地方进行修复,由于年代久远,板上的电容元件特别是电解电容,很容易漏电失效,把它们全部换掉。
DSA控制接口和数字输出接口,有清晰标示,无需去查DSP管脚。至此,机芯性能应该已经恢复到巅峰状态,接下就该进行第二步了。
第二步:选择控制方式。
光有机芯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得想办法让它动起来。这就需要有一块控制板,通过DSA指令对CDM12进行操作。关于控制板,有三个选择:1、买成品的控制板,这不符合手搓的定义,而且价格不菲,这会让本来就不富裕的我更加的雪上加霜,PASS。2、用51单片机,下载别人写好的程序。我找遍了全网,只找到创梦前辈开放的一个程序,但创梦的程序有两个显示的BUG,一个是出仓逻辑有问题,通过修改硬件接线加装一个到位检测开关可以解决,但另一个BUG让我不得不放弃了使用它。那就是一旦读盘出错,它就会果断的死机,没有任何反应,唯有强行把碟片取出再重启,严重影响使用体验。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选择,3、自己写程序,优点是自由度高,可随意修改。由于编程水平有限,我决定选择性能强悍无匹的ESP32,它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大的内存,完全可以轻松驾驭我的屎山代码,且ESP32还拥有WIFI和蓝牙,可以让CD机轻松实现物联控制等更具现代化的功能。
ESP32开发板,体积小巧性能强劲。
给它做了一块扩展板,一是为了日后方便连接固定,二是放大GPIO编号标识,毕竟年纪大了眼神不好,顺便把CDM12的供电部分也画在了上面。
第三步:控制程序的编写。
相对前两步来说,程序的编写要困难一些,因为本人是编程小白,代码能力相当有限,很多东西都是现学现卖的。为了降低难度,选择了相对容易学习的python语言,其中参考了国外很多大神的文章,并借鉴了一个Arduino的库,最终才完成了代码的编写。目前有很多单片机支持用Python开发,其中ESP32就属于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在电脑上安装好Thonny软件就可以编写代码了。用Thonny开发ESP32非常方便,它自带的交互窗口可以实时观察代码的运行情况,而且代码是即改即生效的,仅仅只是点击一下“运行”,完全省去了繁琐的编译、上传过程。
其实说穿了飞机的控制很简单,就是通过单片机向伺服CPU发送DSA指令,伺服CPU收到指令后控制机芯执行相应的动作。比如发送0x03给伺服CPU,伺服CPU就会开启激光器并启动转盘电机开始读取光碟的目录,读取成功后返回曲目数总时长等信息。具体的指令和用途,可参考飞利浦的DSA文档,内有详细说明。我在编写的过程中,发现快速向前和向后搜索(快进、快退)指令不起作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在并不影响日常使用,就索性取消了这个功能。
第四步: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就是控制面板,人机接口的好坏,关系着整部机器的使用体验。最初的时候,我是使用了一块I2C接口的1602显示屏,配合ADC电阻键盘使用,整体操作流畅显示效果也还过得去。但,对于一台高级CD机来说,这样的组合显得很不高级,很容易让我回忆起当初的那台山寨货。
帖子太长,编辑很困难,重开一楼(论坛BUG下面多了一张图片,无法删除):
本帖最后由 mzzfg 于 2025-7-2 23:40 编辑
为了解决美观问题,加上机箱的问题也是个大问题。考虑再三,咬咬牙又花了三包烟捡回来一台坏的万利达N28A,本以为又有一个CMD12机芯,没想到N28A根本不是飞利浦的机芯,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我本来目的就是要那个机箱。
一番拆解后,我得到一个非常漂亮的VFD显示屏,还免费赠送了键盘扫描电路,还有一个现成的红外接收头可用。VDF和键盘扫描的控制芯片是常见的16312,经查询PDF文件后,为它编写了读写代码,先实现指令的发送和数据接收,再使用土办法把每一个显示点的段码找出来,虽然耗了点时间,但当屏幕的所有字符被点亮后,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五步:音频解码。
