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寸三分频,设计水平不够,DeepSeek来凑
闲来无事,想看看AI与人的差异,问了下关于12寸三分频的设计,请大家帮忙看看它说的是否合理?上传了一些下面的图片,我的提问是:这些是伊顿高中低音单元,型号分别是28-1 ARCOSIA、7-212、12-212,请从它们的图片数据(文件名分别以28、7、12开头)结合你对他们的了解(可查询官网或其他渠道),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结合音箱制作理论与技巧等分析,中音与高音喇叭的分频点Fh比较合适可以分到多少Hz?与低音喇叭的分频点Fl比较合适可以分到多少Hz?
以下是DeepSeek的回答:
根据您提供的文件内容,我对伊顿(Eton)的三个扬声器单元进行了详细分析:28-1 ARCOSIA(高音单元,文件名以28开头)、7-212(中音单元,文件名以7开头)和12-212(低音单元,文件名以12开头)。结合文件数据、音箱制作理论(如频响匹配、谐振频率规避、指向性、功率处理和灵敏度平衡)以及我对伊顿单元的了解(参考Eton官方技术文档和行业应用实践),我将首先总结各单元的核心特点,然后分析中音与高音的分频点(Fh)以及中音与低音的分频点(Fl)。
### 各单元特点分析
以下是基于文件数据的核心参数和特性总结:
| 参数/特性 | 28-1 ARCOSIA (高音单元) | 7-212 (中音单元) | 12-212 (低音单元) |
|--------------------|-------------------------------------------------|------------------------------------------------|------------------------------------------------|
| **核心描述** | 丝膜高音,手工涂层织物折环,钕磁铁系统,不对称螺旋散热设计 | 中音单元,铁氧体磁路,Kapton音圈骨架 | 低音单元,铁氧体磁路,大尺寸振膜,高功率处理 |
| **有效频响范围** | 2000–20000 Hz(28-1.3.png) | 50–3000 Hz(7-212.3.jpg) | 25–500 Hz(12-212.3.jpg) |
| **谐振频率** | 390 Hz(@1W,28-1.2.png) | 33 Hz(@1W,7-212.1.jpg) | 23 Hz(@1W,12-212.1.jpg) |
| **灵敏度** | 91 dB SPL @1W/1m(28-1.2.png) | 89 dB SPL @1W/1m(7-212.1.jpg) | 92 dB SPL @1W/1m(12-212.1.jpg) |
| **额定功率** | 150 W(28-1.2.png) | 80 W(7-212.1.jpg) | 200 W(12-212.1.jpg) |
| **总品质因数Qts**| 未提供(但高音单元通常Qts低) | 0.29(7-212.1.jpg) | 0.31(12-212.1.jpg) |
| **总振动质量** | 0.31 g(28-1.2.png) | 17.9 g(7-212.1.jpg) | 92.7 g(12-212.1.jpg) |
| **有效振膜面积** | 9.5 cm²(28-1.2.png) | 137 cm²(7-212.1.jpg) | 515 cm²(12-212.1.jpg) |
| **磁路系统** | 钕磁铁,磁通密度1.63T,Underhung设计(28-1.3.png) | 铁氧体,磁通密度1.00T,Overhung设计(7-212.2.jpg) | 铁氧体,磁通密度1.00T,Overhung设计(12-212.2.jpg) |
