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风 发表于 2025-9-17 20:51
非常感谢
我题目看反了,19楼的数据是低通滤波的,是中低音喇叭的,
你要的是高通滤波的数据,我重新仿真了一次,得出了数据:
林奎茨4阶1.5KHz高通,24db/倍频程
-0.5db点约为3KHz,-1db点约为2.5KHz,-2db点约为2KHz,
-3db点约为1.86KHz,-4db点约为1.7KHz,-5db点约为1.6KHz,
-6db点约为1.5KHz,-12db点约为1.14KHz,-24db点约为750Hz。
高音喇叭从哪个频率点开始衰减,具体要看起算的衰减量是多少,
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大致上就是1.5KHz的两倍3KHz。
学习了 请问,我的高音是16欧的压缩驱动器,因为中音没有加电感,中音喇叭频响从2800开始衰减有个谷,最高到4500,为了利用喇叭自己的特性,分频点设计在3800,但感觉声音大了以后,中高音能量有点太高,是否有3阶分频器能把高音喇叭的低频段分频曲线,压的更低一些,曲线早点下降,逐渐接近分频点,谢谢 纸盆布边 发表于 2025-9-20 07:37
请问,我的高音是16欧的压缩驱动器,因为中音没有加电感,中音喇叭频响从2800开始衰减有个谷,最高到4500, ...
我觉得你应该实际测量一下音箱的频响曲线,不能光靠感觉。
如果中高音能量确实有点太高,可以加电阻衰减一下。
至于3阶分频器不伦不类,如果想提高斜率,干脆采用4阶林奎茨-瑞利分频器,
因为4阶林奎茨-瑞利分频器相位特性是最好的,不需要喇叭反接之类的别扭做法。 没有反接,这个也是我一直没有看过的,电相位特性反相时,机械相位特性是否也是反相,比较怀疑,所以没反接,普通三阶后,中频如果标准衰减,那高频往上就弱了,所以想调整曲线 用白噪声测量了频响,整个3到6k高,但再往上是平衡的 三阶能否看成一阶加二阶呢,那二阶用平滑曲线的滤波器计算方式可以实现降低中高频吗 纸盆布边 发表于 2025-9-20 09:44
三阶能否看成一阶加二阶呢,那二阶用平滑曲线的滤波器计算方式可以实现降低中高频吗
1.三阶就是一阶加二阶。
2.你打算用滤波器降低整个3K到6k的中高频,那叫带阻滤波器,又叫陷波器。
yxu2018 发表于 2025-9-18 15:37
我题目看反了,19楼的数据是低通滤波的,是中低音喇叭的,
你要的是高通滤波的数据,我重新仿真了一次 ...
非常感谢! 高通滤波器用更平滑的林奎茨设计二阶,再加上一阶,怎么叠加计算,有没有软件能模拟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yxu2018 于 2025-9-20 15:48 编辑
纸盆布边 发表于 2025-9-20 11:45
高通滤波器用更平滑的林奎茨设计二阶,再加上一阶,怎么叠加计算,有没有软件能模拟的,谢谢
你打算获得更陡峭的衰减斜率,如果采用三阶的话,应该是二阶巴特沃斯加一阶,
如果两级都是采用二阶巴特沃斯,就可以构成4阶的林奎茨-瑞利滤波器,性能远比三阶好。
这是多功能计算器: 好的,很感谢 这样看比较直观,Dsp分别12 24 48db斜率图 唉图片乱了,压缩也厉害! yxu2018 发表于 2025-9-20 10:37
1.三阶就是一阶加二阶。
2.你打算用滤波器降低整个3K到6k的中高频,那叫带阻滤波器,又叫陷波器。
带阻器是LCR元件并联,LC谐振时呈高阻态(复阻抗趋于无限大),谐振频率F处的阻抗等于并联电阻值;
陷波器是LCR原件串联,LC谐振时呈低阻态(复阻抗趋于无限小),谐振频率F处的阻抗等于串联电阻值;
高音单元需要使用LCR网络处理波形的情况不多,通常是通过滤波器特点解决问题,或使用LCR的变形电路——轮廓电路处理;若非要使用LCR网络处理波形,由于陷波器必须放在扬声器端,会改变高音性能,所以最好使用带阻器,且放在高通滤波器前面,这样插入的带阻器就不会不改变高音扬声器性能了;
陷波器谐振频率处阻抗Z=(R^2+(XL-XC)^2)^0.5
带阻器谐振频率处阻抗Z=1/(1/R^2+(1/XL-1/XC)^2)^0.5
纸盆布边 发表于 2025-9-20 11:45
高通滤波器用更平滑的林奎茨设计二阶,再加上一阶,怎么叠加计算,有没有软件能模拟的,谢谢
三阶林奎茨滤波器比较特殊,表现在截止频率在-6分贝处、带内斜率为二阶Q=0.5的斜率、带外有波纹。
你的问题应该可以通过林奎茨三阶滤波特性解决。
高通滤波器前面二个CL元件值用二阶林奎茨公式计算,后面那个电容值用一阶公式计算即可。
模拟的话,只要能生成相应电路的软件都行。 yyf901 发表于 2025-9-21 07:41
三阶林奎茨滤波器比较特殊,表现在截止频率在-6分贝处、带内斜率为二阶Q=0.5的斜率、带外有波纹。
你的 ...
谢谢啦! yyf901 发表于 2025-9-21 07:41
三阶林奎茨滤波器比较特殊,表现在截止频率在-6分贝处、带内斜率为二阶Q=0.5的斜率、带外有波纹。
你的 ...
如果电感不变,只降低靠功放那个电容,是否分频点附近曲线会陡峭起来,这是否是中高音能量大的原因,如果降低这个电容,提高电感,改进方向对吗,还是直接降低靠近喇叭那个电容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9-21 22:40 编辑
纸盆布边 发表于 2025-9-21 20:41
如果电感不变,只降低靠功放那个电容,是否分频点附近曲线会陡峭起来,这是否是中高音能量大的原因,如果 ...
调整元器件值本质是改变拐点频率和滤波器Q值(二阶以上)来改变滤波器响应曲线的形状,最终得到想要的频响曲线形状。调整哪个元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是有规律,如滤波器Q值变高曲线出现正增益等,这些曲线变化人只能确定大概方向,精细的需要软件模拟。
前面提到处理3--6K隆起三阶林奎茨滤波器应该可以:
这里随便设个拐点3000Hz,得到二阶林奎茨元件值:
C1=3.3uF,L=0.85mH:
再计算一阶元件值:
C2=6.6uF
把电路放进软件模拟,得到滤波器响应曲线:
这个曲线就是三阶林奎茨响应曲线的形状,拐点在3000赫兹处,是-6dB,与熟悉的拐点-3dB不一样。。。。。。能看出3--6KHz被衰减了5、6分贝,反应应在频响曲线上也会衰减这个值。
随手改变元件值,拐点和曲线都变了:
反复调整元件值,应该能解决或解决大部分问题,且不需要添加元件其它元件处理问题。分频器嘛,自然是越简单越好。
有软件辅助,就不需要刻意的去管哪个元件值变了会怎样。模拟操作多了,自然熟能生巧。当然尽量了解各型滤波器特点是必要的,好定夺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什么手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