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b1021 发表于 2008-9-7 22:25

强!!!

抹布 发表于 2008-9-7 23:31

地线处理

67、地线处理与机壳制作


花的时间比较长,但进行得比较顺利
虽然机器还没听过,但也差不多要收工了:lol

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1、理论模拟时用36V的最高电源是出于器件安全性,实际26V整流也就在32V左右,所以输出功率达不到35W;,三角波不丢尖角的情况下输出功率方波大于20W,此时散热器较烫(用36V电源则可达到32W),正弦波可以达到15W
2、BF423比较热,其次是BF422,接下来是667,647,功率对管静态温手(半小时)
3、静态噪声,相移,谐波失真,相对较好,其中谐波失真的测量已超过所使用仪器的精度
4、带宽这次做得不大,-1dB时38K,后级带宽有50K估计差不多了
5、三极管针对所用电源电压配对,制作中取30V,配上各级电流,大致是BF422/30V6mA4只,BF422/30V10mA4只,BF423/30V8mA6只,667/647,30V7mA(这两个管子宜配在7mA以上一段区域),5200/1943,30V50mA(我只有4对管,硬是凑出两对,成功率很高了;P ,其中有一对只是免强凑乎)
6、2uH电感是一个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因为只是绕了那么多圈,但双通道从方波10K来看,电感的差别不会很大,但数值肯定对不上2uH,以前在新华书店翻到一个公式来着,当时没记下来,以后去新华书店都要带纸和笔;P
7、测不到交越失真,也许AB类可以让交越失真变得很小,以致于一般仪器不好测,可能是测量方法不对(当然这里面有负反馈的功劳)
8、有电感就会有振铃!但可以控制,或小到测不出来
9、输入灵敏度:Vpp约1.8V(电位器置于最大时),放大板输入阻抗约10K,由于接入电位器,外输入阻抗随电位器而变,利用此及输入级的密勒电容调频带宽度,这个可以改变10K方波的振铃多少
10、造价比较便宜,不超出300元,这个对没钱的朋友很重要;P
11、可以竖着放,节省空间,放电脑边也行,散热器中间可以加装12V风扇,两边出风,用5、6V供电,风扇噪声会很低,这是散热不够的退路,而不会太影响整个外观,试用电风扇吹,10W时散热器温热,风冷有效
12、反面堆锡除了导电,保护铜膜外,还帮助小三极管散热导电

注:单个功放可能不好看,但此前已完成一个6N8P前级,两者是统一风格设计,把两者合在一起,应该算胆前石后:$

以上67张图片及观点供网友参考
谢谢大家支持
祝开心每一天
抹布
2008-9-7

抹布 发表于 2008-9-7 23:36

回复 #61 sjb1021 的帖子

回复 #60 xlf0602 的帖子:又夸我了;P 简单的还行,复杂的PCB会让人笑话,这个功放PCB是对原作者的修改,功劳不属我
回复 #60 yidayong6 的帖子:有人说502不好,我试过双面胶,浸漆后基本上失去粘性,变成硬纸似的
回复 #61 sjb1021 的帖子:谢谢,谢谢

chenjiyl 发表于 2008-9-8 04:36

变压器的初级怎么做啊,那线用得很细也要排那么紧吗?见笑

抹布 发表于 2008-9-8 11:47

回复 #64 chenjiyl 的帖子

窗口面积够,绕得下的话,不排也没关系
排与不排,也看心情:lol

周波涛 发表于 2008-9-8 12:24

替你申请加精。很难得的帖子。

抹布 发表于 2008-9-8 12:27

回复 #66 周波涛 的帖子

多谢啊!
正在修改错误的编辑:$

抹布 发表于 2008-9-8 13:40

增加4张图片

68、上铝盖也作散热片


69、电位器最大或最小时的10K波形,轨迹分离对比,有振铃


70、电位器在中间时10K波形,频带变窄,振铃搞没了


71、校准位置(2/3位置左右),输入最大峰值3.23V,无失真正弦(三角波不丢角)输出功率15W+15W(前面说的不算,这个为准,保守数据)


虽然说只有中点漂移保护,但做保护电路时加了一个100欧的电阻,目的是为了峰值保护,结果也是有效的过载保护,实测10欧负载两端方波峰值达35V时,不管是1K,还是10K,就会有保护动作,此时的方波输出功率约为29W,是个意外的收获!
实际上应增大100欧可以将保护功率点下调,即可以是一种灵敏的过载保护
可惜短路保护只有一种,那就是保险丝:lol

OK!搞定。

抹布 发表于 2008-9-11 23:27

继续搞好静态工作点

72、从输出功率只有15W可以推知静态工作点不合理,显然,前面所做的仿真与现实差别较大!经过测试,电源电压要远低于36V,C滤波取1.1~1.2系数,26V整流电压在28~30V之间,因此接下来要榨出功率,在不影响动态的前提下,减小压降;再次仿真,把R6与R7降为500,R10取150,R22降为100,于是Q4E极在20W输出时电压在24V,这下总功率基本平衡了:设变压器80W,铜铁损15W,大大小小再损耗一些,估计还有60W可用,若效率取50%,输出30W,这下差不多了。将一声道改进后对比,每格10V,此时下波形峰值接近40V,换作正弦波可以在8欧的负载得到25W的输出。


