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裤子放屁,史上雕花。
这种接法真让人无语 关键是连接了什么设备。 功放到音箱分频器,从功放这里分线接不同的分频器,俗话说的双线分音? 这个接线就是图个心理安慰,我如果是代理商我也让用户这么接,幸福感飙升,没什么不好。这个线有点眼熟,绿皮子红白芯,应该是台湾那个大忽悠古河的什么PCOCC什么的。疫情前我给公司也采购过6米,搓了3组喇叭线,但公司后来没做喇叭,这套线就一直在老板的电脑上当电源线插着。用这么贵的线,这个用户应该是那种不太懂但舍得花钱的,所以更得让他这么接。
Lyndorf是做影院做不下去转的HIFI行业,来得有点晚,挣不到钱,又开始往媒体中心一体机方向发展。这套功放如果是他们家代理拿到上海老锦江展出的那套120瓦一体机,那指标没眼看,66dB的谐波失真,和我年轻时做的6P3P胆机一个指标……。总之这套功放怎么玩都是那样,足对得起它。 mxwmke1 发表于 2025-6-22 20:48
关键是连接了什么设备。
音箱是三线分音,但是功放输出只有一组,全都并联在一个接线柱上。显然这个功放不适合玩分音,但是玩家硬是通过接线弄成了三线分音。
但是香蕉头和Y插全是欧亚德旗舰级镀铂+镀铑的插头,音箱线用的确是古河2T50(2芯)和FS-440(4芯)的最低端型号的音箱线。12只欧亚德铂铑插头全新要3600多元。这四条古河线都是全新200多一米的便宜货。
电源线配置也不合理,插头尾插是台湾插件之王 ATL的旗舰镀铑960RH插头,930RH尾插,这一对电源插头尾插全新要3800多元。但是用的线却是六七百元一米的古河ALPHA3电源线,一般能用这个头尾的原厂电源线,都是大几千一米的线。 丰年好大雪 发表于 2025-6-22 21:06
这个接线就是图个心理安慰,我如果是代理商我也让用户这么接,幸福感飙升,没什么不好。
这个线有点眼熟 ...
功放是林道夫的。D累开关电源功放,带蓝牙,USB解码,还能插U盘播放。
音箱线2芯是古河2T50,4芯的是FS-440,我觉得这线的档次显然与功放音箱不在一个水平。而且这俩型号都是古河非常老的型号,现在竟然还有卖全新,价格是三五十元一米,假货泛滥啊。 这样的接法 好不好听不重要,好看才是重中之重 品牌和价格光环加持, 也会脑补出来一些东西。 从功放输出开始分道,理论上可以降低各单元间的干扰,实际上有没有效果,要看听者的自我感觉了。 玄学老烧迷信这些玩法,:lol 有点想做 发表于 2025-6-23 12:02
从功放输出开始分道,理论上可以降低各单元间的干扰,实际上有没有效果,要看听者的自我感觉了。
这种三线分音的音箱,如果想分开推,理想是使用3个立体声后级去推,或者要求低点用两个立体声功放去推(中、高音用跳线短接)。
这个功放本身他就不支持分音的功能,只带有4个输出接线柱。哪管功放带A,B组输出接成双线分音也行啊。这商家为了卖货也真有点缺少职业精神 线越多越好听系列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玩音响更是玄学,好与不好,先自己听过再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别让别人笑话 三线分音的一种做法,只要能听出不一样,就是合理的。 人家玩个开心,何必口吐莲花。大家都在玩玄学自欺欺人,只是各走各的道而已。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6-24 10:59
三线分音的一种做法,只要能听出不一样,就是合理的。
三线分音不是这么接的。或者接三个立体声功放,或者接6个单声道功放,根据三个频段的音色偏好、功率等分别用不同的功放单独推。这才是真正的三线分音。
图上这种接法是自欺欺人。功放只有1组输出,三组音箱线都并联接在了一起。这种接法和音箱上原配跳线效果区别不大,但是却大大增加8个插头和6米线的成本。 333ESJ 发表于 2025-6-24 21:59
三线分音不是这么接的。或者接三个立体声功放,或者接6个单声道功放,根据三个频段的音色偏好、功率等分 ...
三放大器是高级玩法,一个放大器两对线三对线是常见玩法。
成本?完音响发烧你谈成本?呵呵呵呵呵 本帖最后由 yxu2018 于 2025-6-25 08:41 编辑
双线分音我有玩过,最后一种双功放双线分音效果明显
333ESJ 发表于 2025-6-24 21:59
三线分音不是这么接的。或者接三个立体声功放,或者接6个单声道功放,根据三个频段的音色偏好、功率等分 ...
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那种简易的分音接法也是符合物理原理的。喇叭线就是电路板上铜箔的延申,我们布置电路板走线的时候,高手往往会专门的针对大电流线路或高阻线路的走线有特殊的安排,而新手往往对此不以为然。
而在这个过分商业话的时代,许多的新手挤进了行业,而大多数投资人,也就是老板,他们更不是什么业内专业人员,他们更趋向于和那些新手靠拢并扶植这些其实是外行的业内人士。最终的结果就是劣币淘汰良币,行业水准降低,整体产业下滑。不幸的是,音响产业就属于这个状态。
新手技术水平有限,头脑简单,什么都不当回事,敢于为老板省钱,做为资本方当然喜欢这样的“技术人员”。我有一阵子迷恋唱歌,顺带着就自己DIY话筒话放什么的。市场上有几款大电容麦克风外壳,很便宜,样子看着也真不错。买来后总觉得哪点不对,话放噪声有点大。
幸好我手头还有好多铜箔,实在没办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将铜箔贴到了话筒外壳里面,结果噪声一下子掉了将近10DB,工作正常了。完事后我回想一下整个过程,之所以那些电容话筒外壳卖那么便宜,肯定是外行主导制作下,材料方面就出了问题。原本话筒外壳对铜锌或铁之间的含量配比是有要求的,他们用的材料为了省钱肯定是配比不对了,生产出来专业厂家又不要,所以只能流放到淘宝之类的地方出售了。
这些外壳,用通常的测量电阻之类的手段测量都是正常的,直流电阻也都不高。但是在大电容拾音这种高阻抗电路应用时问题才暴露出来了,遇到像我们这样懂行的玩家,会想到内贴铜箔的解决方案;如果遇到普通人,那就只能怀疑自己的电路制作之类的有问题。
其实这种外壳,很多是用在那种假大振膜电容麦克风音头上,它们的阻抗设计很低,用在这类的驻极体和背极体音头和音头电路上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用在真正的大振膜电容音头电路上,因为其阻抗很高,这些外壳的电磁特性就不合格了。
而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外壳内部贴铜箔,这个在一些高阻抗前级电路中同样适用。许多锌铁体材质的机器外壳,都可以通过内贴铜箔的手段提升品质,只不过面积大,相对的成本要高些。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6-25 11:25 编辑
333ESJ 发表于 2025-6-24 21:59
三线分音不是这么接的。或者接三个立体声功放,或者接6个单声道功放,根据三个频段的音色偏好、功率等分 ...
三线分音是不增加功放的,要增加功放的是三功放分音。
也可以做成混合式,比如中高一路功放双线分音,低音一路功放。
这是HiFi的发烧玩法,既然发烧,那玩的开心最重要,成本是第二位考虑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