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转简 我的DIY调音心路历程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15-5-25 22:24 编辑我的DIY调音心路历程第一段
很多DIY都在问为何他的机器比厂机差那麽多
有人回答:
1) DIY只重过程
2) DIY没有精密设备
3) DIY无法订製某些零件
4) .......
同意以上说法
但这并不代表DIY毫无进步空间
我只希望我的DIY每隔一段时间有所进步
就像厂机朋有定期也会更新设备
既然看不到有技术性的回函
那我就抛砖引玉,先分享我的调音心得
在讨论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个音响屏敝现相
类比电路最弱的一环所产生的问题往往会遮住其他次要问题
所以下刀的地方若非最弱一环,可能无法察觉进步
这并非表是下刀无效只是目前看不出来而已
几年前在diyaudio看到一个英国人设法解决为何他的H140比Naim的NAP140差这麽多
跟据网友建议
1) 用MJ15003音质会更好
2) Pre_Driver用大Cob的电晶体才会跟原厂类似
3) 用Phillips BC 的电容声音才会好
4) ....
这位英国人试了每一种建议发现只有一项有效
---> 电源和地线都用宽而扁平的地线
我也曾在台湾的网站看到亚东工专的教授提及电源与地线的电流容量必须比讯号线大2-4倍
我用以下的观察和经验来佐证
1) 曾拆过一台JVC扩大机.电路板之间用排线相连.电源,讯号和控置都只用一条线,但地线用了3-4条.
2) 用过示波器的朋友应该知道,当地线轻微接触不良时,波形会毛毛的.这发生在音响上高音会过亮
3) 我曾参与Haswell研发. 包装工程师告诉我每一个LGA I/O Pad 都需要一个 Vdd Pad 和4 个 Ground Pad.然后再用电脑模拟保证Signal Integrity
以上都是理论那实际呢
在看到亚东工专教授的文章后,也把我的H140大改特改
用了AWG #14 实心铜线当地线,然后接到我的JBL...
很不幸,声音有改变但不算改善
再把前一时做的Citation12重新接线,结果依旧毫无效果
我仍然持续做不是很好听的扩大机其中包括Nelson Pass F5
就在这时陪朋友做一个US$25双声道后级还包括散热片
电容器都是杂牌,用2N3055/MJ2955.
说明书还说直流输出在+/-0.5V都O.K.
焊接和除错之后拿去试听,电容器的声音是无法避免的
但令人惊讶的是高音杂音消失了,声音变的很清彻.
实在令我无法解识
H140跟Citation12里一定有鬼!!
交插比对后发现这个25块后级为了省材料,接线处全用卯钉而非螺丝接线座(screw terminal)
于是我只好把14号实心铜线直接焊上去
而为了避免破坏电路板铜箔,H140和Citation都用了螺丝接线座
问题就出在接线座金属部份.
外层镀了镍,同时螺丝无法把硬电线栓紧.
寄生电感把原来14号粗铜线的美意都毁了
直接焊14号线上H140和Citation12后,问题就解决了
费时大约一年去处理完这个理论
讲这麽多,是希望大家能瞭解调音是很长的过程.
一定要有耐心!!
有关于地线的调音报告到此结束
敬请指教并请分想您的调音技巧
下一段可讨论
如何对付可恶的电解电容
或如何让高音聚焦更完美
如何调整中央音相的前后距离
我的调音技巧大概就这麽多
补充内容 (2015-4-25 14:47):
我的DIY调音心路历程 第二段 "如何调整工作点"
晶体管的工作点受电阻控制
调电阻和选电晶体都一样
工厂向半导体工厂指定规格,大多数是确保能大量生产
DIY有他的优势
你可以花一天去调工作点
厂家无法每台都调
我无意挑战厂家.
就像原文所言,只希望DIY能定期更上一层楼
各位一定看的出来, 我在倡导DIY调音
希望大家除了把零件装起来之外, 能得到更多乐趣
这不就是DIY人想得到的吗 ??