73、中点漂移,受温度影响,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一个方向增加,所以宜在低温时补偿略不足,升温后就差不多了,具体的做法,先大功率工作一段时间,温度上去后,立即做补偿。虽然电路中没有中点可调电位器,但是可以采用并联大阻值电阻的做法。下图中后加的东东好象要与前面一样可观了


74、很小的中点漂移和低的静态噪声,数字示波器与模拟示波器的特点与数字万用表跟模拟万用表一样,想省钱的话上一台模拟。


75、过载保护的机理。当进入饱和失直后,顶部变平,相当一种直流信号,会引起保护动作;要实现这个保护,正负半周的失直要略有差异,过多则会影响动态,过小则不会触发保护。(前面对这个保护的分析有误,以为是峰值保护)


76、进入大动态的失真区时,中间指示灯亮起,但继电器不一定跳起,要等保护电路中C放完后才有动作,若灯亮起则表明有过载失真,音量关小点,再不关就停机了;不过稍有过载,尽管灯亮,但是不会停机,因为在小信号时又恢复了,频繁亮红灯则要小声了


77、保护及电源。增大图中的R11与R15还可以实现峰值检测,这样功能就全面了


78、放大电路。R3C11输入低通与R30C12反馈补偿转折频率均在72K,相互叠加,截止的快;C10作用不明显;C9不可少,密勒效应补偿,容量不能太大,去掉就烧,不过我烧的是调试时的保护电阻;R28的大小应跟据实际电路来调试,图中应为14.7K;R31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嘿嘿……乙类也疯狂;P

抹布 发表于 2008-9-12 14:15

外观大全

79、封装中


80、封装中


81、封装中


82、整机外观


83、整机外观


84、整机外观


唯一不足是散热器横放,预先考滤装风扇,整块有利,实际上不是很热,因此横放也就变成了缺点
两端散热是均衡的,左端虽然没有散热器,但有电源变压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

附:部分参数测量
1、放大电路输入电阻:10K
2、输入灵敏度Vrms:0.8V(校准位置)
3、输入过载能力:50dB
4、频率响应:8~38KHz/-1dB
5、输出功率:24W+24W(RMS),8欧
6、信噪比:99dB
7、阴尼系数:6.8欧/51.6,10欧/78;可以大致推出8欧时的阻尼系数在60左右
8、谐波失真:信号发生器不够好,测不出来,应小于0.1%
9、互调失真:没办法测
10、瞬态失真:来源于有延时的负反馈,晶体管机中的密勒补偿、大环路反馈要产生瞬态失真,但可以让它的影响变小。这个可以通过方波前沿的爬坡及振铃的多少表示了瞬态能力的好坏;别看那些外形漂亮的方波,拉开了扫速照样可以看到弯曲的线条,不信看下面的波形,对比一下前面的,有可能是同个机器吗?……所以如何测量有讲究;P ;不过,我只是发个帖,或许能作个参考,仅此而已;

85、100Hz,每格20V


86、1KHz,每格20V


87、10KHz,每格20V


每二次的修改降低了第一级的放大倍数,同时也降低了环路反馈深度,反馈系数0.047,第一级差分电压放大倍数2.5,第二级差分电压放大倍数在168左右;
减小第二级的放大倍数或降低环路反馈深度可以进一步抑制瞬态失真

至少,也算是“山赛机”!
哈哈……:lol

愿您翻帖有所获!

zyy063588 发表于 2008-9-12 19:50

:lol 太强了啊

MINIPC 发表于 2008-9-13 02:37

:) :) :)

抹布 发表于 2008-9-14 14:16

谢谢朋友们支持!

刚从老家回来!
哈哈……发现这个帖没混上精华,估计以前精华搞得太多了:$
……
只能说
对不起顶帖的兄弟们
真正对不起
是因为我决定让自己成为高手
要作为“名付其实的高手”
就基本不发帖了;P

小月子 发表于 2008-9-14 18:13

好几年没有做变压器了!现在人懒了.

xlf0602 发表于 2008-9-14 18:46

回复 #73 抹布 的帖子

你的精华确实多啊,不是眼红而是羡慕。(不过有时眼红与羡慕难以分清哦:$ :$ ;P ;P )
确实,这个坛子里的真高手发帖不多。

j10 发表于 2008-9-14 19:57

全部自己做,确实不错。

zhainm 发表于 2008-9-14 20:29

赞一下,这个............

那是相当滴漂亮!!!

大.非 发表于 2008-9-14 20:45

整板上焊锡不太好吧!!!

541539569 发表于 2015-1-29 12:41

佩服牛人,很用心做:D

liubaobei520 发表于 2015-1-29 15:15

高手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一堆EI形铁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