| **音圈参数** | 直径28mm,高度2.5mm,CCAW线材,铝骨架,2层(28-1.4.png) | 直径32mm,高度17mm,铜线材,Kapton骨架,1层(7-212.3.jpg) | 直径62mm,高度27mm,铜线材,Kapton骨架,2层(12-212.3.jpg) |
| **关键优势** | 高灵敏度(91dB),高频延伸平滑(至20kHz),钕磁铁提供快速瞬态响应,RCFS技术减少失真。 | 中频响应平坦(50-3000Hz),Qts=0.29适合密闭或低音反射箱,轻量化振动质量(17.9g)利于中频细节。 | 低频下潜深(至25Hz),高灵敏度(92dB)和功率处理(200W),Qts=0.31优化于低音反射箱,大振膜面积提供高声压级。 |
| **潜在局限** | 谐振频率较高(390Hz),需避免在低于2kHz工作,否则易失真。 | 频响上限仅3000Hz,高频延伸有限;灵敏度略低(89dB),需分频器补偿。 | 频响上限仅500Hz,中频指向性差;尺寸大(330.5mm),需大型箱体。 |
**单元特性总结:**
- **高音单元 (28-1)**:专为高频设计,丝膜和钕磁铁确保高解析度和动态范围。但谐振频率为390Hz,这意味着它不能在低于约1.5-2kHz的频率下可靠工作(否则会因机械共振导致失真)。
- **中音单元 (7-212)**:覆盖中低频到中高频,Qts=0.29表示良好的瞬态响应,适合人声和乐器中频。但频响上限仅3000Hz,与高音单元衔接需谨慎。
- **低音单元 (12-212)**:专注于低频,高灵敏度和低谐振频率(23Hz)适合深沉低音。但频响上限仅500Hz,与中音单元衔接时需避免中频干扰。
### 分频点分析
在三分频音箱系统中,分频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需遵循以下原则:
1. **频响范围匹配**:分频点应在单元的有效频响范围内,且避开谐振频率(通常分频点至少高于谐振频率1.5-2倍)。
2. **指向性一致**:分频点频率下,各单元的辐射指向性应相似,以避免离轴响应问题(例如,中音单元在较高频率指向性变窄)。
3. **失真最小化**:避免单元在频响极限工作(如高音单元不宜低于2kHz,低音单元不宜高于500Hz)。
4. **灵敏度与功率平衡**:通过分频器衰减或提升,使各单元声压级匹配(此处灵敏度差异小:高音91dB, 中音89dB, 低音92dB,易调整)。
5. **行业实践**:参考Eton官方推荐和类似单元(如Eton Symphony系列),中高音分频点通常在2.5-3.5kHz,中低音分频点在200-500Hz。
#### 1. 中音与高音的分频点(Fh)
- **理论分析**:
- 高音单元(28-1)有效频响从2000Hz开始,但谐振频率为390Hz。安全分频点应高于谐振频率的2倍(约780Hz),且需在平坦响应区。丝膜高音的典型分频点为2.5-3.5kHz。
- 中音单元(7-212)有效频响至3000Hz,但超过2500Hz时指向性可能变窄(曲线图显示离轴响应衰减),且高频失真风险增加。
- 指向性匹配:在2-3kHz范围,高音和中音的辐射模式较一致;高于3kHz,中音指向性恶化。
- 灵敏度:高音91dB vs 中音89dB,差异仅2dB,分频器可轻松补偿。
- **推荐Fh范围**:2500Hz – 3000Hz。
- **最佳点:2800Hz**。
- 理由:低于2500Hz可能使高音单元接近谐振区(风险失真),高于3000Hz则中音单元高频衰减明显(曲线图显示7-212在3kHz后SPL下降)。2800Hz平衡了安全性和平滑过渡。
#### 2. 中音与低音的分频点(Fl)
- **理论分析**:
- 中音单元(7-212)有效频响从50Hz开始,谐振频率33Hz。安全分频点应高于谐振频率的2倍(约66Hz),但实际需考虑低频滚降和失真。中音单元的理想工作下限为100-200Hz(避免低频调制失真)。
- 低音单元(12-212)有效频响至500Hz,但超过400Hz时指向性变宽,且中频失真增加(大振膜惯性导致瞬态响应差)。