我的DIY调音心路历程第二段
原本这次打算讨论电容器. 可是有人提出对于设定工作点的挑战性,
所以改变话题,先讨论如何调整电阻值,进而改变工作点.
我们要调整的主要是电流
在改变电阻和通电之前,一定要有能力估计每个电晶体的新工做点.
一方面避免冒烟, 一方面确认其他电晶体的工作点不会恶化音质.
否则永远调不出好声音.
也就是说,一定要有电路图
过去几年, 我曾在Ebay上买过 LJM 的套件 (因为便宜).可是卖家都不附电路图
若网路上找不到的话, 我还得做逆向工程....
千万别只照著电路板上的R1,R2...插零件.否则没有电路图的话只能换几个电容器试试
计算工作点, 就是做直流分析. 这个对电机系的人是易如反掌
对于非电机系的人(像当年还在念高中一年级的我)的确有相当挑战性
不过台湾当年有一本音响技术杂志. 不像Ebay的套件, 每个扩大机製作报告都先带你做直流分析和简易的放大倍数增益
在读文章前,你只需要先了解:
1)电压电流电阻的欧姆定律和瓦特数的计算
2)硅晶体B-E在线性工作时电压降永远是0.6V
3)看的懂电晶体规格(网上有资料)
然后试著读几遍下列文章:"六种高水准RIAA EQ放大器", 应该会有所收穫:
https://docs.google.com/foldervi ... nb_ZRk9fZXZ4ekhoUVU
扩大机常用的单原电路就那麽两三种, 这篇文章都包括了
我目前正在进行一个计画. 我选了七个不同特色的前级扩大机,
装完后互相比较, 从中选出最有潜力的来调音.
其中一个是PRO-214(就在那篇文章中)
所以我将用PRO-214为范例, 来说明我如何改工作点(静态电流).
让它从适合唱头放大, 改为适合平坦放大(增益也要改, 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题)
静态电流若太小, 细节会消失, 彷彿演奏者无心演奏. 你只能听到主旋律
若静态电流适当则音乐美妙,声音饱满而不失细节
若电流过大, 电晶体会饱和, 音乐会被压缩. 动态都没了
另外电流太大另有负作用, 等下你就知道了
这个PRO-214电路原是给唱头用的.不同唱头输出差很多. 有大有小.
为了避免饱和, 静态电流不得不设低些.
但我要改为一般前级, 给CD用. 最大输出都差不多
所以我打算增加电流让原来冷冷的声音更饱暖
PRO-214 是正负电源对称的两段式放大器所以只有前段和后段电流可调
假如前后两段电流都不足或太大, 可以先试著增加正负电压 (要正负值相同) 看看有没有改善
选择声音比较好的一点, 然后用电压表量出每一段的电流
下一步是试著增加或减少某一段的电流.
但是因为现代的电路都是直接交连,不透过电容隔开,所以当改前段时后段也会变.
所以这时请拿出做直流电路分析的本领, 更改电阻值. 使得要改的电流等同你想试的新数值. 同时另一段保留在原数值.
放心. 只有少数电阻会影响工作点. 你在做直流分析时就晓得那些电阻会影响那些电路
这样反复调整找出每一段的最佳工作点.
以我的例子而言改变电压都不怎样所以就用原来的电流值
然后改电阻让前段电流加倍
再度通电时, 降低电源电压使得后段电流跟原来一样(前后段对电源的灵敏度不同)
这时发现前段电流增加时, 地线不再是完美的. 杂音, 交流声跑出来了
所以决定先改后段. 前段先用原来值
然后把后段100ohms改为33ohms,反复调电源, 发现15mA左右声音较好
下次将试22ohms. 因为若要达到33ohms/15mA的话, 电源电压稍高些
就这样反复调整一直到你满意或厌烦为止
记住千万不要让电晶体超过工作范围
问:兄弟,我买的小日本的合并功放都是经过严格调整后,合格才能出厂的,为啥就不如另一台欧洲机好听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
我只能分享个人的观点
不清楚你买的厂牌和机型,
但在美国以Pioneer和Sony为例
当一个新机型开发后一定会衍生出价值型机型
SONY在高级机器型号会加上(ES:Elavated Standard)
Pioneer在高级机器型号会加上(Elite)
两种机型都有类似的功率失真和频宽
前者将近一千美元后者只有两三百
价值型机器省了工序和用廉价材料
却能保持规格
因为规格只代表优美声音的一部分
你所指的合格只是电器规格而已
补充内容 (2015-4-24 21:09):
以7X110W环绕扩大机为例,背板电源线处标明最多4-5A,在美国不到5-600瓦
一台机器如何只收进600瓦却能送出770瓦?
