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前级的胆味主要靠什么决定?
前年在买了一块6n3马蹄斯前级板,装后交流声较大,也没听出什么胆味出来,近来仿大傻兄做的6n3前级用搭棚式焊了一台,一点交流和噪声都没有,灯丝是交流供电,搭棚确实好于板装的。
问题是:与5532前级对比,听不出什么胆味,和差别,难道是电容的问题?...输出电容我用的是进口设备拆下来的MKP电容0.22UF.1200V,用红威马电容也试过。与5532前级对比,听不出什么暖味.胆味,令人失望。
望高手指点....!谢谢:) :) 电子管也是高保真的器件,为什么要胆味。晶体管单级放大失真更大,可能比较有味。
话说回来了,电子管正是由于单个器件动态余量大,因此瞬态互调失真很小,这才是好声的根源。 原帖由 Julien 于 2007-11-30 12:2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子管也是高保真的器件,为什么要胆味。晶体管单级放大失真更大,可能比较有味。
话说回来了,电子管正是由于单个器件动态余量大,因此瞬态互调失真很小,这才是好声的根源。
说得好理智发烧的典范,学习了 我喜欢电子管的外形,还有电路的简单,适合diy。在一个就是电子管的高压低流的特性,很适合做信号的放大。 或者最终要的就是偶次谐波,所以我不做推挽的 输出加个牛就有牛味了,有点象胆味:P 根据《电子管功放的调试与装调技术》一书中的描述:胆味某种角度去分析就是失真,小信号的放大电子管失真也很小,如果真的要胆味,必须在输出级上用胆,胆前级不能产生所谓的胆味,错了大家砖头那书的作者。 很高深的问题,大家多多发言阿 原帖由 xztn 于 2007-11-30 13:1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子管做好了没电子管味道,晶体管做好了没晶体管味道.
都是失真造成的.电子管功放在努力的改进难道是为了更有电子管味道?
当你千辛万苦,投尽钱财加精力,做出一台胆机.却发现一点胆味也没有时......阿仔!你成功了! 楼主的后级是石机还是胆机.如果是石机那0.22电容小了.起码2U以上.试试!
再不行上个图大家帮你看看.:D :D :D
说的都有理
所谓胆味,决定因素很多,输出牛是形成的一环;胆前石后一般难有胆味,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何谓胆味也见仁见智,常听见评论说某机与现场般,这便无胆味了,但是最高形式;倘若执着胆味,认真做好后级,不要放过任一细节,暧声,顺滑,细腻,委宛,这便是耐听之源,是不是叫胆味呢? 是由电路程式决定的。SRPP线路和共阴电路味道明显不同 原帖由 Julien 于 2007-11-30 12:2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子管也是高保真的器件,为什么要胆味。晶体管单级放大失真更大,可能比较有味。
话说回来了,电子管正是由于单个器件动态余量大,因此瞬态互调失真很小,这才是好声的根源。
同一档次石机和胆机那个解析力较好? 原帖由 日王贝才 于 2007-11-30 22:5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由电路程式决定的。
SRPP线路和共阴电路味道明显不同
同意。
所用交连或输出电容也有影响。 我认为整个音响系统越往音源方向越要声音中性、平衡。否则后面就很难调。 :victory: 原帖由 Julien 于 2007-11-30 12:2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子管也是高保真的器件,为什么要胆味。晶体管单级放大失真更大,可能比较有味。
话说回来了,电子管正是由于单个器件动态余量大,因此瞬态互调失真很小,这才是好声的根源。
:D :victory: 听着舒服的,不烦人的,能听出音乐里故事情节的,让您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悲伤,这就是味.
圆圆的,橘红色的灯光,象灯泡一样的,这就是胆.
他们一结合;几个世纪了,全世界的"发烧友"都在研究他们,晶体管的老祖宗还是电子管.他们要是没有味道,谁还研究他们呢?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强烈支持:victory: :victory: :lol :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