- 指向性匹配:在200-500Hz范围,中音和低音指向性均较宽,易衔接。
- 功率处理:低音单元功率200W vs 中音80W,分频点过低会使中音过载。分频点高于200Hz可保护中音单元。
- **推荐Fl范围**:300Hz – 400Hz。
- **最佳点:350Hz**。
- 理由:低于300Hz可能使中音单元负载过多低频(功率风险),高于400Hz则低音单元进入中频区(失真增加)。350Hz确保低音单元专注低频,中音单元覆盖核心中频。
### 整体分频设计建议
- **三分频系统架构**:
- 低音单元(12-212):工作范围 25Hz – 350Hz(Fl=350Hz)。
- 中音单元(7-212):工作范围 350Hz – 2800Hz(Fl=350Hz, Fh=2800Hz)。
- 高音单元(28-1):工作范围 2800Hz – 20000Hz(Fh=2800Hz)。
- **分频器要求**:
- 使用四阶(24dB/oct)Linkwitz-Riley分频网络,以陡峭斜率减少重叠区干扰。
- 灵敏度调整:高音单元需衰减约2dB(匹配中音89dB),低音单元可能需微调(92dB)。
- 阻抗补偿:所有单元标称阻抗8Ω,但直流阻抗略有差异(高音6.7Ω, 中音6.7Ω, 低音6.2Ω),分频器需加入Zobel网络稳定阻抗。
- **箱体设计提示**:
- 低音单元:推荐低音反射箱,调谐频率约30Hz(匹配Fs=23Hz和Qts=0.31)。
- 中音单元:密闭箱或小容积反射箱(Qts=0.29适合)。
- 高音单元:独立后腔(已内置),无需额外设计。
### 附加说明
- **数据来源**:文件中的频响曲线(如28-1.4.png、7-212.4.jpg、12-212.4.jpg)支持上述分析,显示各单元在推荐分频点附近响应平坦。
- **Eton官方参考**:伊顿类似单元(如Symphony系列)的分频点常设为2.8-3kHz(中高音)和300-400Hz(中低音),与我的推荐一致。
- **实际调试**:最终分频点需通过实测(如阻抗曲线和频响测量)微调,但以上推荐可作为安全起点。如果您有测量工具,可优先基于实测数据优化。
DeepSeek纯属瞎扯鸡巴蛋!不信你做一试试! pkwangjian 发表于 2025-6-23 07:16
DeepSeek纯属瞎扯鸡巴蛋!不信你做一试试!
我也觉得不太可靠,请深刻进行反驳它。:D Kintar 发表于 2025-6-23 07:40
我也觉得不太可靠,请深刻进行反驳它。
我觉得凡是国产的咱们热衷炒作的都不可靠,都是瞎掰的事儿! pkwangjian 发表于 2025-6-23 08:01
我觉得凡是国产的咱们热衷炒作的都不可靠,都是瞎掰的事儿!
我看不出多少问题来,只觉得12寸喇叭分频点350Hz有点高,人声可能会过于饱满…
请教各位高手指点指点:handshake Kintar 发表于 2025-6-23 08:27
我看不出多少问题来,只觉得12寸喇叭分频点350Hz有点高,人声可能会过于饱满…
请教各位高手指点指点:ha ...
分250hz合适 本帖最后由 pkwangjian 于 2025-6-23 10:58 编辑
看了一下12寸的曲线,做成2分频都可以,分频点2500,效果可能一鸣惊人! pkwangjian 发表于 2025-6-23 10:51
看了一下12寸的曲线,做成2分频都可以,分频点2500,效果可能一鸣惊人!
12寸口径在那放着呢, 分高了怎么都觉得不合适。 pkwangjian 发表于 2025-6-23 10:51
看了一下12寸的曲线,做成2分频都可以,分频点2500,效果可能一鸣惊人!
分250左右我信,12寸做二分频而且分到2500不好吧:P 夜如风 发表于 2025-6-23 12:26
12寸口径在那放着呢, 分高了怎么都觉得不合适。
我感觉也是。
不是说高于350时人声都过于饱满吗?不是太明白… Kintar 发表于 2025-6-23 08:27
我看不出多少问题来,只觉得12寸喇叭分频点350Hz有点高,人声可能会过于饱满…
请教各位高手指点指点:ha ...