这一定是诺贝尔物理奖新题材!!!
台湾在1970年尾, 直到1980年初是音响DIY年
当时DIY水准高于目前论坛(希望你们别介意).
那时有一本音响技术杂志. 带动了台湾的DIY.
杂志以训练DIY为主. 有些文章若有错误, 还不急著修正
它要你自己找问提. 顺便强迫你学.
那时当然没有QQ, 顶多打电话求救
几乎每个专科学校电子科学生都装过音响.
有些人装半成品, 有些人从洗电路板开始.
1980年初, 苹果电脑掘起, 一些人往数位方向走.
1986年左右 IBM PC 掘起, 大家全往数位方向走. 音响DIY就没落了.
我1986离开台湾. 最近每年回去一次.
电料行零件都买不齐, 更别谈大甲机了
网路邮购还是有. 但很多套件都是贵国来的.
另外台湾的 DIY 不以外观为主.
希望有回答道一些你的问题.
飞船老师在台湾. 应该比我更清楚台湾 DIY 大甲机的情形.
问:电流和细节的关系,并不符合电路原理。但你提到如果电流改变会影响噪音,这个是电路走线(PCB)的设计 缺陷,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改变电流听声音改变,不然如何得到正确的关系。
电流和细节的关系,并不符合电路原理。但你提到如果电流改变会影响噪音,这个是电路走线(PCB)的设计 缺陷 ...
晶体 P-N Junction 有内阻.
电流流过就会有热噪音 (Thermal Noise)
否则为何会有低噪音电晶体 ?
我的DIY调音心路历程 第三段
今天来正式讨论电解电容器, 先从滤波电容开始.
人的耳朵对 +/-3db 以下的音量变化都不太敏感,
而现代电子线路的频率响应都这麽平坦( 20Hz - 20KHz +/-0.5db ),
为何不同扩大机低音差这麽多 ??
一般的后级电容大约10000uF, 为何尚要并联0.1uF ?
已经有了10000uF, 还在呼0.1uF 吗 ??
问题出在电源品质!
扩大机是串联在电源和喇叭之间. 若电源不好, 扩大机也无能为力
请听下面的解释 :
以击鼓声为例.一般都会引人注目.
请重放一次击鼓声. 但把高音喇叭拿开.
你会发现跟本就不像鼓声了.低音软绵绵的.
显然鼓声包含高音及低音
所以当电源的高频响应不够好时, 低音就像以上所述.
电解电容的频率响应本身并不平坦,造成特有厂牌的电容声.
但一般而言低频响应比较好. 而併联 0.1uF 的电容是用高频响应好的
过大的电容量只会凸显那种电容声(软绵绵的低音)
过小的电容量会造成阻抗过高(低频延伸不够)
所以正确的鼓声需要电源提供非常平衡的高低频响应
电容容量最好要适当
至于后级, 若不用稳压, 因为变压器机乎紧邻电容, 也会影响频率响应.
我对滤波电容的调音 :
后级先用10000uF 开始. 在静态电流设订后, 5000uF 加减调整直到鼓声正常.
前级则看静态电流. 像耗电很小的 JFET OP Amp (如TL072), 47uF 可能就够了.
其他前级则两倍两倍的往上加.
你当然可以选择喜欢的电容, 但尽可能避免过度炫染.
以前我听别人说, 后级滤波电容容量越大越好
同时也在网站上邮购前级串联和併联稳压套件
那个时候只会傻呼呼照线路图装
现在才了解电源调音的方法
下一段将讨论电解电容在讯号线路中的问题
我的DIY调音心路历程 第四段
今天继续讨论电解电容在讯号线路中的问题
我的系统调音原则是, 尽量让后级保持中性.
