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09:20

磬听+睿凡三分频音箱实作,希望有进一步的理论学习长进

本帖最后由 桃花金牛 于 2024-4-26 10:01 编辑

这些年DIY了不少音箱,虽然频响,相位都能做平,但是现在瓶颈期,再做都是重复性体力劳动。手里现在的音箱箱体有六对,没做的三分频落地喇叭组合堆积的还有三套。并且都是进口细粮,糟蹋可惜了。
所以这次搞了个纯国产的三分频方案设计,每个喇叭都是百元级别,推测均是汽车上使用,因此估计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希望这些问题都能找到解决思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否则再好的喇叭也没有做的必要。

先贴一个箱体外观图,做点说明。
这个音箱的设计是因为去年给别人做了对箱子,也没收辛苦费,对方说感谢总是要有的,所以让他买了对磬听的中音喇叭。年初想着闲置浪费了,想着今年研究下三分频,所以又去买了睿凡高音和玻纤盆低音炮喇叭,让兄弟帮CAD画图,找了个淘宝店家,加工成这个样子。
外观尺寸不太想做成竖排列,也想试试其他排列方式的实测结果,如果不好,会在什么地方出问题。比如这个尺寸比例,感觉很容易出现驻波,并且根据TS考虑,特意做成了密闭箱。尽量简化一些其他问题。
高音和中音,外径一个91一个90,看起来也还对称。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09:29

在做音箱的过程中,就目前手头有的测量工具,能检测的指标就是频响和阻抗。因此这次想能不能就从频响和阻抗这里入手,去分析箱体的问题,否则只看TS参数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有点太专业,学习精力暂时还不能成为主要投入方向。

这个喇叭组合最开始买的就是中音,那就从中音开始聊聊问题,希望各位给与指导。
中音需要独立腔室,所以在淘宝上找了个硬质塑料盒,用704固定在开口后方,这是过去多次试验的处理方式,认为是可靠的。各位兄弟还有什么其他方便可靠的方案么?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09:41

这是把中音上箱时候近场裸测的结果。


这是中音近场失真。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09:46

本帖最后由 桃花金牛 于 2024-4-26 09:57 编辑

上面的频响图是有问题的。在阻抗图上看到的1.5K这里有一个小尖峰。所以在中音腔室里面加了不少吸音棉,然后实测是这样的。

频响曲线好了很多。


加吸音棉前后的阻抗和频响对比。


加吸音棉后的失真图。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09:54

本帖最后由 桃花金牛 于 2024-4-26 10:09 编辑

先就这一部分,有几个问题跟各位请教。
第一个:1.5K那里的小尖峰,如何能判断是驻波还是漏气?目前看是驻波,但是腔体漏气我记得也是会出现高频毛刺尖峰。1.5K的波长是0.22米。这个尺寸确实跟腔体尺寸比较搭,但是有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方法可以判断?
第二个:加了吸音棉,自然有变化了。那么怎么判断加的吸音棉是合适的?对于中音来说,是不是能多尽量多?
第三个:这个2次和3次谐波失真,是属于可用范围,还是不可用范围?(测失真是近场测量的,对吧。)

看能不能把这几个问题先搞清楚。谢谢大家。

liunine 发表于 2024-4-26 12:33

本帖最后由 liunine 于 2024-4-26 12:42 编辑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09:54
先就这一部分,有几个问题跟各位请教。
第一个:1.5K那里的小尖峰,如何能判断是驻波还是漏气?目前看是驻 ...
2次失真有多少db差,大于40db就没问题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15:52



回楼上,失真看起来是差距大于-45db的

yyf901 发表于 2024-4-26 19:06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4-4-26 19:22 编辑

阻抗曲线的小波峰是反射引起的。例如,低频扬声器喇叭口向上放在纸筒上也会出现小波峰,拿在手上就没有了,有些扬声器的盆架也会引起小波峰,还有悬边的反向运动也会产生。
吸音棉的作用是给扬声器一个等温工作环境来减少箱体带来的失真,低音、中音添加吸音棉的道理都一样。
中音通常是独立闭箱体,箱体大小取决设计者从多个角度考虑来决定,例如,分体箱,要求中音箱体与低音箱体尺寸一样;再如,利用中音的F3做为分频点,箱体大小就要从滚降斜率角度考虑,希望陡峭点箱体Q值(Qtc)就取大些。。。。。
因为箱体越大越接近无限大障板,声音品质越好(当然要参看障板跌落对频响曲线形状的影响),总原则是大点比小好。
吸音棉填充量按Qmc=Qms添加即可。
在功放功率足够大情况下,看1/2标称功率下的失真不大于10%为评判界限,例如,单元最大功率100瓦,标称功率为100/3=33W,功放15W输出,失真不大于10%为好喇叭。(手头有好喇叭,把它的失真度做为衡量指标也行)
10%的失真=20lg(10%)=-20dB,意为存在一个比正常声音低20分贝的杂音干扰,相当于安静房间的底噪对面对面正常说话声的干扰(房间底噪40dB,说话声60dB)。

liunine 发表于 2024-4-26 21:34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6 15:52
回楼上,失真看起来是差距大于-45db的