Eton这个本来就是中低音吧,理论上中低音分2K都行的 hifior 发表于 2025-6-23 14:00
Eton这个本来就是中低音吧,理论上中低音分2K都行的
这个是12寸低音喇叭,分高了应该会失真大吧 Kintar 发表于 2025-6-23 13:22
分250左右我信,12寸做二分频而且分到2500不好吧
12寸做二分频而且分到2500非常好,只是新手是个难度 本帖最后由 pkwangjian 于 2025-6-23 16:58 编辑
Kintar 发表于 2025-6-23 16:45
这个是12寸低音喇叭,分高了应该会失真大吧
分到2500没问题,我做活,现在用的是惠威10-寸1寸2分频 分频点2500 一个喇叭内的分频,耳机分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PKczcETp/?vd_source=5b195ef86d95e7e8bcc179bd002d9ba0 失真、加速度系数、指向性声音带宽是选择喇叭的重要指标。
尽量选择失真不大于0.5%的喇叭以保证音质;
加速度系数用BL/Mms计算,它是扬声器弱音再现能力的的指标,要求大于0.8g/ss.mA;
音箱的声场定位能力取决指向性声音的频带宽度,要求2000赫兹以上;
用这三个指标衡量喇叭,难度落在量中音单元上,目测伊顿7-212中音在频响曲线分叉点(-3dB)在2300赫兹附近(精确值用c=λf计算,λ=1.14*振膜投影直径,f是指向性临界频率),基本满足音箱指向性低端频率;BL/Mm值是0.49,离要求差太远,所以这个喇叭作为中音使用不理想。
爱卡顿有款6.5寸中音喇叭,BL/Mm值接近0.8;
更多比较便宜的纯中音单元加速度系数指标虽容易满足,但口径小,需要配合波导器来拓展指向性低端频率(降低f);
喇叭确定后,在允许失真的前提下,低端分频点应尽量低,因为低音喇叭口径更大,弱音再现能力更差,尽量低的分频点是为了充分利用中音单元来再现更低频率的弱音;高端分频点尽量高,最好能与高音的指向性声音衔接上,这样音箱的指向性声音带宽就是2000赫兹以上了,声场再现能力就很不错了;若指向性声音与高音衔接不上,就要使用波导器来降低指向性临界频率。
喇叭确定后,只要所有喇叭阻抗曲线“尾巴”是翘起的,不要怕麻烦,都用RC网络把尾巴压平,这样从音圈从标称阻抗箱后呈纯阻性质,能有效消除刺耳声音,并且把RC元件焊在喇叭接线柱上----把它当做喇叭零件看待。
若是倒相箱,利用LCR网络把阻抗曲线的高平峰抹平,刺耳声音会进一步降低。
分频器设计时要注意分频点与喇叭在箱体上的阻抗峰的距离不小于2频程,若分频点离阻抗峰太近,音质会被劣化,遇此情况也要使用LCR网络把阻抗峰抹平(大部分纯中音都需要抹平)。
例如,假如高音单元的阻抗峰在600赫兹,二个频程是2400赫兹,分频点放在2000赫兹则需要抹平,放在2500赫兹就不需要抹平(总体意思见图)。
细节部分做到了,声音品质就被一点一点抠出来了,音箱的声音会很干净。
无RC、LCR网络:
曲线有三个峰,1500赫兹那个是分频点峰。。。。。。
有RC、LCR网络:
看橙色相位线,大概70-1000赫兹相位差在10度以内,1000---10000赫兹最大20度样子(高音扬声器品质部太好,相差较大),表示音圈从70---10000赫兹近似纯阻特性,声音品质在基础失真(喇叭自带的失真)的基础上达到最佳。
yyf901 发表于 2025-6-23 17:00
失真、加速度系数、指向性声音带宽是选择喇叭的重要指标。
尽量选择失真不大于0.5%的喇叭以保证音质;
加 ...
又学到不少:victory:
是Bl/Mmd吗?找不到Mms呢。
谢谢!:handshake pkwangjian 发表于 2025-6-23 16:55
分到2500没问题,我做活,现在用的是惠威10-寸1寸2分频 分频点2500 一个喇叭内的分频,耳机分析https:/ ...
厉害厉害:) 本帖最后由 是二楼老婆 于 2025-6-23 23:33 编辑
我很早年用这个老款的型号,做过一个录音室版的~~~~~
分享下~喜欢这种素素的风格吗。
我叫他“绿帽帽”,嘿嘿嘿
Kintar 发表于 2025-6-23 19:14
又学到不少
是Bl/Mmd吗?找不到Mms呢。
谢谢!
BL/Mms是评估扬声器弱信号转换为声音的能力,供选择扬声器时用。
Mmd与Mms的值差别不大,用加速度系数=BL/Mmd没有问题。
Mms=Mmd+Mmr
Mmr(振动系统空气负载质量(g))=0.000404*D^3,(D为振膜直径)
如振膜面积145cmcm ,D=13.6cm,Mmr=0.000404*13.6^3=1g,
振膜2面的空气负载质量就是2g;振面积145平方厘米的喇叭Mms一般在20g左右,1/10的误差不影响评估。 yyf901 发表于 2025-6-23 17:00
失真、加速度系数、指向性声音带宽是选择喇叭的重要指标。
尽量选择失真不大于0.5%的喇叭以保证音质;
加 ...
我看了十来个6.5寸的喇叭,其中一个是5寸的,按BL/Mms来计算,都是在0.61以下,若要大于0.8则无办法满足要求啊,难啊。:handshak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