至于音色部分就让前级发挥
所以今天探讨的重点是后级的输入电容和回授电容.
其他的后级电容 (像 Boot Strap 电容) 没调过, 所以不去碰它
后级电源的小电容就用前一段文章中的方式处理
1) 输入电容
后级的输入电容是用来隔绝直流的.
若前级已有, 隔绝两次有多馀的可能
同时又添加了不必要的电容声
一般而言, 无极性电容的电器特性优于电解电容, 但在听感上则未必.
不妨两种都做尝试和比较, 然后留下声音较好的电容
若前级是单电源, 电解电容将会得到适当偏压.
这时用无极性电容或电解电容都没问题
若前级是推挽式电路. 输出电压可能略正或略负
这时若用电解电容要小心. 一般而言, 我会稍微调整电路的平衡, 让他永远正或永远负. (或直接用无极性电容)
请注意,
对的零件要用在对的地方. 对的零件未必是贵的零件.
把所有贵的零件像沏砖牆一样的 DIY, 保证是怪声
在除去一个电容后, 整个系统的透明度会大增. 后级可以更忠实的放大前级讯号
但若前级没处理好, 比方说地线没处理好, 你会听到更透明的刺耳声音. 刺耳声会大增.
但那不是后级的错. 后级只是忠实的放大前级送来的垃圾
所以,
调音前, 基本功要先做好. 否则你的调音只是一种妥协, 永远弄不出好声音
2) 回授电容
回授电容影响音质很大. 我的做法是短路回授电容, 用 DC Servo 代替
DC Servo 并非完美. 他只是让你用高品质的小电容代替大电容.
同时DC Servo 的背后仍有电解电容. 只是影响较小
3) 音场深度
DC Servo 另有一个非常颇具威力的作用. 它能调整音场深度.
一般外面买的套件, 把 OP Amp 输出电阻设在 1-2K. 调整这个电阻可调整音场深度.
我把输出电阻设在30K, 然后併联一个50K可变电阻作调整
这个可变电阻会暂时装在面板的输入选择处好几天. 因为这项调整很花时间
但很值得 !!
以前我的调音都停留在高低音平衡.
但这项调整让你进入高级音响的殿堂
据听说, 不论前后级, Mark Levenson 都用 DC Servo.
补充内容 (2015-5-13 02:17):
忘了提及, 用 DC Servo 代替回授电容(反馈电容)时, 仍要调整 DC Servo 的 RC 参数. 这会影响低频延伸
另外 OP Amp 之后的电容仍需要调音
后记 :
有关调音心路历程, 我打算到此告一段落,
迴响并不踊跃
一方面是繁体字. (这是我个人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 本论坛网友较重视外观, 包括原厂零件 (或高级零件)
但对声音美化几乎放弃, 也不重视任何调音
这可从一些文章中看出:
一些大製作和照片, 会引发一片讚美和羡慕之声. 但当问到声音如何, 则无下文.
更遑论任何调音技巧讨论. 顶多提及电路原理
我无意批评. 只是想点出两方对话并不在同一频道上.
既然如此, 就应见好即收
非常感谢各位读者花时间读我的文章.
我将开始潜水,
后会有期. 我译成简体,可所有英文不懂 非常感谢分享心得,确实坛子里貌似都在赞美零件的昂贵和设计的精美,对调音基本不怎么提及。我这个菜鸟在坛子里翻了不少文章来看,对调音心得做系统性总结的貌似就您的这一篇,很好的开阔了咱的眼界。 楼上看清标题,我只是把繁体转为简体,我不是原作,我是只超级菜鸟。 调音经验很好 很有心得,值得学习。 呵呵,这么好的帖子,看得人好少。 好贴学习 原贴在放大器论坛区,我只是转一下字体 好贴!顶一个!希望本坛能多点这样的好贴! 花了功夫写这个文章,谢谢 贵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