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哥 发表于 2025-7-6 15:39

不要攻击版主的身份,幸好有个版主来主持公道。
当初参加家电论坛八万挑战的都不傻,你想到的人家都想得到。但参与者还没到某些人老奸巨猾得无耻的程度——只动口狡辩,绝对不参与。不参与也就避免了现形。
当时动用的器材全是发烧商品机,记得有朗泉的功放,丹拿音箱,也有ATC7.当然,你会说这都算什么档次……那我就说重点:对比的是十几元的普通线和上万元的品牌线,这他妈都百倍价差了你听不出还想怎么狡辩?
线材是电路板的延伸这话也不全错,但你见谁把线路板单独拿出来炒到几十万?你又听出不同的线路板的味道来了?

木哥 发表于 2025-7-6 15:43

同一个PCB文件,不同的厂家出的板,你们合金大师应该说听得出?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5:50

都知道集成功放输出后面串个由电阻和电感并联的电路,TI文档已给出了答案,就是为了避免线材的影响。还有就是输出端串联一个电阻和电容到地的电路,输入没接线材可能不会自激,接入后线材的分布参数会感应空间的电磁干扰造成自激,加入后就能避免问题,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很多明明是机器设计的锅非要把线材神秘化。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5:58

本帖最后由 白菜猴05 于 2025-7-6 16:00 编辑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5:20
因为我懂所以我DIY能规避减小线材的影响。一个退休老头对一个年轻小伙说他是金耳朵能让人信吗?现实普遍 ...

   你一说因为你懂,我就乐了。你懂啥我真不明白。你连电路的涵义和概念都没有正确的掌握,你说你懂?但凡是科班出身的,哪怕是高中里面物理学得好些的高中生,也能理解电路是个啥吧?
   贝多芬耳聋还能创作音乐,是因为他在耳聋前就是淫浸在音乐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音乐对于贝多芬来说早已成书于胸。但是贝多芬耳聋后是无法从演奏上直接欣赏和品鉴别人的作品的,但他能通过看别人的乐谱来享受别人的创作。
   世间真理都是通过辩论和探讨来发掘和完善的,争辩一说用词不严谨不准确。严格来说,真理绝大多数时候还真就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大部分的群体其实往往就是乌合之众,才真是那个啥都没穿的自娱自乐的皇帝。
   即便到现在,这个世界上能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在人群中的占比也仅限于极少数量;这世上绝大多数人众,甚连牛顿物理学也领悟不了;爱因斯坦提出他的理论,但他的理论得到科学的检测,还是在理论出现几十年后才逐渐得到了印证;但这并不妨碍当年许多科学家在没有得到检测数据前就认同爱因斯但的理论。

木哥 发表于 2025-7-6 16:02

吵到目前,线材党又有谁在谈线材时讨论技术指标了?看贴也只有new1510做过这个测试。

new1510 发表于 2025-7-6 16:06

ayzuo 发表于 2025-7-6 12:38
家电那个八万,跟水电核电说没所谓的本质区别,笑笑就好

我们是否也按照你的逻辑说:“金耳朵能分辨线材,却不敢做双盲测试”,跟水电核电说没什么本质区别?是否我们也能够“笑笑就好”呢?

用 “笑笑就好” 来敷衍了事,本质是逃避科学验证方法,暴露对科学论证的无能。

音响技术的进步从不是 “笑笑就好” 的敷衍产物,而是源于对细节的较真。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6:13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5:58
你一说因为你懂,我就乐了。你懂啥我真不明白。你连电路的涵义和概念都没有正确的掌握,你说你懂 ...

