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00:07

制作论坛最火的10周年1541加310板的CD机

去年曾用洞洞板尝试制作了一台用310板搭建的M4 CD机,服役大半年后,牛烧了,SAA7310废了,于是暂时放在一角冷藏。
直至前段时间加入论坛最火的10周年1541纪念板制作,于是再次想将转盘和解码放在一起,组成一台完整的CD机的构思。
先来改造310板。
310板上面的电容全部更换为发烧电容,如果不换电容,310板的确效果不理想。

将板上大大小小的电容都更换,原板上的两脚晶振也拆了,另外增加独立时钟。


全部换好电容,用酒精清洁了一下板面和元件引脚。


310板的背面引出几组电源、I2S、独立时钟等引线。


310板的改造基本完成了。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00:34

继续上310电源板,电源板最近在论坛也挺面熟的,主要是考虑这块板子方便,尺寸紧凑,制作容易。
电源板除-10V电源用1000UF防止撞头外,其余+10V,两路+5V电源,都用4700UF。
原板上有一组独立时钟和同轴数字信号输出,由于构思是用I2S连接10周年1541,所以同轴输出功能没有用。
7220和时钟同步直接用1541板上已设有的接线方案。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10:20

继续10周年1541DAC的制作,在论坛看到大家发贴热情讨论1541的制作过程,对每个细节、每种元件的品牌、参数、型号、搭配等都争论得热火朝天,部份调声要点也很有指导性、参考性,使制作时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制作10周年1541时,参考了德国REVOX CD机的部份电容品牌,全部取用欧美电容,尽量不用日系电容,希望能调出REVOX CD机的声音特色。

在主滤波电容选用了思碧3300UF电容。1541周边14只小电容以及其他小电容都选用意大利AV电容,这种小电容在REVOX CD机上大量使用,而且价格不高,远没有WIMA炒得火热,声音比较清丽、飘逸,正好和1541形成互补。

数字处理部份,同轴输入的电容试了很多牌子的电容,有飞利浦、西门子、ROE、SOLEN等,最后选用JESEN的电容,声音最全面,最好听。74HC244、74HC14、DS8921用陶封型号,TDA1315H用拆机品,声音提升是明显的。

解码部份的耦合电容最后选了法国的SIC电容,曾经试了日系的E的、N的几种电容,声音表现都不全面,而SIC电容声音表现不但平衡,而且多了一些华丽感。运放试了604、627、49710等,最后还是选用陶封5534最好听,也最夹1541。

最终完成1541成品板各频段的声音相对比较平衡,有别于以前制作1541感觉中频突出、厚暖、前后延伸不好等特点,现在这块板高频延伸很好,低频不浑浊,有层次,有量感,而且还多了一些灵动飘逸的音乐味,的确有REVOX的声音特点,当然原板子的设计和制作材料对声音提升也影响很大。

q1688 发表于 2014-10-12 10:44

好看,收藏

xhzxd 发表于 2014-10-12 19:23

很有个性的解码板,SIC做耦合声音有何特色?

fudongq211 发表于 2014-10-12 21:07

是双面板吗?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1:57

xhzxd 发表于 2014-10-12 1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个性的解码板,SIC做耦合声音有何特色?

SIC做耦合我也是第一次尝试使用,但使用效果真的很惊喜。在三频平衡的基础上,多了一分通透,而且还能听到一些高档机才有的贵气。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2:34

各部份板子完成后,就进入装箱阶段。
CD机箱在顶开式和出入仓式之间想了很长时间,一方面觉得顶开式已经做得太滥了,反而出入仓式经久耐看。而且如果考虑将转盘和解码板都放进同一个机箱里,顶开式的机箱不好摆位,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入仓式的机箱。

先摆好转盘电源板和解码板位置,由于转盘的出入仓已固定在左边,所以左边只能摆电源板,右边摆1541板。

再安装CDM4转盘和面板、显示板,微调面板的出入仓口和CD碟托位置。

CDM4转盘+1541解码整机基本完成。

机箱背板开孔情况,除1541解码板的接线孔外,还增加了同轴、平衡数字输入的切换开关,以及数字信号和I2S信号切换开关。还有两个航空插头用途见以面供电部份。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2:42

接下来要完成的是全机的供电部份。
在初构思M4转盘共四组电源供电,用了两只进口密封牛。1541解码板另外搭配一只金噪子牛。所以总共三只牛,如果都放进CD机箱里,一方面位置太狭窄,不好摆位;另一方面对布线、干扰都有很大影响,所以最后决定将三只牛独立做一个外置电源机箱,尽量减少电磁干扰。


电源机箱设置了两组独立电源开关,分别是转盘电源开关和解码板电源开关。如果作CD机使用,两组电源同时打开。如果只使用解码板外接数字信号,就关掉转盘供电,减少CD机内各部份线路干扰。

完成整机供电电源和CD机的效果图片。

背板电源接线。

wzy728 发表于 2014-10-12 22:43

整合得挺好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2:52

wzy728 发表于 2014-10-12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整合得挺好

谢谢W版的鼓励。本人也觉得已经挺满意的了,但部份安装细节和技术还有待加强。

再补上一张整机完成图片。

wenseng 发表于 2014-10-12 22:56

本帖最后由 wenseng 于 2014-10-12 22:58 编辑

那个金嗓子是个好牛。另外电源指示灯大了一点,不大协调。

小轩003 发表于 2014-10-12 23:21

同轴输入的电容有必要用那么高耐压的么,这体积·····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3:23

进入最后通电调试阶段。

检查整机接线无误后,先串接一个60W灯泡通电,无异常反应后,用万用表量度各线路板电压是否正常。这时转盘已能检测NO DISC。

随便放进一只CD,转盘顺便读碟,正常播放。再连接功放,解码板选择I2S输入,声音从音箱出来了。

改造310板时,在光头的12R电阻上引出一段接线,用于检测和调整光头读碟电流。放进一只满是划痕的刻录黑胶CD,慢慢将光头可阻电阻调大,最后直流电压大约调到820MV,光头从第1首直接跳到最后20首,都能顺利读出。计算光头电流,大约68MA,光头应该是中老期了,就让他继续发挥余热吧。

至此310板加10周年1541CD机制作完成。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3:26

wenseng 发表于 2014-10-12 22: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金嗓子是个好牛。另外电源指示灯大了一点,不大协调。

每个人的审美观有差异吧,有别于大部份DIY的电源指示灯都是一只小LED灯,我是刻意将电源指示灯做大,反其道设计。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2 23:29

小轩003 发表于 2014-10-12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轴输入的电容有必要用那么高耐压的么,这体积·····

JENSEN电容都是高压的,没有低电压的型号。只要对声音有帮助就行,至于外观、体积这些是次要考虑因素了。

sure0987 发表于 2014-10-12 23:49

zrj826 发表于 2014-10-13 00:30

十周年在这是陪衬,那个转盘跳级了!

周钢 发表于 2014-10-14 01:54

不知同我的马94比怎样?我对马94都相当满意了

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4-10-14 09:05

周钢 发表于 2014-10-14 0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同我的马94比怎样?我对马94都相当满意了

马94没听过,不好评论。对比过STUDER A727,转盘部份和马94一样都是用CDM1,CDM4对比下没有CDM1沉稳,扎实,声音有点飘。但解码部份,用A727的平衡数字输出接10周年1541,声音还是很接近的。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制作论坛最火的10周年1541加310板的CD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