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 发表于 2014-8-26 18:47

DSD真的是未来的前景吗?

本帖最后由 mani 于 2014-8-26 19:00 编辑

据知,DSD是脉冲密度调制。如2.8224M。动态从1个脉冲到2822400个算,129DB动态。可单位是每秒,也就是1HZ的动态。如果频率是11025HZ呢?2。8224MHZ在这时间周期才256个脉冲。从最小1个脉冲到最大256个脉冲。此时的动态是多少?

而PCM是脉冲编码。如16位精度。每个样本都能96DB动态。

说到信息流量。PCM是根据量化频率X通道数X量化精度得出的,数据值以量化编码信息传递,代表坐标纵轴数据,量化频率代表坐标时间横轴。

而DSD是直接用量化频率代替,很据密度算2.8224是全满位,数据值为内容信息,也因这所以DSD才不需DAC转换,也因DSD只有1位的量化精度,在坐标纵轴只有两个刻度。

信息量在坐标计算,得统计横轴纵轴。而DSD纵轴信息数据是2,而16位PCM有6万多,比DSD高出3万多倍怎没人提及,却一个劲去宣称样频高64倍什么居心.

所以觉得DSD用2.8224每秒宣称比16位PCM的信息强大,真有点忽悠的味道。

LeonBernieniv 发表于 2014-8-26 18:58

所以现在宣称上六下十八混血方案的小砖机大行其道,那又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忽悠。

op111op 发表于 2014-8-26 19:00

mani 发表于 2014-8-26 19:15

65536 X 44100 = 2890137600

2822400 X 2 = 5644800

从上两结果看,我怎都想不明白DSD凭什么信息量强大?

mani 发表于 2014-8-26 19:25

算错了,实际上在44.1频率上包含两个16位信息。所以应该是65536 X 2 X 44100 = 5780275200

信息量阵列足大出DSD的1024倍。

forsli@163.com 发表于 2014-8-26 20:27

DSD是全1bit一处理的统称,1bit有1bit的算法,时域、频域上的东西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就像44.1K取样率能完整解释出22.05k以内的波形记录,就像LD能以数字的形式记录450线的模拟视频信号,同样的会觉得不可思议。
真正的DSD指标的确要比目前CD的PCM要好,如果说声音表现,风格各有不同,至于喜不喜欢就纯属个人喜好,就像纤毫毕现与雾里看花,就像高清无码与蒙娜丽莎。
不过有时候虽要反思的是,例如对于单一频率0dB重放,我们真的耳朵就能分得出8bit与16bit的声音?或者仪器能分辨得出来。
再说1bit并不是固定频率的PWM,在0输出(静音)时,它的输出是1/2BCK频率的50%方波,另外它也可以组合成多电平阶梯波输出(就像级联)

huangjingpeng 发表于 2014-8-26 22:18

不理解怎么量化电平的……

另外如楼上所说,如果是稳定没有动态的纯音,量化精度不影响声音表现,量化频率才会改变声音波形的精度

tendy 发表于 2014-8-26 22:30

这货其实不准确,我一直不怎么喜欢1bit,通讯用不错,hifi用我总觉得不靠谱

爱如日升月落 发表于 2014-8-27 16:19

yk620 发表于 2014-8-27 19:58

不懂这些,那个好用用哪个

meibozh 发表于 2014-8-27 21:06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了!自己去听听不就知道了!

LeonBernieniv 发表于 2014-8-27 21:59

这个不是听不听的问题,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来自于用朴素思维方式去解析信号原理,我自己深有感触。

本坛先前也有个帖子:http:// 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69242&highlight=DSD
通篇最亮的是描红的那一段,说DSD和PCM之间互有所长,互相转换才会丢失信息。但是后面有一段所谓“一条不同寻常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私下只能呵呵。
Thorsten在diyhifi里有个帖子叫什么“洞悉DSD”的,信息量似乎更大些。
或许看看这篇,或许会对所谓信号内容的“信息量”有个大概认识: 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07b5f7e84ef34385a15b3f6374ae5450_4/0e9821e012dc4fbf99c20046aa371064

logq 发表于 2014-8-27 22:08

当初两个凡是时   小平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孙强 发表于 2014-8-27 22:47

朋友
dsd 比 pcm好   

evangelion 发表于 2014-8-27 22:58

LeonBernieniv 发表于 2014-8-27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不是听不听的问题,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来自于用朴素思维方式去解析信号原理,我自己深有感触。

本坛先 ...

傅里叶本人也始料未及:)确实一个信号只保留它可辩知的一方面就足够了,16BIT对于采样点能量的表达需要65536个数值但是其实还有别的更简洁的方法

dione 发表于 2014-8-28 10:13

一个是相对值记录 一个是绝对值记录

蓝子风 发表于 2014-8-28 10:46

本帖最后由 蓝子风 于 2014-8-28 10:50 编辑

LeonBernieniv 发表于 2014-8-27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不是听不听的问题,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来自于用朴素思维方式去解析信号原理,我自己深有感触。

本坛先 ...

其实你最后给出链接里是很明显的偷换概念,第一个说到的乐谱和音乐的关系,其实对应的应该是过去的MIDI和WAV的记录方式的差别,一种是标准化无差别记录,一种是实际性记录。这两个都混淆起来的人说的话会可信?

说道第二个,傅里叶级数转换的话,他去的频域范围多少?是否在可见光范围内?是把上下一大片不需要频率都包含进去了还是?这些条件都没给出,换句话来说,从1HZ到2.822M频率内,我们需要的只是20HZ到20K的听觉范围,浪费率是XXXXXX。如果用傅里叶级数再来一个归纳转换?啧啧~~~

所谓的信息量,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能表达信息的多少,我打个比方,同样的超高精度图片,在2太同样24寸显示器上显示,假设1台式1366*768,一台是1920*1080,其他色域范围一致,你觉得那台显示器显示的信息量更多?如果用傅里叶级数转换下,都是集中在某段频谱内,差不多的呢~~~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认为DSD好的一个地方其实应该是其记录方式为连续性向量记录,更接近模拟信号的持续新特点。说回来让人有点想起了过去的调频收音机的那种频差调制方式了

byls918 发表于 2014-8-28 10:51

在去看一下delta-sigma调制吧,弄懂原理起

LeonBernieniv 发表于 2014-8-28 11:06

蓝子风 发表于 2014-8-28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你最后给出链接里是很明显的偷换概念,第一个说到的乐谱和音乐的关系,其实对应的应该是过去的MIDI和 ...

偷换不偷换不说,文章作为开阔思路用还是不错的,关于乐谱,当真计较的话就不要演奏出来了;由此再计较傅立叶的话,傅老师正好站在DSD的对立面

forsli@163.com 发表于 2014-8-28 11:21

DSD记录比PCM更合理,同样的数据量,DSD记录能比PCM记录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DSD真的是未来的前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