看了你的评论一直都有金耳朵木耳朵,你能决定别人是什么耳朵吗?,说不定被说成木耳朵的才是金。耳聋了还能指点别人发出的声音正不正确简直天方夜谈。你说他能看别人创造的乐谱能品鉴好坏是可以的。让耳聋的大师评价器材的声音好坏简直就是离谱。全世界商业厂机设计人员有几个对乐理有深厚造诣的(有超过一只手吗),也不妨碍他们设计出经典的器材。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18

   我们是生活在平行世界吗?还是论坛里有印度派网友?连基本的电磁学理论都不能扎实的领悟,一说线材就把探讨方向向商业欺骗方向上引,你们不脸红啊?
      还什么也就坛里哪个版主做过测试,你们这是印度赢学啊!不要说这里的版主在科学领域算哪根葱,我们整个论坛包括论坛里的坛友,在科学领域是连毛边都不太沾的上啊!能低调点吗?能不那么无知吗?你们再这样发展下去,印度赢学都要甘拜下风了。
      做测试,要有资金和设备,还要有知识,还要有人才。这是科学,可不能像那些印度宇航员那样,人家在训练相关的技能,他们跑去做瑜伽通神明。
      头一次,在HIFI论坛里辩论话题,能把人辩乐了。这是技术论坛,都蛰伏着些什么人啊?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6:27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18
我们是生活在平行世界吗?还是论坛里有印度派网友?连基本的电磁学理论都不能扎实的领悟,一说线材就 ...

要能重复验证的才是科学,只有几个人的设备才能有效果的是伪科学,把电路设计缺陷硬往线材身上套,我一直强调的是要靠电路把线材的影响减到最小。如果还不能明白可以看看”信号完整性“这本书。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32

唉,看了你们几个人物的表现,这论坛以后就改名HIFI笑谈好了。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6:33

信号通路里面,PCB布线和过机线有分布参数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方面让它的影响微乎其微。关于信号完整性有大量资料里有解释。

new1510 发表于 2025-7-6 16:34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25-7-6 16:37 编辑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3:47
你做为HIFI论坛的版主,不停的以家电论坛的奖八万来调侃和挖苦自己的坛友,有意思吗?那个家电论坛的奖 ...

1、试图用道德绑架和压制版主言论。

版主作为社区成员之一,有权对论坛话题提出质疑,发表个人意见。

您指责 “版主调侃坛友”,试图用 “版主应保持沉默” 进行道德绑架,剥夺版主正常言论权,给版主加一道“放弃观点表达” 的枷锁。

由于您自身的观点缺乏实证支撑,转而通过身份压迫阻止不同声音,这与 HIFI DIY技术交流的理性原则背道而驰。


2、将"双盲测试" 曲解为版主 “调侃”、“挖苦”金耳朵坛友,塑造 “版主打压坛友” 的虚假形象,博取舆论优势。

这种 “稻草人谬误” 暴露了论证无能, 当无法用科学数据支撑 “金耳朵分辨线材有效” 的观点时,只能通过情感绑架转移”线材讨论“焦点。


3、您将 “家电论坛奖八万挑战” 类比为 “象棋大师不搭理地摊棋局”,实则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那些”金耳朵“们有谁通过双盲测试来认证?,象棋大师 “专业竞技能力” 的公认标准体系。

用 “大师不屑地摊” 类比 “金耳朵拒绝双盲科学验证”,本质是通过偷换概念回避核心争议 。

金耳朵若真相信线材有可感知差异,为何不敢用双盲测试自证清白?


4、HIFI 技术的进步源于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动辄以 “地摊棋局”“基础常识” 贬低质疑者,实则是用傲慢掩盖对科学原理的认知缺失。

技术讨论的底线,是尊重科学验证方法,而非让逻辑谬误与道德绑架成为逃避科学的挡箭牌。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6:40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32
唉,看了你们几个人物的表现,这论坛以后就改名HIFI笑谈好了。

这样就认输了?层主应该拿出让人信服的论点打脸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一样东西能体现出它的用处,那是能大卖特卖的,就不会到如今还在为有没有作用在这里争论不休。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46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6:40
这样就认输了?层主应该拿出让人信服的论点打脸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一样东西能体现出它的用处, ...

认输了认输了,在下实在不懂赢学,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木哥 发表于 2025-7-6 16:47

喜欢把小问题往大课题上扯,贝多芬爱因斯坦牛顿相对论……让自己显得不肤浅。顾左右而言他,风马牛不相及。你说双盲测试他不认,你说指标他说没可能,说挑战他说是商业欺骗。不知你能不能带头自证自己的观点。确实让人可笑。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56

木哥 发表于 2025-7-6 16:47
喜欢把小问题往大课题上扯,贝多芬爱因斯坦牛顿相对论……让自己显得不肤浅。顾左右而言他,风马牛不相及。 ...

