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之航 发表于 2015-5-4 19:35

面对德国物理,丹拿、天朗、ATC之流只有下跪的份.....

真实? 我曾经以为这个词是和HIFI音箱不挨边的
德国物理做到了么? 不好说,但是在接近“真实”上,我觉得他在技术层面和最终的声音效果上,领先传统单元至少20年....
我用自己的CD,巴赫爆棚管风琴测试的....
现实就是那么可悲....
DDD全频360度单元
面对德国物理,丹拿、天朗、ATC之流只有下跪的份..... - 非常发烧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82817.aspx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06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11:38
波,不只是声波,都有衍射现象。
其中,大概研究的最透彻的就是光学了,要说清楚,你恐怕应该学学波动 ...

这样才叫讨论嘛:lol
按照您这个物理模型来看,推导出来的结论不就是边缘辐射声波吗?
因为边缘辐射声波,在不同听音角度,不同辐射点有一定相差,所以导致了波峰波谷。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1:17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06
这样才叫讨论嘛
按照您这个物理模型来看,推导出来的结论不就是边缘辐射声波吗?
因为边缘辐射声波 ...

从波动学的角度上讲,波传播过程中没一点都可以看做是新的波源。不过这并不是说那里在发射波,而是等效于那里有个新的发射源。
这个等效的发射源并不是真实的,因为它的能量还是来自原来的发射源,只不过在这里波行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即使按你的说法,也推论不出整个墙面都在发射声音(我举的例子),波只会在界面突变的地方发生改变。
当然,在我的例子里面,墙角也会“发射”声波,不过这时候一般按反射来处理,不算衍射了。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1:19

事实上,你在一楼推导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最大的破绽:因为直射信号和衍射信号是想干的,从听觉上来说,它们最终会合成一个新的声源,听不出有几个不同的声源。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37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1:17
从波动学的角度上讲,波传播过程中没一点都可以看做是新的波源。不过这并不是说那里在发射波,而是等效于 ...

其实这个在墙面发射声音的理论是根据音箱贴墙摆放定位声场较差的现象的出来的。
因为居家条件下,贴墙摆放有太多可以反射的东西。真正理想状态的平滑墙面很少。
而且录音室用入墙的主监听音箱也不是为了听声场。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41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1:19
事实上,你在一楼推导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最大的破绽:因为直射信号和衍射信号是想干的,从听觉上来说,它们 ...

嗯,受教了。
轻微的衍射对于主观上听音感受确实影响不大。
但是还是要合理的避免,因为实际条件太复杂,偏离理论模型。严重的衍射一方面可能与环境相互作用恶化,同时会让音箱指向性不均匀,这个用leap模拟看极轴很直观。
大音箱在小空间内的定位表现不佳也确实是事实

ed168 发表于 2015-5-4 22:35

DIY,有必要追随商业音箱的商业观点吗?难道不同喇叭不可以放在不同的箱体,不同的位置吗?

你比厂家更优胜的条件是,你掌握了自己的听音环境.这样你都很轻易地解决许多问题.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2:37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37
其实这个在墙面发射声音的理论是根据音箱贴墙摆放定位声场较差的现象的出来的。
因为居家条件下,贴墙摆 ...

不需要理想平面,只要表面上的缺陷远小于声波波长就不会影响声场。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2:40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41
嗯,受教了。
轻微的衍射对于主观上听音感受确实影响不大。
但是还是要合理的避免,因为实际条件太复杂 ...

衍射导致的主要毛病就是频响变坏。

还有就是可能的瞬态特性变差。
我说的声音想干叠加,只要在声波处于稳态或者变化速率不大的时候才成立。
显然对于瞬态过程,衍射声源滞后于扬声器,所以瞬态特性和稳态是不一致的,不过就一般音箱的尺寸来看,影响应该不大吧。

Julien 发表于 2015-5-4 22:55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4 21:41
嗯,受教了。
轻微的衍射对于主观上听音感受确实影响不大。
但是还是要合理的避免,因为实际条件太复杂 ...

还带来很严重的后沿累积,同时改变指向性,还有相位和群延时,如果有经验的话,很容易听出来

大.非 发表于 2015-5-4 23:09

高级音响走到今日的地步是因为他太玄了

99.99....%的人完全不理解也听不出一些代价高昂但轻微的改善,而且不愿意花这个钱,虽然这些改善是真实存在的

20-20 发表于 2015-5-4 23:30

20-20 发表于 2015-5-4 23:32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3:37

20-20 发表于 2015-5-4 23:32
按这意思应该是球形的音箱最好。

球形音箱最好的结论很早就有人做出了,记得是个日本教授,名字我忘了,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的书,如果有兴趣我可以把那段发上来。
不过说实话,最好的大概不是球形音箱,是我描述的那种嵌入墙体的音箱,面板和墙齐平。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3:38

20-20 发表于 2015-5-4 23:32
按这意思应该是球形的音箱最好。

顺便说一句:本页顶楼“泽之航”的头像就是个DDD扬声器,walsh tower的变种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5 07:30

cdzx11 发表于 2015-5-4 23:37
球形音箱最好的结论很早就有人做出了,记得是个日本教授,名字我忘了,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的书,如果有兴趣 ...

从声音辐射的角度来看,可能入墙的音箱效果最好。但是,我们毕竟听的是调好的录音,而不是直接的声响。混音师用的混音监听来调节唱片的声场定位平衡度。无论环境多理想,无论音箱多理想,入墙的喇叭辐射出来的声音和不入墙的喇叭声音是不同的,混响,声场,三频都不同。用什么样的音箱参考录制的,我们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音箱来还原。因为这样才会最接近艺术家和录音师调节好认可的声音效果。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5 07:37

Julien 发表于 2015-5-4 22:55
还带来很严重的后沿累积,同时改变指向性,还有相位和群延时,如果有经验的话,很容易听出来

用leap模拟,群延时,指向不均匀这两点都可以看得到,这个软件特别好玩,比lspcad还好玩,嘿嘿

eio 发表于 2015-5-5 14:28

cdzx11 发表于 2015-5-2 23:07
“1.粗大的音箱,宽大的前障板,锐利的直角边缘,在较小的聆听空间,没有内拗角度。这种情况下,声像定位是 ...

嵌墙安装自然是最优越的,问题是家庭很难有这条件啊。

eio 发表于 2015-5-5 14:30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5 07:30
从声音辐射的角度来看,可能入墙的音箱效果最好。但是,我们毕竟听的是调好的录音,而不是直接的声响。混 ...

母带师都是嵌墙的吧。

MclarenFX 发表于 2015-5-5 14:34

eio 发表于 2015-5-5 14:30
母带师都是嵌墙的吧。

至少有两套,一套入墙,一套普通。各司其职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从技术角度粗浅的谈谈音箱大小、边角衍射、听音距离与声场结像定位的关系,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