对于国产喇叭来说-45db已经不错了:lol,当然还和音量有关系

阻抗曲线上的小波峰应该是反射引起的,至于什么等温不等温的:'(,

加入吸音棉实质上声速变慢了,就相当于后腔变长了,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是看鹦鹉螺的中音,后腔变长并且慢慢收缩,不要有实质性的反射面,也就是声阻抗不要突变,同时加入吸音棉变相加长后腔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07:42

本帖最后由 桃花金牛 于 2024-4-27 07:48 编辑

yyf901 发表于 2024-4-26 19:06
阻抗曲线的小波峰是反射引起的。例如,低频扬声器喇叭口向上放在纸筒上也会出现小波峰,拿在手上就没有了, ...

继续请教。
有没有什么方式减少填充吸音棉测试的尝试次数?反复的卸螺丝,装吸音棉,上螺丝,测试喇叭上箱参数,计算qms。这个过程挺繁琐。
比如,从上面装了吸音棉后的频响曲线,有没有判断方法,就这个曲线可以判断吸音棉多了还是少了?我觉得是少了,因为1.5k到3k这里还是微微鼓起,理想情况下,这里应该是平的,假设这不是喇叭问题,这个鼓包是不是最大可能也是腔体引起的?但是腔体引起的又感觉不太会是一个范围内都鼓起,只会产生驻波尖峰。
当然这里需要在理想情况下,我理解添吸音棉应该有个临界值,小于这个临界值相当于腔体在增大,大于这个临界值箱体相当于减小,那么这个临界值应该就是对应这个腔体下最极限的qms了吧。
但是一般中音腔体好像都不是ts设计来的,包括有些后腔封闭的中音,这里到底遵循什么方便性原则呢?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08:18

本帖最后由 桃花金牛 于 2024-4-27 08:39 编辑

继续上传问题。
现在贴远场。
在加了吸音棉和没加吸音棉的情况下,在远场距离一米左右测量。

没加吸音棉测试图:


加了吸音棉测试图:


两个曲线叠加。


由此产生的问题如下:
第一:感觉其实加不加吸音棉差别不大。那么是不是没必要加了?不加吸音棉导致的远场1.5K的那个尖峰,是否还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呢?
第二:3K以上这部分的曲线上扬,确实现在水平理解不了为什么?过去测试的一些喇叭,在高频段有个尖峰还好理解。但是这里是完全上扬。开始在想不是高频段上扬了,是低频段衰减了。但是好像也不对。如果是箱体问题,那么下面是高音的测试,高音这里并没有产生这个问题。另外3K到6K这个坑是怎么来的?高频的鼓包又是为了什么?近场虽然有坑,但是也没这么深。中音这个频段过去做两分频没涉及到过,所以有点想不明白了。
高音加中音频响:


第三:远场失真这里的考虑原则是什么?远场2K到6K这个三次谐波失真鼓包,在近场是没有的,那么这个应该理解为环境影响,在分频器设计时候不用考虑吧?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08:36

本帖最后由 桃花金牛 于 2024-4-27 08:40 编辑

关于远近场合成问题。

先取得障板跌落曲线。然后跟近场合成,再跟远场合成。但是此时发生了问题,在过去两分频时候,在低频段,远近场是有重叠区域的,但是在中频合成这里,重合程度不高。推测估计是测量环境跟障板跌落曲线模型不吻合,具体就是测试音箱放在一个落地音箱上面,下面落地音箱当了支架,两个音箱正面垂直在一个平面上,此时是不是应该写入整体这个平面的参数,而不是被测音箱自己的参数。但是问题在于,过去测试两分频音箱时候,这么处理是符合预期的。

先贴测试图:



图中:
最上面的紫色是近场测试曲线。
蓝色是合成了障板跌落曲线,并且跟远场取齐。
红色是远场加吸音棉的测试曲线。

现在问题是:
第一:很有意思的是,近场和障板跌落曲线合成后,在前帖中,1.5K到3K这个鼓包,因为300到1.5K这里的上扬而填平了。那么原来的曲线到底是低频段凹了,还是高频段凸了。这就是哲学问题了。
第二:从上图可以看到,在进行远近场合成的时候,曲线的重合频段基本不存在。这个反复试,自认为曲线测量,合成过程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在中音这里是没必要远近场合成,或者说远近场合成对于中音不适用?三分频低端分频点,一般也就在200-800之间,这个频段不合成似乎影响不大,并且为了避免错误,直接用远场是不是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08:45