我所接受的教育里,物理方面的知识核心基本都是来自牛顿和爱因斯坦理论的,我不扯他们难道要扯坛里的哪个版主吗?你们非要把论坛整成笑谈也无所谓。我们可笑就可笑吧,反正在笑坛不可笑是混不下去的。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6:58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46
认输了认输了,在下实在不懂赢学,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别虚阿,自己的信念都不能坚定,让别人如何信你。我也没反对线材的作用,我一直坚定的是可以通过电路优化把影响小到微乎其微。同样的电路图和零件为什么每个人设计的成品性能都不一样,归根究底就是基础根基不扎实。但这是设计经验的锅不能把它归类线材起决定性作用。

苗丹 发表于 2025-7-6 17:17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6:18
我们是生活在平行世界吗?还是论坛里有印度派网友?连基本的电磁学理论都不能扎实的领悟,一说线材就 ...

“做测试,要有资金和设备,还要有知识,还要有人才。这是科学,..........”
也想买特别好点的线材,可看到这有点犯难了。或许,出厂时已测试过是好线,但卖家没法提供测试服务啊,怎么知道用上会有作用呢?请朋友给点参考建议。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6 17:42

本帖最后由 白菜猴05 于 2025-7-6 17:45 编辑

苗丹 发表于 2025-7-6 17:17
“做测试,要有资金和设备,还要有知识,还要有人才。这是科学,..........”
也想买特别好点的线材,可 ...

      只能说说我个人的经验了,因为知识和阅历还有经济实力都有限。线材一定不要看价钱和知名度,基本就从芯材用料和外皮用料入手。正规大厂出的便宜的新线,一般性能都是不错的,但这些线不保值,用个半年一年的内部就严重氧化了。好的线材一般才会用抗氧化能力强的外皮包装,甚至有些还做防震处理。
      经济能力强,当然可以买贵点的线,经济能力有限也可以买正规大厂的便宜线,用半年或一年的就换新,这也是个玩法。另外玩线材一定要在整体设备档次到位的情况下试听选择,你能听出变化,并且觉得值得为这些变化付出银两,那你买,否则就无需跟风追求线材的变化。
      人的听力真的是不同的,就像渔网网格大小不同,这个单纯在音乐欣赏层面上基本没啥区别。不过一般从事音乐的或容易被乐曲或乐器所表达的情感所打动的,一般耳朵都会更灵些。
      当器材到了一定档次,系统就更容易表达一些附加的情感和情绪内涵了,这个时候的烧友就会对线材的变化特别的敏感。这个阶段的烧友欣赏音乐的时候,往往不在重视音量和响度等等表现,会把注意力关注在是否有浓郁深厚的情感传递和表达方面。他们换设备或换线材,是想探索和了解整个系统的最大程度的音乐感染力和表达力。
       一般到了这一阶段的烧友,才会花大把银子在线材和设备上。但对于烧耳机的烧友而言,不需要很深的层次,他们就会不约而同的对线材和插头插座感兴趣了。因为耳机系统相对于台式音箱系统,在某些层面更敏锐更细腻,对线材或器材的差异变化更敏感。
      最终玩线材,还要注意线材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有时候跟线材的价格是不成正比的,甚至有些时候便宜线材在系统里表现更良好。所以初烧和中级烧友尽量避免踩高价线材这个坑。只有当烧友的听音层次提高了,对音乐本身有了很好的感悟力,对作品的情感和演奏者的情绪变化都有了领悟和把握,这个时候如果经济允许,大可花钱砸银子在音响系统上了。
   

zxhdoop 发表于 2025-7-6 17:53

首先要明白这是DIY技术论坛不是成品机论坛。商品机别人设计好了有问题没法改可能通过过机线有些许改变,但是没在对的地方发帖讨论。技术论坛应该讨论的是线材用的材质会影响那些分布参数变化,怎样优化电路减小分布参数的影响,怎样来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如果设计的产品对分布参数很敏感那是不合格的,最起码过不了EMC。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论坛里好像线材讨论的比较少,不知哪个板块可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