关于音频解码部分,可供选择的实在太多,因为CDM12的可玩性极高,它可通过软件设置不同的输出格式,我这里选择的是PCM1794。一是因为1794这颗解码本就是为高级CD设计的,拥有不俗的性能指标的同时价格还相当便宜,同样是可玩性极高的一颗芯片。它不仅支持多种数据格式输入,还可通过跳线选择内部数字滤波器的斜率,我个人喜欢的模式是I2S输入、平缓滤波。在这种模式下,1794有着非常通透的高频和温暖的声底。
为了省钱,除了芯片本身花了1包半烟外,其它元件都是拆机的旧元件,4颗大S的5534是20多年前收藏的藏品。记得当时它静静躺在某电子元件经营部无人问津,被我低价全部拿下了。
最后一步:组装。
到了这一步,其实也没多少可写的了,无非就是一些打孔对位上螺丝的工作。电源方面一组5V供ESP32和面板芯片,一组9V供机芯。另外有一组+-12供给运放,两组单独的5V分别供给1794的数字和模拟电源。值得一提的是,+-12V电源在使用时,7912的温升比7812要高很多,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等后续换一片稳压IC试试。
试听感受:
整机完成后,迫不及待的进行了试听,结果令我非常满意。飞机强悍的数字伺服系统,保障了数字音频信号输出的稳定,加上高素质的PCM1794,整体声场庞大稳如泰山,背景干净如黑夜般宁静,高频光滑如丝绸,低频深沉有力不浮不紧,可以说是全面秒杀当年的n28。最后感慨的说一句:终于在20多年后,我成功的击败了万利达N28!如今,那丝滑无比的寻迹声,已经进入现实,再也不会在梦中出现!
致敬楼主的执着、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N28,我记得这款机器是中置片仓啊,型号我记错了? 楼主确实牛啊 我的N28在老家用过好几年,后来流行DVD,再后来改用纯CD,N28用料扎实,可能被老妈、爸当废品卖了,一直没找到。 LN_YXY 发表于 2025-7-3 10:55
致敬楼主的执着、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N28,我记得这款机器是中置片仓啊,型号我记错了 ...
这是N28A,N28有好几个型号。 hezh0769 发表于 2025-7-3 12:47
我的N28在老家用过好几年,后来流行DVD,再后来改用纯CD,N28用料扎实,可能被老妈、爸当废品卖了,一直没 ...
N28的面板特别适合改CD,低调工整。 要省钱又会写代码为什么不用1792?便宜一半效果一样。 cq120104 发表于 2025-7-3 14:44
要省钱又会写代码为什么不用1792?便宜一半效果一样。
代码水平太低,以搜索和借鉴(抄袭)为主 20多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lol 请楼主上代码:P:$ 厉害的,羡慕能软能硬的! 我是用的一台BBK的VCD机来听CD,主要是机芯是CDM12的,的确不错。楼主这会软件就是NB。 这个颜色的排线的CDM12光头质量不太好,貌似国产的。
黄色透明排线的比较好 333ESJ 发表于 2025-7-4 21:42
这个颜色的排线的CDM12光头质量不太好,貌似国产的。
黄色透明排线的比较好
棕色排线扁口的也有一个,据说是原装进口的,开始不读碟,经我水洗后再仔细调整了光功,现在读碟钢钢的,非常顺畅。 denggboo 发表于 2025-7-4 17:10
请楼主上代码
代码现在很杂乱,待我整理优化一下,如果你的VFD屏和我的不一样,可能拿去也用不了。 dymsjpony 发表于 2025-7-4 21:36
我是用的一台BBK的VCD机来听CD,主要是机芯是CDM12的,的确不错。楼主这会软件就是NB。
如果解压板和伺服板不是一体的,就可以很方便的改装,如果是一体的就比较麻烦了,得换伺服板或者整个机芯换掉。 mzzfg 发表于 2025-7-4 23:51
如果解压板和伺服板不是一体的,就可以很方便的改装,如果是一体的就比较麻烦了,得换伺服板或者整个机芯 ...
CL480控制的。得加伺服控制和解压板。机子电源什么的还不错,毕竟当年的品牌机 dymsjpony 发表于 2025-7-5 12:34
CL480控制的。得加伺服控制和解压板。机子电源什么的还不错,毕竟当年的品牌机
是的,当年很多VCD用料很好,不仅变压器个头大,机箱的铁皮也非常厚实。 真的很发烧,但音频质量的提升用处不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