远场测试时候,时间窗口6-8ms,离地一米以上,测试距离97cm。这个高频鼓包,是环境反射引起的?但是感觉好像也不对。

yyf901 发表于 2024-4-27 11:57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4-4-27 12:01 编辑

共同学习。
填充吸音棉的目的是降低箱体带来的中低音频段失真(喇叭自身失真(基础失真)没那么大)。
如,无吸音棉,100赫兹处三次谐波失真值是34dB,加吸音棉后为25dB,差值9dB,减去声压级差3分贝影响,是6分贝,失真降幅50%(无吸音棉失真是1%的话,有吸音棉为0.5%)。

单元的线性失真指的是频响曲线的平坦度,属喇叭设计、制造方面的问题。“中频谷”源自折环边反向运动,表现在频响曲线上是挨着的峰和谷,其位置因单元不同而有些差异,但基本都在中高频附近,有些扬声器在折环与纸盆交界处涂阻尼胶,目的就是努力改善中频谷 。阻尼胶作用有限,中频谷依然存在;小振幅多折环(风琴边)单元对消除中频谷有效,但需要大口径才能获得低音;既然中频谷来自折环与纸盆交界处的反向运动(物理现象),把音圈直径加大到折环内径那么大,利用音圈驱动力来抵消反向运动,这种喇叭没用过,资料和信息显示有效。

远场测量频响包含障板跌落信息,主要用于分频器设计。失真测量重点是获取中低频数据,用近场测量去除环境影响。如,想知道50赫兹处的失真,进场测量的时间窗设为不小于其周期的2倍40毫秒,其数据就是真实的了(在消音室里,远场测量没问题)。

音箱设计中,频响曲线用处基本就是看一眼形状,然后决定分频点,以及分频器设计中弄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它的地位较低。
音箱设计的重点是控制低音类型,因而凸显阻抗曲线的重要,多关注这条曲线中的信息。






YAAF 发表于 2024-4-27 12:16

在错误的认知中精益求精

普通吸音材料对100Hz以下频率是不吸音的无效的    只能是等效箱体容积填充物   中高频也不是为了吸音是为了打散驻波

对低频有吸音作用是玻璃纤维是发电机房、KTV包箱等常用吸音隔音材料这玩意要厚才能起作用又是一级致癌物质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12:34

yyf901 发表于 2024-4-27 11:57
共同学习。
填充吸音棉的目的是降低箱体带来的中低音频段失真(喇叭自身失真(基础失真)没那么大)。
如 ...

折环震动这个有所了解。在上述喇叭的近场曲线中,感觉有两个峰,两个谷。不知道哪个是折环引起的。
我现在能理解你说的,重点是阻抗曲线,并且也理解你说的,声音是设计出来的。所以回头从最初级的角度重新认识频响曲线和阻抗曲线。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12:36

YAAF 发表于 2024-4-27 12:16
在错误的认知中精益求精

普通吸音材料对100Hz以下频率是不吸音的无效的    只能是等效箱体容积填充物    ...

先不管是不是吸音还是打散驻波,千万别吵架。
就请教一个问题,这里存不存在填充量的理想值?是随便填还是有一定的可量化的讲究。

YAAF 发表于 2024-4-27 12:48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12:36
先不管是不是吸音还是打散驻波,千万别吵架。
就请教一个问题,这里存不存在填充量的理想值?是随便填还 ...

不存在

叮叮 发表于 2024-4-27 14:21

频响2K左右的鼓包是正常现象,所有低音喇叭都会在中频谷之前有个鼓包,位置、大小不一样而已。你可以参考NE180等皮亚力士6.5吋纸盆的曲线,也是在1K左右有个鼓包,然后中频谷出现在1.5K左右,你的中音是3.5吋的,频率乘以2就刚好符合以上规律。

yyf901 发表于 2024-4-27 14:44

桃花金牛 发表于 2024-4-27 12:34
折环震动这个有所了解。在上述喇叭的近场曲线中,感觉有两个峰,两个谷。不知道哪个是折环引起的。
我现 ...

近场的频响曲线形状就是这个喇叭频率特性,生产出来就是这样子,咱又不是喇叭设计者,不用管它。
DIY音箱本身不难,就是选择单元难、细节多、要求仔细、拆来拆去挺麻烦;待实践次数多了,也就有了经验,麻烦程度会大为好转。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磬听+睿凡三分频音箱实作,希望有进一步的理论学习长进