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eung3368
发表于 2025-6-16 09:30
另外.揚声器口径.应扣掉橡膠边计算.純以纸盆口径为准
fjw3083058
发表于 2025-6-18 12:46
如果,假设啊,素质一样,那么这4个喇叭在一张90DB频响图上33HZ时会显示出6.5寸在-8DB,8寸-6DB,10寸-3DB,12寸0DB,
听感上就是6.5的正常听音乐时,你总是感觉低音不够,想加大音量,但是大了后,人声会更大。又会很吵耳,
8寸情况好一些,加大音量,加上大脑YY,感觉有点意思。
10寸感觉有低音了,有轻微满足感。
12寸感觉,这才是高低平衡的声音吗。加大音量,有些震撼。而且小音量下也可以听音乐了,不小心睡着了。
也就是在同一个响度下听音乐,大喇叭低音和其他的声音一样响,就不会感觉低音不够,
实际上人耳对高低音不敏感,所以口水歌的高低都提升了。更低频响人会感觉到震动,有压迫感,事宜家庭影院。
yeshehy
发表于 2025-6-18 16:34
本帖最后由 yeshehy 于 2025-6-18 16:38 编辑
fjw3083058 发表于 2025-6-18 12:46
如果,假设啊,素质一样,那么这4个喇叭在一张90DB频响图上33HZ时会显示出6.5寸在-8DB,8寸-6DB,10寸-3DB,12 ...
嗯,这个解释得比较有感觉。
就是说如果想在较低音量下听音乐,大口径的低音喇叭低音更有存在感,对吧。
还有个问题,超出人耳所能听到的频响,追求是否有意义? 超低频可能身体会感到震动,但是超高频人耳听不到,身体也很难感觉到,有没有必要?
yyf901
发表于 2025-6-18 18:29
yeshehy 发表于 2025-6-18 16:34
嗯,这个解释得比较有感觉。
就是说如果想在较低音量下听音乐,大口径的低音喇叭低音更有存在感,对吧 ...
泛音:以基频的整数倍频率存在。
泛音以反向渲染的形式渲染出声场的大小,泛音频率越高渲染出额空间感越大,所以在模拟音源系统中,要是使用频响范围更宽的的前级、功放和音箱(如20---100KHz)。
用小米平板电脑、华为X5手机看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记得是第十三集,老师开教室门的声音就在左边对应画面的位置出现(表示设备里的喇叭或波导器挺长)。
fjw3083058
发表于 2025-6-20 11:03
yeshehy 发表于 2025-6-18 16:34
嗯,这个解释得比较有感觉。
就是说如果想在较低音量下听音乐,大口径的低音喇叭低音更有存在感,对吧 ...
有意义但是没必要,追求超高频在20K以外,是想得到20K内的频响更平衡些,比如某高音单元频响为2.2K-30K,那么失真在20K以外。但是普通人耳朵只有16K,
所以可以追求高音单元的频响宽些,没必要去听16K以上的声音。
具体操作是,比如,两个高音单元,一个1.25寸的频响1.5K-20K,92DB,一个0.75寸的2.2K-30K,91DB,我肯定选择1.2寸的,因为更好和低音单元衔接,另一个原因是钱,频响宽的单元价格,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